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地貌地理(1)
我国的海陆疆域面积
中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约占亚洲陆地面积的1/4,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28万千米,毗邻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15国。东和东南与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隔海相望。
中国纵横经纬跨度大。我国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西端则是白雪皑皑的帕米尔高原喀拉湖,跨经度约62度,间距为5200千米,东西时差4小时以上。最南端是南海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最北端在漠河县北面的黑龙江主航道,跨纬度约50度,间距5500千米。
中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5大海区。其中,渤海是中国内海。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约18万千米,加上岛屿海岸线,总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优良海湾和港口城市,自北向南依次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湛江、北海等。中国的浅海大陆架是世界最宽广的大陆架之一,包括渤海、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和南海的一部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巨大的开发价值。
中国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约357万平方千米;海南岛次之,面积约335万平方千米。这两个岛各为中国的一个省。崇明岛位居第三,面积为1083平方千米。此外,如长山列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以及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都是中国的重要岛屿。这些岛屿及其所属各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的海峡自北起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
我国的五大山系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较大的山脉有210多条。这些山脉、山地常常是一些江河的源地或分水岭,地理上的重要界线,形成中国高原、盆地、平原地形轮廓的骨架。中国的山脉大小相连,绵延不断,各成体系,呈网格状,分布于整个大陆,从山脉的排列和走向,可归纳为五个大的体系:
1.三列东西走向的山脉。最北一列是天山-阴山-燕山山脉,是中国北方最长的东西走向的山系,主要分布在北纬40°~43°之间;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山系,构成中部地区最长的东西走向山系,多分布在北纬235°~35°之间;南列是处于北纬24°~255°之间的南岭山系。
2.三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列是位于内陆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它们分别被阴山-燕山和秦岭-大别山所分隔;中列由北起长白山,经东北的千山、山东丘陵到东南的武夷山;东列是位于海上的台湾山脉,它是亚洲东部岛屿山系中的一部分。
3.两列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北列是地处西北部边境的阿尔泰山脉;还有绵亘在青藏原东北边缘的祁连山脉,是由几条约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的。
4.南北走向的山脉位于中部自北向南有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等。
5.弧形山脉主要为喜马拉雅山系。
青藏高原是怎样形成的
青藏高原有许多世界之最。它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而且是世界地质历史上最年轻的高原。假如用人的一生做比喻,它还处在婴儿期。在这片神秘的处女地上,既有绵延千里的冰峰雪岭,又有坦荡开阔的谷地;既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又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既有繁星点点的湖泊,又有一泻千里的江河。这片壮丽神奇的土地上,是怎样从海洋中拔“海”而起的呢?
青藏高原是如此年轻。如果把它脱离海洋的大约4000万年与地球年龄的46亿年相比,仅仅是1/115。假如只考虑最近强烈隆升的二三百万年,则只有地球年龄的1/1500,好像一年之中,它一直沉睡在茫茫无际的汪洋大海之中,在一年的最后几天,才突然苏醒过来,及至除夕的最后几小时,猛然崛起成为地球之巅。
根据现有的了解,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上升都使高原地貌形态得以演进。
高原第一次的强烈上升,发生在早更新世时期,距今200万年前,平均上升了1000米左右,高原面平均海拔为2000米。其结果是原始高原地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高原边缘河流切割作用加强,河流流向发生变化,一些古湖被切割变干,外流水系的主要河道基本形成。
高原第二次强烈隆升发生在中更新世,距今约100万年前,高原面的平均高度达到3000米左右,同时高原的自然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的断裂活动不断产生;旧断裂得以复发;高山深谷地貌形成;以往的环流形势被打乱,广大地区气候从温暖湿润转为寒冷干旱,各地域间的差异明显增大。
高原第三次强烈隆升发生在晚更新世,这期间又升高了约1000米。约在10000年前,高原面的平均高度已达到了4000米左右,一些大山岭超过了6000米。这次抬升使高原内部的气候更加寒冷干燥。高原边缘受到强烈切割。此时,已有人类出现。在定日热久乡河流阶地上发现的旧石器晚期的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已成为古人类生活谋生的工具,他们群居在一起,靠捕猎和采摘野果为生。
地质历史进入全新世(距今1万年前),高原抬升的速度更快了,它以平均每年7厘米的速度,上升了约700米,使高原面的平均高度达到现在的4700米,成为当今的“世界屋脊”。
现代冰川的类型
现代冰川有很多独特的景观,如冰蘑菇、冰塔林、冰桥、冰针、冰芽,还有迷人的冰川湖泊、阴森可怕的冰隧道以及绚丽壮观的冰水喷泉和幽胜迷人的冰洞。
我国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多的国家,青藏高原地区分布最为集中,面积达3.4万多平方千米,约占我国冰川总面积的80%。青藏高原的冰川可分为两大类,以丁青-嘉黎-工布江达-措美为界,东侧属海洋性冰川,西侧属大陆性冰川。海洋性冰川靠丰富的降水而存在,冰川运动速度快,冰川进退幅度大。而大陆性冰川主要依赖于低温而存在,冰川运动速度缓慢。
珠峰地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冰川表面局部的小气候差异,造成冰面差别消融,形成许多奇丽的景色。其中,冰蘑菇是大石块被细细的冰柱所支撑,有的可高达5米。冰桥像条晶莹的纽带,连接着两个陡坎。冰墙陡峭直立,像座巨大的屏风,让人生畏。冰芽、冰针则作为奇异美景的点缀,处处可见。最令人迷惑的还要数那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了。珠峰北坡绒布冰川上,发育有55千米长的冰塔林带。乳白色的冰塔拔地而起,一座连一座,高达几十米。有的像威严的金字塔;有的像肃穆的古刹钟楼;有的像锋利的宝剑,直刺云天;有的像温顺的长颈鹿在安详漫步,个个晶莹夺目。难怪人们都说,进入冰塔林,就把自己置于上苍的仙境了。
在冰川发育的地区,多姿的冰川湖泊景色更是迷人。有在冰川表面如蜂窝状的冰杯群;有呈长条状的冰面湖;有冰川末端的终碛堰塞湖。冰川湖泊的颜色也不尽相同,有乳白色的,有蔚蓝色的,也有褐黄色的。随着气候的冷暖变化,冰川湖不时地打扮着自己,或大或小,或是碧水粼粼的湖面,或是明镜般的冰层。民间传说,冰川湖的水是圣洁的,仙女在冰川湖里洗澡,天马在冰川湖里饮水。在一些大的冰川湖里,还有着丰富的鱼产资源,这些鱼也被藏民尊为“圣鱼”。
除上述冰川类型外,青藏高原上还有冰帽和平顶冰川。这种冰川像个盖子,覆于平顶山或冰碛平台上,其面积有大有小。祁连山脉特贴拉山的果青古尔班冰川,面积达55平方千米,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大平顶冰川。
高原冰川的分布
我国高原地区的冰川主要分布于西昆仑和西喀喇昆仑山区、喜马拉雅山区、横断山区、祁连山区等地。西昆仑、西喀喇昆仑山区的冰川最多,规模最大。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侧的音苏盖堤冰川长约42千米,为我国目前已知的最大冰川。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南北坡发育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冰川,南坡为海洋性冰川,现代雪线高度低达海拔4500米,冰舌末端可伸至海拔3000米;北坡的冰川属大陆性,雪线最高达海拔6000米,冰舌末端可伸至海拔5100米。横断山区、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东段是海洋性冰川发育最集中的地区,冰川分布的最南界为北纬27度。另外,在祁连山地和唐古拉山地也有较大面积的冰川。
珠穆朗玛峰地区悬冰川最多,其规模较小,面积一般不超过1平方千米,冰的厚度为一二十米。顾名思义,这种冰川的特征是冰川的末端悬挂在陡坡上。远远望去,成排的悬冰川就像一块块白色的盾牌挂在陡峭的山坡上。悬冰川一般是在古冰川残留地形上发育起来的。古冰期时,支流冰川向主流冰川汇集,由于主、支流冰层厚度、运行速度、冰蚀能力的差异,冰川主谷被强烈下切,支谷不得不悬于山腰上。现在,由于冰川规模缩小,冰川主流得不到足够的供给而退缩或消失,支流冰川仅能依贴于陡坡上,并时常因下端崩落而发生冰崩。珠峰地区规模较大的冰川就是冰斗冰川,它们分布在山顶附近或分水岭两侧。在风化作用和冰蚀作用下,山地被切割,山岭被削成尖利的角峰、刃脊。角峰刃脊间则为斗状的山坳,像把巨大的座椅,冰川就发育在座椅中。冰川的形状近于卵圆形,有的近似于三角形,冰川表面出进,向冰川出口处缓缓倾斜,有些冰斗冰川向山谷推进,呈条带状伸展,成为山谷冰川。在冰川集中的地区,往往是几条山谷冰川相连,像条条玉龙盘绕于山间。
在冰雪消融的暖季,冰川表面的河流遇到冰裂隙,就潜入地下变成冰下河流。冰川融水穿凿冰层,塑出深不可测的冰井、冰漏斗、阴森可怕的冰隧道、绚丽壮观的冰水喷泉和幽胜迷人的冰洞。冰洞一般出现在冰舌末端,洞口像古城的拱门,它是冰下河流的出水口。在冰雪消融旺盛的季节,洞口水流汹涌,使人难以接近。只有在断流时,人们才能去欣赏那“水晶宫”。这里冰钟乳、冰笋、冰柱比比皆是。冰洞内光怪陆离,有些地方洞中有洞,大小不一;有些地方枝枝杈杈,像个迷阵;有些地方深不可测,无尽无头。
冰川是重要的淡水资源。高原地区冰川冰的储量约1800立方千米,是巨大的固体水库。高原上的冰川融水是大江大河湖泊的重要补给水源。我国西北干旱区的河西走廊就是利用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浇灌农田的。
上海是怎么诞生的
上海是一座美丽的国际大都市,它坐落在长江口的南岸,1万年前这里还是汪洋大海,五六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沙滩,它是怎样变成陆地的呢?
约在一亿八千万年前,上海就是古老的大陆架——扬子台地的一部分。到了6千万年前,上海和我国东部其他地区一样都经受了强烈的地壳运动,地下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破裂处涌出地面,形成了一些山丘,这就是今天的佘山、天马山等九峰。以后,上海地区地壳的趋势是逐渐沉降,于是长江带来的泥沙就一层又一层地淤积在这块陆地上,形成了多层重叠的古三角洲。距今1万年前的大理冰期结束后,冰川消融、海面上升,古三角洲的大部分又沦为浅海。其后,海面的上升速度渐渐减缓,而泥沙的淤积速度超过了海面上升和地体下降的速度,于是开始了新三角洲的发育。
距今五六千年前,长江口还在今天的镇江、扬州一带,海湾北岸沙嘴从江都向东北延伸,至海安李堡附近与岸外沙堤连接,形成了里下河低洼地区;南岸沙嘴自江阴以下向东南方向延伸,与钱塘江北岸沙嘴连接,使海湾封闭形成泻湖,最后积淤成太湖平原。当时的海面已经接近目前的水平,但是海岸线只在福山、梅李、支塘、太仓、外岗、黄渡、盘龙镇、漕泾一线。
1969年冬天,上海农民在马桥境内开挖俞塘河,挖到2米深的地方发现了大片堆积得很厚的贝壳沙层,一般有40厘米,最厚处达15米,越向东去,贝壳沙层越薄,这条南北向的贝壳沙堤就是当年的海岸线。由于长江泥沙的淤积和波浪、潮汐的顶托作用,沿着海岸线形成了几道平行的沙与贝壳混合构成的堤岸,在有些地段,这些堤岸已被埋入地下,有些地段现在还高出地面1~2米,民间俗称“冈身”。冈身在松江故道的北面并列有五条,最西边的一条在太仓、外岗、方泰一线,最东边的一条在娄塘、嘉定、马陆、南翔一线,东西相距6~8千米;冈身在松江故道的南面并列有三条,分别称为沙冈、竹冈和紫冈,最西边的一条在马桥、邬桥、漕泾一线,最东边的一条在诸翟、新市、柘林一线,东西相距15~2千米。
冈身上的马桥遗址年代约为距今4000年左右,冈身以西则分布着许多距今6000~4000年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而冈身以东从未发现过东晋以前的文物,这说明冈身在五六千年前已经形成,而且一直维持到公元3世纪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它意味着在这一个历史时期内长江流域的生态非常良好,植被茂盛,水量丰富,江水含沙量少,所以水下三角洲尚未堆积,河口三角洲也没有发育。
但是从公元4世纪东晋南渡以后,长江流域逐步得到开发,于是森林遭到破坏,水土大量流失,长江口泥沙沉积速度也加快了,长江南岸沙嘴也就不断地向东推进,东晋时修筑的沪渎垒已在冈身以东约10千米的地方了。
唐代的时候在北起宝山的盛桥、月浦、江湾,中经川沙的北蔡,南至南汇的周浦、下沙、航头一线,形成了一条与冈身平行的沙带,在北蔡西南、沙带内侧的严桥发现了唐代遗址,这说明到公元10世纪的唐代,今天上海市区的大部分都已经成为陆地了。
北京曾经是个大海湾吗
如果打开北京地区的地形图,或者登上北京的西山之巅,就会清楚地看到,北京周围的地形很像一个半封闭的海湾。它的西面、北面群山环抱,状若围屏,只有东南一面,平坦辽阔的华北大平原,一望无际。如果把这些蜿蜒起伏的群山想象成海边的陆地,广阔无垠的平原是碧波万顷的大海,那么在平原之上矗立的座座孤独的山丘,则酷似突兀在碧波之中的小岛。这种情景,在雾霭笼罩着原野的时候,尤其显得逼真。北京真的曾经是个海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