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记忆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为了成功(2)

死记就是刻意地强迫自己去记忆,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活生生把它记(背)下来的行为。然而,和熬了一夜的结果一样,刚开始还记得一清二楚,到了最后时间一久,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这就是死记硬背最明显的特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果使用记忆术的话,记忆的时间会很长,可以一直储藏在大脑中,一旦需要可以随时拿出来用。如果方法得当,在短短一夜之间的记忆也能发挥最大的效果。不论是对学生还是上班族而言,最实用且最有效的,就是这种记忆术了。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若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的话,只会徒劳无益,最好立刻停止这种错误的行为。记忆和人类的生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古代希腊、罗马时代开始,人们就曾认真地考虑到逻辑性的方法。而本书所介绍的“魔鬼记忆术”,是发明者35年的亲身体验,再加上独到的创解集合而成。

5.记忆术对年纪愈大愈有利

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年纪愈大,记忆力愈差。可是实际上这是毫无根据、完全错误的想法。还是以这位日本人自身的体验来说明,在第三次创造圆周率背诵的世界记录时,他已经五十四岁了。在那时候,他成功地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4万位数字。虽然他已经打破记录,可是他现在仍想再继续向自己的记录发起挑战,同时他对于这个方法也非常有自信。

年纪大了而感到记忆力衰退,这是因为死记硬背的能力减退了,而根本不是记忆力差。如果确实利用好记忆术,那么年龄可能不再是记忆的障碍,相反倒是有助于记忆的。

例如,请尝试背一背下列十个字。

拉压也那哈其哟投活米。

结果如何呢?年纪越小越可以迅速而确实地背下这十个字。可是如果是大人,有的人则会觉得背这东西好像傻瓜一样,根本没有记忆的欲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字句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当人长大成人后,经历到没有意义或没有益处的事物时,最究总是会想要将它排除。

但是,如果更换成下列句子,结果会怎样呢?

遗产税、高科技、贸易摩擦、英镑升值所造成的不景气、产业结构转型。

这些句子对上班族或生意人而言,相对上一组的十个字更应该是轻而易举就背下来了吧。尽管这次的词句比上一组的字数要多。但是因为这一组词句相互之间都有关联性,而且各自都有含义,因此马上就能背下来。如果和小朋友比赛,相信应该有很多人都有足够的信心会赢吧!接下来请继续再试试下列的词句吧!

七龙珠、任天堂、灌篮高手、蜡笔小新、电话交友俱乐部、升学补习班。

这些词句对于上班族或做生意的读者而言,可能有些不明白,但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记下的事情。

这些词句和前例一样也都有关联性,但为何有的容易记,而有的不容易记呢?

这是因为“熟悉度”的缘故,熟悉程度的高低对于记忆度也有不同的影响。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朋友常将小耳朵(parabola antenm)讲成螺旋天线(propeller antenna)而闹笑话,这就是因为“熟悉度”所造成的错误。

对所记忆的事物“含义”或“内容”的不了解,对于记忆的速度以及所能维持记忆的时间,具有很大的影响。

以前,我们在背月份的大小月时,通常会利用手指头来帮助记忆,这样一来只要记下,就再也不会轻易忘记。而现在学生们为了考试,背诵历史年号、数学公式及英文词等的时候,也常常会利用些自己所熟悉的转换方式来背诵,效果还不错呢!

若是碰到很难背的内容,用自己容易记住的方式“翻译转换”的话,就能够轻松而容易地背下来。这便是记忆术的关键之一。

因此,这种所谓的“翻译转换”’法,对于拥有很多知识且经验丰富的长者更为有利,因为自己所熟悉的词句很多,在翻译转换及速度上会得心应手。

死记对于年轻人是很拿手的,但是,记忆术则跟年龄没有关系,而且还应该这样说,上了年纪的人由于知识及经验都很丰富,更能乐在其中。

6.如果记忆力不好,就不会有创造力

人类的最基本的脑力就是记忆。人类的思考,不管是思考的柔韧性或是创造点子的活跃力等,全都是以输入的知识为基础而产生的。因此这些知识如果经过整理维持的话,则思路可谓泉源不断。所谓记忆是脑力的基本,也就是这个意思。

人们常说:“记忆好的人,创造力很差。”也有人说:“有的人在模仿方面很拿手,可是创造力却很弱。”

不过,我们认为创造与记忆是一体两面的,两者要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有所促进。

如果说记忆力是产生创造力的源泉,这是对的。能创造出新奇点子的人,他的记忆力也是相当突出的。

记忆这种行为,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储存在脑中的所有知识,然后再创造出新的知识的一种作业。

不论是哪一个天才,也无法记住用不知道的语言所传授的知识。一个人即使是科学天才,如果用其不了解的俄语来跟他沟通,那他一定也完全不懂。因为在他的脑海中根本没有储存俄语。

也许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不过我想通过这个例子才能解释新知识的记忆是完全要靠已输进脑中的知识总动员后,才能产生的。

因而,如果知识的储存愈来愈多,新的知识也就愈容易输进脑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新的知识完全是利用原有的知识来记忆的。所以,能利用的知识愈多记忆也就愈好。在本书后面所陈述的印象记忆术就是将储存在脑中的知识组织起来,再创造出一个印象烙印在脑中的一种方法。因此,运用记忆术就会很简单地增强记忆。

创造力就是以这些储存的知识为基础,使脑细胞(脑力)活跃起来,当然这基础自然也就愈多愈好。

“魔鬼记忆”也是集中记忆术,是产生创造力的母体,记忆力如果不好,也就没有所谓的创造力!

因此,知道的事物愈多者,愈接近记忆术的本质。

本书所叙述的魔鬼记忆术,对于愈上了年纪、经验愈丰富的人就愈有利。

当然,这对于漫不经心、散漫的老年人而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每天有意识地读书,并多听别人说的话而努力向上的人,或是对许多事物有好奇心而不懈挑战的人,虽年老却不糊涂,知识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之所以会这样,这是因为一方面和已知的事物相对照,而另一方面对有所感动或引起兴趣的知识好好整理,更容易吸收消化。

假设有些人一面看着情报资讯,一面想“这时候若换成自己,该怎么做才好呢?”,而有些人只是边看边说“啊!……”然后也不思考、也不主动去弄明白,那么这两者的记忆定型度可就有天壤之别了。

以往累积下来的旧知识,不但可以促进新知识的记忆,而且可以助长日后知识的吸收效果——像这样滚雪球一样增长见闻,是要靠平常不断用心努力才能实现的。

7.不是硬塞进脑中,而是让脑筋动一动

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发明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血汗)及百分之一的灵感(天才)。”

换言之,发明最终还是要有灵感,也就是灵机一动。我们认为,这所谓的灵感是要靠平日的努力(也就是血汗),将所收集的情报资讯在潜意识中努力地加以组织思考,于是偶然间,就在漫不经心的一瞬间,突然进出灵感的火花。

无中生有是不可能的事。凭着平日的努力所积累的各种众多的情报资讯,慢慢地诱发新的创造,然后再接再厉地集中精神去彻底思考一番,这就是灵感的基石。

如此一来,在身心放松的一刹那,就有机会将平日思考的东西,以灵感的形式涌现出来。

此时,脑中的记忆(左脑)与创造(右脑)都将向着同一方向,终至相互结合。

记忆力、集中力、创造力三者,都可利用同样的方法来提升。

为了容易记忆而在记忆材料上加工的“记忆术”,有人一看可能会觉得“加工时间”很长而感到不如意,然而这完全是一种潜在脑力的训练。这在后面会有详细的叙述。本书所描述的记忆术——思考绘画般的快乐故事,这才是真正的创造。

这个方法并非是把信息硬塞进脑子里,而是让脑筋活动的作业。

使用这个方法之后,就不容易厌烦、疲倦,也不容易忘记。

那个日本人每天花十七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背诵圆周率的4万位数,但是不仅不觉得厌烦,还能集中精神一直持续下来,就是因为他始终抱着看长篇电影的心态,只是将画面转换成数字而已。所谓的记忆,简单地说,就是将储存在脑中的所有知识及亲身经历的体验,结合新记忆的情报资讯,创造出崭新事物的一种作业。

这种结合,藉着在脑中描绘的印象而沉浸其中,可以产生无限的乐趣,这就是被广泛认同的“形象记忆法”,是魔鬼记忆术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