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放下执着心,得轻松之福报(3)
南泉禅师答曰:“得。”
陆亘又问:“莫不得不?”
南泉答曰:“不得。”
贪欲是一种毒药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这时,有位僧人从林中惊慌失措地跑出来。两人见状,便拉住那僧人问道:“小和尚,你为何如此惊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僧人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植一棵小树,却忽然发现了一坛子黄金。”
两个人感到好笑,说:“这人真蠢,挖出了黄金还被吓得魂不附体,真是太好笑了。”然后,他们问道:“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害怕。”
僧人说:“两位还是不要去了,这东西会吃人的。”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怕,你就告诉我们黄金在哪里吧!”
僧人告诉了他们具体的地点,两个人惊奇地跑进树林,果然在那个地方找到了黄金。好大的一坛子黄金!
其中一个人说:“我们要是现在把黄金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天黑了再运回去。这样吧,现在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先回去拿点饭菜来,我们在这里吃完饭,等半夜再把黄金运回去。”
于是,另一个人就回去取饭菜去了。
留下的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那该多好呀!等他回来,我就一棒子将他打死,那么,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回去的那个人有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在他的饭菜里下些毒药。他一死,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不久后,回去的人提着饭菜刚到树林里,就被另一个人从背后用木棒狠狠地打了一下,当场毙命。然后,留守的那个人拿起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肚子里就像火烧一样痛,这才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前,忽然想起僧人讲的话:黄金会吃人,可惜后悔已经晚了。
贪欲会把人带向罪恶的深渊,让人失去理智,它可以使人相互摧残,相互欺诈,甚至使最好的朋友反目。
古人说:“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欲望过多时,如不加以制止,便成了贪婪,贪婪在没有满足时,很想满足,一旦满足后,胃口就越大,过分贪心的人可能每日都生活在费尽心机算计别人,有好多的人甚至会不择手段走向极端。
有这样一首打油诗,非常形象地刻画出了人贪婪的形象: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
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忽虑出门没马骑;
买得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招了家人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时来运转做知县,抱怨官小职位低;
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
一朝南面做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
四海万国都降服,想和神仙下象棋;
洞宾陪他把棋下,吩咐快做上天梯;
……
感悟
佛说,贪婪常常会使人葬送自己。贪婪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想要拥有,而贪婪的人最终也将会一无所获。“贪”字头上一把刀,一旦人入“贪”,就会被其毒害。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不要过分贪婪。
佛陀格言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
除去自私的欲望,便可以治好痛苦
有一位施主给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一块面包。当那个孩子要离开的时候,被一个同样衣衫褴褛的孩子推倒在地上。两个人厮打起来,后一个孩子把头一个孩子的耳朵咬住,而且还把咬下的一小块血淋淋的东西吐在地上。前一个孩子当然也不甘示弱,死死地揪着对手的头发。分开后,俩人还是把目光放在面包上,就这样,面包在两个孩子的衣兜里进进出出,体积也越来越小了。当头破血流的双方终于筋疲力尽,无力继续厮打下去而罢手的时候,那片面包——俩人为之而战的面包,已经散落成碎末。
我们也许不忍想象两个孩子抱在一起在地上打滚,抢夺面包的情景。尤其是当一个孩子咬住另一个孩子的耳朵,并把咬下的一小块肉吐在地上时,那残忍又恶心的场面。而令我们更不敢相信的是,这两孩子竟然是亲兄弟。
为什么兄弟两人谁也不愿意把面包分一半给对方?是因为自私,因为自私占据了两个孩子的心。也因为自私,最后两个孩子谁也没有得到面包,而且还被彼此打得一身伤,真是一个悲惨的结局。
如果两个孩子愿意分享那一块面包,那面包就不会散落成碎末,化为尘土。如果他们不自私,两人也不会打起来,而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如果他们不自私,那么一定会是另一种结局……
自私往往会让人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么什么是自私呢?自私是一种病态社会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首先表现在不讲公德,把自己的东西看得紧,看得重,不管别人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其次,就是嫉妒心理,当周围人的本事比自己强时,或取得了好成绩时,他都会感到难受而老想方设法诋毁、诬陷、为难比他强的人;另外,心中狭隘、斤斤计较、缺乏同情心和爱心等也是自私的表现。
心理学的专家们对战胜自私的心理,提出了如下方法:
1.内省法
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某些心理现象,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到危害和问题,从而改正错误的方式方法。
2.多做利他行为
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自己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3.回避性训练
这是心理学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一旦产生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即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弹环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
感悟
自私是一把剑,一把锋利的剑,在刺伤别人的同时,也会刺伤你自己。人与人之间不能好好的相处,往往是因为人与人之间隔着自私,使人们的心中产生了距离。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让自己多一份慷慨,多一点分享,多一点分担,这样才能少一点自私,少一份痛苦。
佛家典籍
《华严经》
《华严经》的原本只有一种,但分量很大。印度人计算篇幅的大小,是以偈颂为单位,说一偈或一颂是同样的意思,都以四句为一单位。不论是偈颂、长行或秘咒,也以四句为一单位;一单位里,字数并不相等。《华严经》总共有十万颂,也就是四十万句,可见其分量之大。分量多就容易散失,所以《华严经》传入中国时,就是一个残缺本。
首次传入是在晋朝,只有三万六千颂,是十万颂的三分之一,其中三分之二都遗失了。将三万六千颂翻译成华文,总共有六十卷,称为《晋经》,也称为《六十华严》。现在还有流通,但是读的人较少。
第二次是在唐朝证圣年间(695年),即武则天执政时,由实叉难陀大师从西域带来,比上次增加九千颂,总共有四万五千颂,共翻译出八十卷,称为《八十华严》。
第三次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年),印度有个小国,对中国进贡。礼品里有一部《普贤菩萨行愿品》,经文完整无缺,非常珍贵。由印度高僧般若法师译成华文,总共四十卷,称为《四十华严》。所以《四十华严》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现在《华严经》每一品都有缺文,惟独《普贤菩萨行愿品》是完整的。
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飞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老人刚买的新鞋不慎从窗口掉下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竟把手只的那只也扔了下去。众人大不解,老人却坦然一笑:“无论鞋多么昂贵,剩下的一只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让拣到的人得到一双新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老人看似反常的举动,不由得令人顿生敬意,也发人深思。
拥有和失去是人生常有的事,人应该学会习惯于失去,并善于从失去中有所得。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不起,放不下,叫负担。
然而生活中,人们往往都是喜欢得,不喜欢失,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的你此时或许失去了一份绚丽的爱情,或许失去了一次升职的机会,或许丢失了一份钱财,或许搞砸了一份生意,或许……但再伤心、再难过,都是毫无意义的。要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句话说: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可见,只要正视人生必要的丧失,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那么,如何看待人生的得与失呢?
对待得失,我们的态度要坦然。所谓坦然,就是生活所赐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属于你的,就不要自寻烦恼。有时候,有些人,为了得到他喜欢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以至走向极端。也许你得到了你喜欢的东西,但是在你追逐的过程中,失去的东西也无法计算,你付出的代价是其得到的东西所无法弥补的。也许那代价是沉重的,直到最后才会被你发现罢了。其实喜欢一样东西,不一定要得到它。
坦然地面对得失,就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当你得到的时候,请加倍珍惜;当你失去的时候,也不必懊恼。其实,有时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相反,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就看你用什么心态面对了。
从前有一个老人,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盐,小儿子卖伞。如果遇到阴天下雨,她就发愁,“太糟了!大儿子的盐卖不出动了!”然而等到晴天出太阳,她又发愁:“太糟了!小儿子的伞卖不出去了!”
于是,她愁眉不展,担惊受怕,每天生活在烦恼的世界里。结果,她的两个儿子也受到了影响,心情很不好,生意自然就更不好。
有一天,一位智者对她说:“你不如换个心境想问题。下雨时,就想,‘太好了,我小儿子的伞可以卖出去了!’出太阳里就想,‘太好了,我大儿子的盐就可以卖出去了!’”她听后,真得按照智者的话去做了,果然,她的心情变好了。无论天气如何,她都很高兴,每天生活在快乐的世界里。
虽然每个儿子生意并没有变,天气还是老样子,雨还会下,天照样晴,但她的心情变了,世界就大不一样。
面对得失,我们也需要调整思考的角度,换一种心态来积极乐观地面对,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得而可喜,喜而不狂;失而不忧,忧而不虑。该得则得,当舍则舍,才能坦然地面对得与失。
感悟
人的一生,总在得失之间,有得必有失。因此,我们需要放下得失之心,在失去的时候,不必怨恨绝望;在得到的时候,也无须得意忘形。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得失,才能活得轻松快乐。
佛陀格言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