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做人要有自信心(2)
走进美国航天基地的人,会看到一根大圆柱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Ifyoucandreamit,youcandoit.这句话可译为:如果你能够想到,你就一定能够做到。一个人在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遭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在心里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是失败,勇敢或是懦弱,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个人的命运。
米蒂是一位精力充沛、热爱冒险的女性,但她一开始不是这样,她是经过了一个自我认定的转变。
米蒂自小时候起就是个胆小鬼,她不敢做任何运动,凡是可能受伤的活动她一概不碰。
在参加过几次罗宾的研讨会后,她有了一些新的运动经验,如潜水、赤足过火和高空跳伞,从而知道自己事实上可以做到一些事,只要有一些压力即可。
即使如此,这些体验还不足以使她形成有力的信念,改变她先前的自我认定,顶多她自认为自己是个“有勇气高空跳伞的胆小鬼”。依她的说法,当时转变还没发生,她有所不知,事实上转变已经开始。
她说其他的人都很羡慕她那些表现,告诉她:“我真希望也能有你那样的胆子,敢尝试这么多的冒险活动。”
一开始,她对大家夸奖的话的确很高兴,听多了之后她便不得不质疑起来,是不是以前错估了自己。
“最后,”米蒂说道,“我开始把痛苦跟胆小鬼的想法连在一块儿,因为我知道胆小鬼的信念使我设限,从而我决心不再把自己想成胆小鬼。”
事情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事实上,她的内心有很激烈的争斗,一方是她那些朋友对她的看法,一方是她对自己的认定,两方并不相符。
后来,又有一次高空跳伞训练,她把这当成是改变自我认定的机会,要从“我可能”变成“我能够”,而让想冒险的企图扩大为敢于冒险的信念。
当飞机攀升到12500英尺的高空时,米蒂望着那些没什么跳伞经验的队友,多数人都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恐惧,故意装作兴致很高的样子。米蒂告诉自己:“他们现在的样子正是过去的我,而此刻我已不属于他们那一群,今天我可要好好地玩一玩。”
米蒂运用了其他人的恐惧,来强化她希望变成的新角色。随之,她很惊讶地发现自己刚刚经历了重大的转变,她不再是个胆小鬼了,而成为一个敢冒险、有能力、正要去享受人生的人。
她是第一位跳出飞机的队员。下降时,她一路兴奋地高声狂呼,似乎这辈子就从没有这么有活力和兴奋过。
米蒂之所以能够跨出自我设限的一步,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她一下子采取了新的自我认定,从而自心底想好好表现,以作为其他跳伞者的好榜样。
米蒂的转变很完全,因为新的体验使她能一步步淡化旧的自我认定,从而做出决定,要去拓展更大的可能。新的自我认定使她成为一位真正敢于冒险的勇敢者。
改变和扩展自我认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然而,如果你不满意当前的自我认定,并下定决心去改变它,那么,你的人生将迅速而奇妙地得到改善,你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自我认定的转换很可能是人生中最有趣、最神奇和最自在的经验,当你换了个自我认定,撕掉贴在身上的旧标签,你很可能就此超越了过去。
避免被自怜控制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遭遇到麻烦——有些人则更是祸事连连,境遇不佳。例如,缠绵病榻、失去爱人、没有住所、工作不顺或是身有残疾。这些人为自己难过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对一个经常为其境遇悲伤,似乎世上只有他才能了解困苦之所在的人,你的反应又是如何呢?你真能同情他吗?我想每个人的反应都会是过不了多久就会厌烦他。最后,你或许是劝他对环境妥协,不然就是不再理他。
自怜产生的第一个问题是引起他人的反感。别人刚开始可能会同情你一阵子,但不久后,就会被你激怒。亲戚或好友或许还会继续同情你,不过他们也终将会觉得没有义务再理你。一天到晚光谈自己有多么不幸的人,没有人喜欢跟他在一起,跟这种人交谈总令人提不起兴致,而且也找不出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他。
其实,那些厌倦于倾听自怜者大诉其苦的人,并不是没有怜悯心,而只是明白一味地自怨自艾根本不会有任何结果。若不去寻求出路,而只是一再地自认无望,悲观地认定凡事都已安排好了,自己根本就无从改善。这样的想法不但是错误的,而且对谁都无益。如果你能不再自怜,还是有办法得救的。
想发觉你的问题有多严重吗?可以先试试下面的三个测验,在三个星期之内做以下事情:不要对任何人提起你的问题;不要因你的处境而责怪别人或任何事情;不要说别人的处境较你为佳,同时要尽量加入或大谈自己喜欢的活动。
如果你能轻易地做到这些,你就不必担心自己有自怜的倾向。倘若你发现自己没法或很难坚持三周之久,即表示你有自怜的倾向。一个人为什么会产生自怜之心呢?通常都是由孩童时期造成的。
艾莎7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当时病得很厉害,终于成了跛脚。父母、兄弟姊妹、老师,几乎人人都为她难过,她常听到他们感叹:“可怜的小孩!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上学时,她总比其他同学受到更多的同情,由于她既不能跑,走也走不快,所以别人都不和她一起玩游戏。父母为了补救这一点,特别为她购买了别的小孩会想跟她一起玩的昂贵玩具,生日时也替她举行别开生面的庆祝会。
于是,艾莎不知不觉地就归纳出两个结论来:第一,只要她提及自身的残废,就永远可以获得家人的爱;第二,唯有别人替她难过时或她拥有别人想要的东西时,别人才会爱她。
艾莎所患的小儿麻痹症虽改变了她的生活,然而她内心的创伤,却是她自己及父母造成的。因为,他们都相信一个女孩要是跛脚了就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而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做法也都在逐步加深这种想法,造成艾莎在30年中,一味地执着于唯有表现得很无助的样子才能得到别人的同情。
自怜之情可能起自像艾莎这种真正的不幸,但也可能出于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像朱蒂因没能全年获得甲等学习成绩,于是便放弃了原来想当律师的计划,认为找个秘书的工作也就行了。
泰德不善于运动,他总觉得别人一定在偷偷地笑他这一点,于是干脆决定自己也加入笑自己的行列中。不久,他便变成了班上的小丑——而且每当他讥笑自己时,他就更觉得自己一无所长,除非他能表演得很好,否则没有人会喜欢他。
蓝斯每次生病时,即使是不怎么严重的病,他的爸爸妈妈总是小题大作,而且担心异常,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蓝斯不但喜欢父母替他准备的点心,更期望得到他们的同情,于是他就开始夸大病情,最后他变成了忧郁症病人,而且善于自怜。每次要做什么事时,就推说身体不太舒服——最后导致他唯有得到别人的同情才会满足。但是,他却觉得无法完全满足自己,别人对他的关怀好似永远不够,而每次他制造理由引起别人的同情,却更使他觉得还需要更多同情——于是他的需要变得无法满足。
以上这几个人——艾莎、朱蒂、泰德、蓝斯,皆认为自己有个悲剧性的弱点,破坏了他们走向幸福及成功的希望。其实,我们说一个人有没有残障,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假如说,你真有缺陷——如瞎眼、跛脚或长期缠绵病榻——别人就会更加同情你,于是你可能会自怜起来,但是,你也不必一定要有这种反应——因为这不是最佳的反应。
如果你是个自怜者的话,要找出你自认为可怜之处,很可能你早就知道,而且,说不定还时常向人提起呢!赶快停止,在三星期之内不向人求得同情,然后想想看什么事情令你害怕?当你看清楚了自己的缺陷后,就明白这些缺陷不会毁了你的一生。你应尽可能地表现出你没有什么缺陷的样子,如果你不这么做,反而每次都表现出一副无助或一无所长之状,那你就更会相信自己万分差劲而觉得羞耻。
下面的六种行为你要特别注意避免,尤其是在你的困难无法克服的时候!
1.不要让别人攻击你或利用你
假设你失业了,一天到晚待在家中,这时千万不要让你的配偶或双亲提醒你这种生活有多不好,或说:你有他们养你真是太幸运了。
你或许会说:“有一天要是我真生病了,或是真成了他们的负担,我是不是就该听他们的呢?”其实也不必。他们应该都很关心你才对,所以你可以要求他们不要以你的处境来侵扰你,况且目前的处境只是暂时的,而且错也并不在你。如果他们不答应你的要求,你可以另做打算,但别用各种方法讨好他们,否则的话,你便是在让自己相信,发生的事情是件降低你的人格的大不幸,而这种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
2.不要降低你的期望
或许你早已认为自己家境不够宽裕,或者你有一只耳朵聋了,因此不敢期望成就会有多大,于是从未真正地去努力过——这也就更加深了自己能力不足的想法。
下次你可以采取相反的步调,一想到要做什么或学什么,或到某个地方去,或寻觅一份好的工作,就强迫自己尽力而为,这也可能是把你从自怜转变为自尊的第一步。
3.别为你的缺陷觉得抱歉
贝丝因臂骨摔伤了,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在此期间,她一再地对她的先生、孩子或探望者表示抱歉。她因太多的医疗费用及无法照料家庭而深感不安,这些举动使她觉得意外事故会毁掉她的整个生活。当然,我们也不是说你不该表示感激之情,但是不必花太多时间或精力去表示,否则不但伤了自己,也破坏了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4.不要成为家务事的奴隶
如果你认为应该不断地煮饭、洗衣、缝补、照顾小孩等,那你的潜意识里一定是相信自己没什么长处,能够不被赶出门外已经是谢天谢地了。所以,你每次越是在做这些家务事,就越是有这种想法。
5.不要自认有缺点而攻击自己
一位长得很矮的男士,他总是叫自己“矮子查理”。专家第一次跟他说他这种习惯会比他的身高更对他不利时,他还半信半疑。但是,纠正了几个月后,他不再叫自己是“矮子查理”,也不再为他的身高而郁闷,他的生活逐渐变得快乐起来。
6.不要因你的缺陷而受不必要的罪
在尚未发明隐形眼镜之前,很多女人因为不愿意戴眼镜,而使整个世界在她们眼中成为一片朦胧。这样不但使她们原本近视的眼睛看起东西来更加吃力,还贬损了她们的身价。因为,她们一直相信一种无稽之谈:如果男人看到她们戴眼镜的话,就很可能不会爱上她们。
你不妨好好地静下来,想想你的缺陷使你失去了什么,你的弱点是什么,哪些根本就不是你的弱点。一方面,别限制自己去追求合理的目标,也别把心思放在不可能的事上。就像你有口吃,就别一心只想当个播音员,不愿面对事实比事实本身更可怕,而且会使得不能做的事变得比其他能做的每件事更重要。另一方面,当你花很多的心力补救自己的缺陷时,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说,你告诉自己:“要是我没有这个弱点,那真不知道该有多好!”于是你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克服这个弱点上。结果呢?或许你真能除去一些形体上的缺陷,但却比从前更不喜欢自己了。
爱尔文就是这种情形。他是个长得瘦高的少年,但他一直深为其外表而感到痛苦。于是,他决定唯有增加体重才能免去心中的困扰,一天到晚都在实施这计划。最后,他终于变成一个身强力壮的人,以前认为的“缺点”已不存在。但是,正如人们所料,他更加担心起自己的外表及体力,害怕会变老、生病或受伤。他以前只是担心自己不够健美,现在却害怕更多的事。
不过也不是说你不该努力以求改进,如果说你能克服口吃的习惯,或使自己看来更年轻、更迷人,那又有何不可呢?只是别指望它能把你从一个比死亡更糟的命运中解救出来,也别期望它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唯一的办法是把你的精力同时发挥在其他目标上,别把整个生命投注在一件事情上。
要把自己想成没有什么不对劲之处。不要对你的缺陷做任何补救,除非是能带给你快乐、力量及成就的积极事情。除去某些有明确规定不能做的事之外,不要假想有些事是自己做不来的,而且,要去寻求你能做得好的事去做。如果你表现得很有能力,那么,你对自己就会更有信心了。
永远不要降价处理自己
生活中不少人总是爱贬低自己,他们似乎很乐意暗示自己是一个渺小的人,一个毫无价值的人,觉得自己与别人相比简直就如一根稻草一样无用,因而做起事来也显得无精打采,毫无斗志。这些人往往就垮在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毛病上,这是因为自我贬低无异于降价处理自己!如果你认为自己满身缺点和毛病;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笨拙的人,是一个总是面临不幸的人;如果你承认你绝不能取得其他人所能取得的成就,那么,你只会因为自我贬低而失败。
如果你总是显出一副狡黠的神色,就好像你捡了他人丢失的东西一样,那么,你将会被人们视作小人。的确,其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与我们自身的状况、成就有很大的关系,而我们不可能摆脱这种关系。因而,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从不降价处理自己。
自我贬低是最具破坏力的。有这样一位公司负责人,他身为董事长,却总是蹑手蹑脚地走进董事会议室,就好像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就好像他完全不胜任董事长的职位。作为董事长的他竟然还感到奇怪,自己为什么只是董事会中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自己为什么在董事会其他成员中的威信这么低,自己为什么很少受人尊重。
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好好反思一段时间。如果他给自己全身都贴满“降价”的标签,如果他像一个无足轻重的人那样立身、行事、处世,如果他给人的印象是他并不了解自己、相信自己,那他怎么能希望其他人好好地对待自己呢?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前途有更清醒的认识,如果我们对自己有更大的信心,那么,我们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只要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我们身上的潜力和高贵的一面,那么,我们将会对自己充满更大的信心。由于我们总是往坏的方面、差的方面想,因此,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渺小、无能和卑劣。如果我们想达到高贵杰出的境界,那么我们应该向上看,应该多想想我们好的、崇高的一面。
自我贬低的不良习惯对一个人成功个性的培养极具腐蚀作用,它会打击人的自信心,扼杀人的独立精神,使人看起来就像没有长脊椎骨一样,整天萎靡不振,找不到生活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