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师范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大事记(1)

邯郸学院大名分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办学历程。她的前身是1923年创办的“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学校也随之改称为“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33年河北省教育厅遵教育部令,规范师范学校名称,学校定名为“河北省立大名师范学校”。1937年,学校毁于日军战火,被迫停办。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经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大名七师旧址重建师范学校,并定名为“河北大名师范学校”。2003年河北省教育厅决定,学校办学层次升格为专科,成为“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大名分校”。2004年“邯郸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河北省教育厅决定学校更名为“邯郸学院大名分院”。学校自1923年创办至今已有90个春秋,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有“直南一个革命策源地”和“冀南师范明珠”之称。

1923年(民国十二年)6月2日,直隶省长公署议决在冀县设第六师范学校,在大名设第七师范学校。

6月3日,天津《益世报》第十版“本埠新闻”栏目刊载“设立师校案又一省咨”消息。此消息内容为省长会议决定在大名设立第七师范学校。

7月8日,直隶省教育厅决定在大名创建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并定校名为“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7月18日,直隶省教育厅委派谢台臣筹办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并任命其为校长。同期,谢校长辞去省议员由天津赴大名,并聘请晁哲甫、王振华、高韶亭等,协商筹建大名七师学校事宜。

7月20日,直隶省议会议决咨行省长,并令省财政厅划拨1923年大名七师年度经费。

7月21日,天津《益世报》第十版“本埠新闻”栏目刊载“筹设第七师范之计划”消息。

8月5日,谢台臣校长暂借县城内西街“大名县第一高级小学”前院,为大名七师学校临时校址。

8月15日,经考试,招收初中起点的新生一班30人和小学起点的二班50人,共计80名学生。其中有王维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平杰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解蕴山(革命英烈)、贾培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大名师范校长)、赵纪彬(著名哲学史家和教育家)、刘大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东省监委副书记)等一大批有志青年考入这所学校。

8月20日,招收附属小学高级学生一班,学生39人。

8月24日,启用印信。

8月25日,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开学,一、二班80名学生和10多名教师聚集在大名“一高”前院,聆听了谢台臣校长讲话。

租赁城内北寺胡同路东民宅一所,为本校教员宿舍。

8月28日,天津《益世报》第十版“本埠新闻”栏目刊载“省立第七师范之开幕”消息。

9月,谢台臣校长聘请晁哲甫任教务处主任,王振华为训育处主任,高韶亭为总务处主任,组成了坚强的学校领导机构。以谢台臣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发扬“五四”运动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大胆改革旧教育,提出了“以作为学”的教育主张和“师生打成一片”的民主办学口号,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方针。

10月10日,天津《益世报》第十版“本埠新闻”栏目刊载“令拨第七师范经常费”消息。

冬,谢台臣校长多次到直隶省会天津跑要建校款项,并于11月在大名城北关选购土地99.642亩作为校址。本年度,由省库拨付开办费一万元,地方借垫五千元,为建校之费用。

1924年(民国十三年)2月,租赁城内羊市街民房一所,为本校第一班学生宿舍。

初春,晁哲甫、王振华、高韶亭等积极购买建筑材料,谢台臣回老家濮阳请能工巧匠,为七师新校舍的开建做准备。

3月1日,经直隶省教育厅核准,大名七师校舍可以进行建设。

4月15日,大名七师新校舍在大名城北关开工建设。从此,谢台臣校长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工地,甚至有时吃住在工地,带领工匠和师生积极建设自己的新校园。

6月底,新校舍落成。计大门一座,围墙二百零七丈四尺。学生寝室28间,学生自习室25间,厨房5间,教职员宿舍及办公室14间。会客室2间,储藏室4间,夫役室4间,茶炉洗衣室3间,洗漱室4间,厕所12间,传达室1间。共计102间。

7月1日,大名七师百余名师生由大名“一高”迁至大名城北关新校舍。

7月2日,学校图书、仪器、文件等由城内移入本校。从此谢台臣校长等即专心致力于教学改革,贯彻“以作为学”的教育主张,改革旧的教材。文科方面废除了当时教育部审定的部分内容,由本校教师自己选编教材。其他学科也很注重实习活动,扭转了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不良倾向。7月20日,学校招考六年制第三班40余名学生。其中有李大山(革命英烈)、成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水利部规划局副局长)、裴志耕(1955年被授予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等一批有志青年。学校师生增至150余人。7月下旬至8月初,学校向全体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暑期,纪念大名七师建校一周年,由教务主任晁哲甫作词,教师刘上翔谱曲的新校歌诞生,并很快在师生中传唱。

9月,受“五四”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谢台臣校长拟定教学大纲,提出了大名七师学生的培养标准是“科学的头脑,劳动的身手,艺术的情趣,改造的魄力”。同月,学校举行第一届秋季运动会。

10月,学校建筑备案由直隶省教育厅批准。

10月,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倒吴佩孚,他联合胡景异、孙岳发动“北京政变”后,组建一支从军阀部队中分化出来的国民军。对冯玉祥这一举动是进步还是倒退,在大名七师学生中引起激烈争论。谢台臣引导学生认识冯玉祥这一行动的进步性,同时还进行反封建军阀的教育。

秋,位于学校中心位置的大名七师图书馆竣工,并开始使用。

1925年(民国十四年)初春,谢台臣校长亲自制定教育大纲、教育目的、教育原则,并明确学校和学生自治团体的隶属关系,领导全校师生继续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振兴直南新教育的夙愿。

4月,开始建造校警住室2间,澡堂5间,贩卖部及工友住室4间;5月,建筑大礼堂9间,共计20间。

6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大名七师师生积极响应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反帝号召,联合大名十一中、大名五女师组成联合会,发动学生上街宣传、讲演,支持上海工人的罢工斗争。并组织学生纠察队,到各商号检查,积极抵制日货。

6月,第一班学生毕业,计25人。

6月,大名七师师生联合大名中学生联合会和大名商会,在城内关帝庙召开市民大会,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支持上海工人运动,大名七师的150余名师生都参加了大会。会后谢台臣校长牵头募捐二百余元,随寄上海工会。

7月,为进一步实行教育革新主张,学校在授课中开始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生开始阅读马列书刊,传唱《国际歌》。

8月18日,呈准大名道署,划拨申桥府城隍庙土地30亩搞种植,作为学校筹措辅助经费的来源。

8月20日,学校招考六年制第四、第五两班80余名学生,其中有郭仪安(革命烈士)、裴味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解放军总后运输部副部长)、杨友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任大名县政协副主席)等一批优秀学生。

10月,举行第二届秋季运动会及学生成绩展览会。

秋季开学后,谢台臣校长为进一步加快改革旧教育的步伐,把人数多、学风好、成绩好的第二班作为改革的重点,从而推动全校的教育改革。

1926年(民国十五年)3月,北京发生了“三一八”惨案,由此大名七师师生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打倒帝国主义。他们提出了由“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到打倒一切帝国主义”,由“抵制日货到抵制一切外货”的口号。

春,由于大名七师已建成远近闻名的花园式学校,大名道尹周韶南到学校巡视,并奖给大名七师500块银币,作为植树、种花费用。

5月,国共合作开始北伐,大名七师师生备受鼓舞,他们盼望北伐军早日到来,渴望参加革命。

5月,学校购地4亩4分。建造楼房一座四层,计36间。

7月10日,学校招考六年制第六班学生40余人,其中有张芥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建工部机械局副局长)、李尊荣(革命英烈)、司景周(革命英烈)等一批有志青年。大名七师在校生有二、三、四、五、六班,200余人。

8月,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1922年在北师大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中共豫陕区区委委员,兼开封团地委负责人的冯品毅同志,应大名七师校长谢台臣之邀,到学校任英语教员。

8~9月,冯品毅同志在授课中自编教材,宣传北伐战争胜利,揭露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对民众的残酷压榨;讲解孙中山的三大政策、革命先烈的斗争事迹以及苏联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等,并向学生介绍《唯物史观略解》、《辩证唯物主义》等社会科学书籍,传播马列主义。

9月4日,大名道尹周韶南将威县教育局长等捐献的1200元拨给学校,作为种植林木专款。

不久,冯品毅发起组织“读书会”,吸收赵纪彬、刘大风、李大山等十多名思想进步的学生参加,利用课余时间从事革命理论学习。参加读书会的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提高,这为党组织在大名七师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9月,增建围墙30丈。校址四周埋植长方石桩19根,并刻字作地界标志。

10月末,冯品毅离开学校前夕,先后发展了三名党员:刘大风、赵纪彬、李大山;三名团员:成润、吴益普、李青阳;并建立了党、团两个特别支部,刘大风任党特支书记,成润任团特支书记。从此,大名七师有了中共党、团组织。

1927年(民国十六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学生中先后发展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董佩玉、石仙洲、李渭川、朱文奇、王师韩、李青阳等加入中国共产党。

1月,放寒假前,党特支在学校图书馆召开党员会,布置工作,要求党员寒假期间在农村进行革命宣传,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

2月,刘大风在南乐县佛善村发展了刘峰、石仙洲,在县城发展了胡通三、陈子敬加入中共党组织。

3月,谢台臣、晁哲甫、王振华各拿出70块铜洋资助刘大风、赵纪彬、李大山赴北京,通过李素若、刘伯庄与中共北方区委取得联系,汇报了工作,并提出去中国革命中心武汉受训。北方区委决定刘大风一人去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赵纪彬、李大山仍回学校工作、学习。

4月下旬,大名一带红枪会进行暴动,围攻大名县城,红枪会团长张致和、赵德荣到大名七师请共产党出面协助领导。在大名七师党组织指派下,赵纪彬任红枪会参谋长,李大山任红枪会参谋。

4月,刘大风去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聆听毛泽东同志讲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月,中共北方区委派李素若来大名任特别党支部书记,李大山任组织委员,赵纪彬任宣传委员,成润任团特支书记。特支归北方区委领导。

李素若带来北方区委的三条指示:一、把党的工作重点从学校转到农村,抓农民运动,迎接北伐;二、以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标准发展左派国民党员,壮大革命力量;三、所有共产党员都要跨党,要在国民党内起领导核心作用。

4月,学校领导人谢台臣、晁哲甫、王振华、高韶亭,教师林子仁,由北方区委直接领导的大名特支书记李素若介绍加入共产党。学生李尊荣、李亚光、李大磊、孙锦、崔光照(崔子仪)、郭仪安、管身律、吕鸿安等,及“十一中”冯洋舟都参加了党组织,大名七师党组织有了很大发展。这时全校有党员30多名,校内五个班都建立了党小组。在党、团组织领导下,组织了读书会,学生自治会中设立了平校部,并在学校周围的油粉町、七里店、范店、沙堤、魏庄等20余个村庄组织了平民夜校。

4月,学校建造教职员饭厅4间,学生食物储藏室4间,浴室5间,洗漱间4间,计房17间。

5月初,因闹红枪会学校提前放假。大名七师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确定以红枪会运动为中心,武装农民,响应北伐。放假时动员学生回家从事革命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宣传北伐的胜利。

7月11日,谢台臣校长因故辞职,校务交由教员高春芳代理,但省教育厅未准。

7月,刘大风自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回来,并受中共顺直省委委派为特派员,负责大名地区的工作。

7月,校内因驻军队,储藏室被兵士劫掠一空。仪器、标本、文件、用具损失颇多。

8月30日,教务主任晁哲甫,受谢台臣校长委托,由清丰县赴天津向省教育厅报告学校情况,并代谢校长提出辞职,未准。晁主任即向谢校长写信报告情况,随后,晁主任到沧县第二中学任教。

8月,谢台臣经刘大风介绍到河南开封,找到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周以粟,周向谢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随后谢回濮阳老家转入地下革命活动。

8月,刘大风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组建领导大名、南乐、清丰和濮阳四县的共同县委,刘大风任书记,李大山任组织委员,赵纪彬任宣传委员,机关暂设在濮阳县千口村(赵纪彬家)。此间发展了刘汉生、刘文翰、赵子云、王从吾、王卓如、蔡兆麟(后叛变)、平杰三、喻屏等入党,并建立千口、化村、井店三个支部。

9月20日,谢台臣校长因病再次向省教育厅提出辞职。

10月8日,省教育厅批准校务由教员高春芳负责维持。

12月10日,学校大部分校舍被军队占驻,因此只有第二班、第三班学生开学到校。

12月,大名县委机关由濮阳迁到南乐佛善村(刘大风家),领导当地农民进行经济斗争。

12月,谢台臣和王振华赴天津,暂在“中日中学”任教。

是年,因闹红枪会,学校从5月初开始放假后一直未开学,故未招考新生。

1928年(民国十七年)年初,大名县委机关由南乐迁驻大名七师学校,后移驻濮阳,称濮阳县委。

1月,濮阳县西部一带的千口村、化村、井店村党支部,领导这一带农民协会,进行反捐抗税和反对地方武装的斗争。南乐县城西、城西北的许多村庄,也都有了以大名七师学生党员为主的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当地农民开展斗争。

2月,中共党员刘大风,带着大名县委成立的报告和工作报告,到天津向顺直省委汇报。

3月,中共党员曾则西,在家乡大名县城西北儒家寨发展党员,组建党支部,领导贫苦农民成立了“礼义公会”(又称杠子会),从地主手中夺取村政权和教育阵地,展开反保长、甲长贪污斗争。

9月,刘大风到天津给顺直省委汇报工作,受到蔡和森同志的接见。彭真同志代表省委向刘大风传达中共“六大”精神。刘大风从天津回来,县委根据“六大”精神,为进一步组织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工作重点确定在濮阳,大名党的工作交成润负责。

10月18日,由于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并废除大名道,本校亦奉命改名为“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