第217章
仲尼老先生离休后住在文庙。朝廷法律规定,能在庙宇里享受供奉的人都是神仙。人与神的区别就在于,你是不是有属于自己的庙宇,而且享受供奉?仲尼老先生是诸子百家的领衔人物,主题思想是“完美世界”,因此得到了历代君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当然,秦嬴政的“焚书坑儒”是个例外。
除非遇到盛大节庆日,仲尼老先生离休后一般不会去天外天大学做客,也很少给学生们发表演讲。文庙是个非常舒适的地方,常有一些莘莘学子来文庙看望老先生,老先生感觉惬意,总是露出一副怡然自得的笑容。
可是,仲尼老先生常常疑惑,总感觉历代君王执行的政策和自己的主导思想相差甚远。嬴政就不用说了,朱元璋同志没有当皇帝以前是个穷苦的农民,当了皇帝以后竟然把皇帝的职权用到极致,问题的关键是没有人敢对朱元璋说不,竟然有一大群文人墨客为朱元璋大唱赞歌。虽然南京天外天大学的中心广场依然耸立着仲尼老先生的塑像,但是没有人领会仲尼的思想。髯鸣当校长时虽然也提倡仲尼精神,但是仲尼老先生瞧不起女人,跟髯鸣没有任何交往。
乾坤轮流转,天外天大学终于迎来了李世民当校长的时代。仲尼老先生陪伴几百任皇帝度过了他们的巅峰时光,对每一任皇帝的执政理念都了如指掌,感觉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在李世民的领导下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时期。于是,仲尼老先生假装闲转,来到李世民校长的办公室做客。
李世民刚从长安回来,受了唐僧一肚子气。正好仲尼老先生来访,感觉自己还是有些人气,不需要跟唐僧那些市井小人计较,必须活出自己的精彩。于是,对待仲尼来访,李世民校长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并且由衷地表示欢迎,吩咐学校食堂为老先生准备几个特色菜,拿出珍藏多年的宫廷玉液,并且表示要跟老先生共同“探讨人生”。
人都喜欢别人恭维,仲尼老先生脍不厌细食不厌精,历来吃饭非常讲究,看见李世民同志诚心待他,感觉有点飘然,正襟危坐在吃饭桌前,跟李世民同志碰杯,然后姿势优雅地喝一口酒,吃一口菜,口中念念有词:“为师者,言其行,示其德,行其风,方为师之楷模,反之。”
李世民同志一愣,随即应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两个人之乎者也半天,方才进入正题。李世民说:“燕京大学几百名卸任皇帝翘首以盼,等待复职,他看希望不大,于是申请来天外天大学谋职,没想到获得了朱棣皇帝的批准。”
仲尼无以应答,只能点头,点头是多年形成的习惯,是尊重对方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解释,分别代表同意、赞成、在听、知道了或者其他,凡是神仙都会点头,点头是神仙对朝圣者诉求的最佳答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普通老百姓也学会了对领导点头。李世民同志已经习以为常,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说下去:“我最近才发觉,一个人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身份和地位缺一不可,还必须有非常渊博的知识,司马迁老先生一部《史记》火了两千年,仲尼老先生也一样,半部《论语》治天下。”
仲尼老先生不悦,马上批驳:“非也,《论语》是一部非常完整的学说,没有半部之说。我们过去写文章用的是竹签,把文字刻在竹签上,用语非常讲究,不像现在的人,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半天工夫。”
李世民同志的本意是想恭维仲尼老先生几句,没想到引起老先生不悦,立刻解释道:“对不起,这是口误。实际上《论语》是一部非常完整的文学巨著,现在世界各地都成立了孔子学院,老先生的儒家学说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
仲尼老先生立刻转忧为喜,摇头晃脑地念道:“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李世民也按照仲尼老先生的做法,不住地点头。心想人人都喜欢恭维,不喜欢批评,在长安时唐僧不过是说了几句大实话,你李世民凭什么要耿耿于怀?看样子人生的历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什么样的境界就有什么样的理念,假如以后能够重新复位,李世民感觉必须完全改变自己。
不知不觉两个人交谈了几个时辰,最后,李世民同志非常谦恭地询问仲尼老先生:“是否跟学生们交流一下?大家非常喜欢听您讲课。”
仲尼老先生欣然应允,这不容推辞,每个人都不放弃表现自己的机会。学校大礼堂已经满座,有些学生就站在学校内的广场上,一边聆听广播录音一边做着笔记。仲尼老先生关于论语的讲解全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意,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听得非常认真,老先生讲话结束后学校里举行了几天关于《论语》的研讨会,大家的发言都非常认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有关论语的讨论文章发表在学校的校刊上,朱棣皇帝看完后非常感动,提笔批示:“向仲尼同志学习。”并且建议财政拨款,广修文庙。
李世民校长感受颇深,这不过是一场最平常的文化活动,由于仲尼同志参与,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看来舆论的影响至关重要,名人一句话价值千金,普通人说话屁都不顶。
不久,李世民校长进京述职,跟朱棣皇帝谈了自己的想法,计划编撰一部历史巨著,这部书应该囊括有文字记载以来我们国家所有的体制沿革和民间典故。
朱棣皇帝跟李世民一样,虽然夺取政权的手段有点卑劣,但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明君,李世民的想法立刻引起了朱棣皇帝的高度重视,朱棣皇帝立刻表态,建议财政拨款,在天外天大学成立一个关于编撰历史巨著的写作班子,在全国范围内海选关于写作方面的优秀人才,这部巨著于1408年完成,朱棣皇帝亲自题写书名:“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