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凭本事——胸藏万机靠能耐(3)
刘秉忠虽身居深山,犹如闲云野鹤,但其心却依存经世宏愿。他留心天下时事,茹苦耕读,以待良机。后来,他的才华为天宁虚照禅师所知,特意派人入山招其剃度为僧,改名子聪,在寺庙里掌书记之职,因而留下“聪书记”的称呼。其后,他游历云中(今山西大同),留居南堂寺。
刘秉忠虽遁入空门,但壮志不泯。他每日于晨钟幕鼓之暇,潜心治学,博览群书,着意探究尘世变迁之基因,寻求治国安邦之良计。几年过去,刘秉忠学业日长,几无不通。他不仅“兼通儒释”,而且精于《易经》和宋代道学大家邵雍的《皇极经世书》。其它如天文、地理、律历以及三式、六壬、遁甲等卜算之术等,也无不精通。他学兼三教,洞察力敏锐,对古今治乱兴衰研究得十分透辟。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刘秉忠自遁入山中已过10年,27岁的他风华出众,声名渐著。机遇终于到来了。元太宗后乃马真氏元年(公元1242年),身居漠北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的藩王忽必烈蓄意争夺蒙古汗位,欲于天下大有所为,因此一心扩充自己实力,积极结识、网罗中原文士和释儒道三教名流。燕京(今北京)大庆寺高僧海云禅师,应忽必烈之召身赴漠北,途经云中,闻知刘秉忠博学多才,特意邀他同行。刘秉忠思欲一试胸中才学和平生抱负,干一番治国安天下的轰轰烈烈事业,决计与海云禅师一道北上,谒见忽必烈。这次和林之行,便成了刘秉忠一生中重大的转折点,使他的人生之路由此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刘秉忠到和林后,多次受到忽必烈的召见。他纵论天下时事,了然于胸,谙如指掌,受到忽必烈的欣赏,深为忽必烈喜爱。当海云禅师南返时,刘秉忠便被忽必烈留了下来。数年之后,刘秉忠回奔父丧,忽必烈赐金百两以供丧葬之用,派使送至邢州以表其爱才之心。刘秉忠服丧期满,又被忽必烈再次召回知林。这时的刘秉忠,已成为忽必烈开创基业的得力助手,参与策划各种方针大计。而刘秉忠为报知遇之恩,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智,为辅佐忽必烈完成一统帝业竭尽了全部心力。
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的胞兄蒙哥被立为大汗,命忽必烈总治漠南之地,忽必烈率众臣南下,开府于金莲川(今内蒙古正蓝旗闪电河沿岸)。
漠南地广民殷,财赋充实,忽必烈兼得天时、地利、人和,便雄心勃发,欲成大事。刘秉忠也认为这是建立基业的千载良机,不可丧失,并以周公辅其兄武王的故事为鉴,请忽必烈“思周公之故事而行之”。他以中国古代典章、礼乐、法度和三纲五常为指导思想,采撷蒙、汉历史上成功的统治经验,着眼于全局,为忽必烈兴邦治国设计了一幅较为完整的政治蓝图。
在政治方面,刘秉忠认为:兴邦治国,要选择贤相良将,内外相济。他还根据蒙古统治的实际情况,提出要选择开国功臣的子孙,分别担任京府州郡各级监守,督责旧官以遵王法,按察官守,根据其政绩以定升降。在司法方面,他主张明定法令,去其繁苛,严禁私设牢狱,取消鞭背之刑。
在经济方面,刘秉忠提出“国不足,取于民,民不足,取于国”,“有国家者,置府库,设仓廪,亦为助民;民有身者,营产业,辟田野,亦为资国用”,国与民之间的关系是鱼水关系的思想。
在文化方面,刘秉忠主张尊师祭孔,开设学校,进行科举,以选择贤达之才;还提出了兴礼乐,颁新历,修史书的建议。刘秉忠对知识分子非常重视。他提出,国家要出资以养天下名士宿儒中无营运产业者,使之不受贫穷的困扰;对其中有营运产业者,也应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使之能够得以自养。
刘秉忠的各项建议,实际上为忽必烈如何推行“汉法”,承袭中原帝业,治国平天下定下了基调,深得忽必烈的赞许。后来,这些建议大部分都得到了实施。刘秉忠凭其卓越的才能终于赢来了仕途的光明未来。
【评议】
要想成大器,就得有本事。看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哪个不是从小立大志,悟性好,勤学苦练。只有拥有满腹经纶的人,才能捕捉到攀升的灵感,才能出将入相一展凌云之志。
当然,有很多有志之仕虽有才华,但也不可能如锥立囊中立马被发现,刘秉忠也是几经曲折才得以遇上明君。所以人生当中,失意时不要气馁,茹苦耕读以待他日成器。
5.身效法家谋比萧何——李善长不惑之年得重用
在封建官场上,有不靠真本事吃饭的:吃特饭的是皇上老子,他们凭的是世袭;吃霸饭的是豪门权贵,靠的是门第;吃软饭的是寅缘附会者,靠的是出卖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但这些人难以在历史的河流中流芳百世,他们不是匆匆的过客就是臭名昭著的小人。
李善长胸有大志,腹藏韬略,等候时机投靠明主朱元璋,身效法家谋比萧何,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事典】
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总会有许多有才之士没有被重用,终其一生郁郁而不得志。但也总有人是幸运的,即使是不惑之年才得志,也终究可以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一路攀升,直到权倾朝野。李善长就属此例。
李善长(1314—1390年),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博览群书,智谋过人。心怀襄助帝王成就霸业的强烈愿望。
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郭子兴与孙德涯等起义将领不和,其麾下的朱元璋率徐达、汤和等24名骨干人物离开濠州,往南到定远一带发展。通过此举,李善长一眼就看出出身贫寒、暂居人下的朱元璋有成就大业的气势,绝非等闲之辈,心中顿生归附之意。朱元璋率军进攻滁州,行至途中,李善长率家乡老小前往迎谒。朱元璋得知李善长是颇有声望的乡贤,对他优礼以待。欢声笑语之际,李善长以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启迪朱元璋。朱元璋虽读书不多,却心有灵犀一点通,顿时对法家的法、术、势产生浓厚兴趣。朱元璋对李善长如获至宝,将他留在身边,执掌书记,负责军中文字事务。
这一年,李善长已40岁,正值不惑之年。他投靠明主朱元璋,兴奋不已,决心从此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
加入红巾军后,战事频繁。每逢战斗,李善长运筹帷幄,表现出惊人的政治和治军才干,逐渐成为朱元璋深为倚重的谋士。
有一天,朱元璋在军帐中置酒招待左右,论及天下大势,便问李善长:“四方战斗,何时能定天下呢?”李善长援引历史故事,侃侃而谈:“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起兵。他虽然出身布衣,却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仅仅五年就完成了称霸事业。现在,元朝统治秩序出现紊乱,天下土崩瓦解,与秦朝末年的时局极为相似,此时正是成就帝业的大好时机。主公出生于濠州,距离刘邦的家乡沛县不远,应当秉承这种山川王气,效法刘邦的所作所为,何愁天下不定!”一席话,说得朱元璋连声叫绝。李善长说这番话,主张朱元璋向刘邦学习,言下之意,自己就是红巾军中的萧何。
其后,李善长追随朱元璋督军攻打滁州,经战连年,朱元璋羽翼渐丰,常遇春、冯国胜等前来归附的将领越来越多。李善长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材,告诉朱元璋这些人适宜何种职位。李善长在人才甄别方面独具慧眼,不仅使朱元璋满心欢喜,而且使前来归附的豪杰义士各尽其才,各遂其愿。有时,武将之间难免会有龃龉,李善长以三寸不烂之舌从中化解矛盾,使军队指挥系统趋于稳定。
当时,朱元璋累建战功,陆续收复了滁州之外的一些城镇,手下兵强马壮,自成一番气候。功高盖主,郭子兴听信流言,怀疑朱元璋谋夺其位,便欲削夺其兵权,私下策动李善长离开朱元璋,前来辅佐自己。李善长坚信朱元璋实为人中俊杰,不离其左右。正身遭厄运的朱元璋对此极为感动,愈发倚重李善长。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收降巢湖水师后,拥有步、骑、水军各兵种,声威大振。此时,李善长力主朱元璋急速渡江,攻取集庆(今南京),作为平定天下的大本营。这一充满远见卓识的英明决策获得大将徐达等人的支持,胸有远谋、志得天下的朱元璋当即采纳李善长的意见,旋即挥师渡江,拔采石,趋太平。
次年二月,一举攻克江南重镇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大军进城三日,李善长忙于起草布告、军令,严禁士卒扰民。这时,郭子兴已死,朱元璋独揽兵权,表面上称臣于小明王韩林儿的宋政权,自兼太平兴国翼大元帅,任李善长为元帅府都事。朱元璋在集庆站稳脚跟不久,打算攻取江南另一重镇镇江,但担心将领们统兵不严,便与徐达合计搞了一个“苦肉计”。一日,朱元璋升帐,当着一班文臣武将的面厉声指责徐达纵兵扰民,下令将其绑了,推出斩首。李善长深知其意,急忙替徐达求情,声称打天下不能没有徐达,恳请释放徐达,让其将功赎罪。朱元璋达到了预定目的,命人替徐达松绑。于是,朱元璋率军在徐达的带领下攻取镇江。攻取镇江后,朱元璋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以李善长为参议。当时,朱元璋身边还有宋思颜、李梦庚、郭景祥等幕僚,李善长兼领大都督府司马,升任行省参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