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见微知着——你应该读懂的健康信号(1)
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
盖有诸内者形诸外。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病”存于五脏六腑,“症”现于四肢五官。
人体内部的疾病,在体表都存在着对应的症状,一个好的医生并不一定需要仰赖太多的仪器,就能从患者的各种细微症状中读出健康状况。
中医在几千年实践中都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诊病的过程中,如果能兼听中医和西医的观点,对病人来说,不会有什么坏处。
中医诊断能够“见微知着”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一位在外地的朋友打电话过来说,一天晚上,她的右眼突然失明,几分钟后,视力恢复正常。第二天去医院检查,视网膜正常,其他身体指标也正常。又去了其他医院,依然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
我告诉她,从中医的角度,这很可能是血气不足引起的,是中风的最早信号。从西医的角度讲,可能是因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一过性黑”。
朋友又根据我提供的一些线索,在网络上查询资料,印证了我的猜想。我这位朋友,刚刚30岁出头,由于是公司骨干,经常加班,加之饮食不注意,导致身体机能降低。
朋友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了感谢和佩服,又表示自己以后会“努力加餐饭”,因为自己长期以来都没有正经吃饭。
中医在实践中,总结出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诊断经验,这些是非常值得发扬光大的。着名画家范曾在《艺术人生》中曾回忆起这样一件事:
范曾年轻时,练习绘画技法非常的刻苦,经常是“三毛钱作一日三餐之资”。
有一天,范曾去拜访蒋兆和先生。
蒋兆和的夫人萧琼对他说:“你身体消瘦,面色苍白,十指无色,一定有大病在身。”
萧琼是名医萧龙友之女,她的判断使范曾一惊。
那个时代的人,普遍相信人定胜天,意志力能排除一切。于是,范曾每天清晨五点起床下楼跑步,希望通过加强锻炼的方式祛病。
一天正跑着,范曾忽然觉得天旋地转,眼中闪晃金星,知道不妙,连忙抱着道旁一棵小树,过了大概十多分钟,才渐渐恢复正常。
一向讳疾忌医的范曾,终于不得不到北京医院检查,化验结果一出来已是病危,血色素为5.6克,不及常人之半,恶性贫血,必须立即住院。名医会诊之后,确定为结肠息肉……中医诊断,靠的是望闻问切。
西医诊断,靠的是先进的设备,细致的化验,精准的数据。
一个西瓜,不切开,如何判断它甜不甜?
你可以用注射器抽取一些瓜瓤,到实验室化验出其所含糖量的数据。
你也可以用手拍拍,用耳听听,然后根据瓜皮、瓜蒂的颜色,得出这个瓜是否值得买的结论。
当然,人命关天,不比买瓜。但在临床诊断中,如果能中西医结合,就能为找到病因提供一种思路,从而争取到最佳治疗时机。
中医主旨在治病
中医认为:病就是病,症就是症,有着明确的区分。
比如糖尿病——这是西医的叫法,在中医里,它被划归到消渴症类。
糖尿病人,最大的感觉就是累;还有通常大家都知道的“三多一少”——多喝、多吃、多尿,体重减少。这些都只是糖尿病的一个表面现象,糖尿病对人体造成的所有危害都通过并发症体现出来。糖尿病的这些外在表现,中医称为症。
偶尔的血糖异常或者血糖高,可能是由于很多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糖尿病。血糖高,只是糖尿病的一个表征,并不是本质。
糖尿病的本质是什么,是胰腺所分泌的胰岛素数量或者质量不足导致的血糖偏高。根本还是要归结到胰腺的功能上去,如果胰腺没有问题,而开始进行药物治疗和打胰岛素,就会“用进废退”,本来能够工作的器官机能被迫停止,那时就变成真的糖尿病了。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关注,早期的糖尿病患者,一般是尽量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早是用来批评中医里的庸医而不是用来讽刺西医的。毕竟,在中医中,“上工”是少数。
我曾看到,一些地方的省会城市,满大街都是手术根治过敏性鼻炎的广告。这些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检讨的治疗方案,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正“发扬光大”着。
庸医常见逻辑是:不舒服就等于生病了。
于是乎,发烧就给退烧药,流鼻水就开抗过敏药;咳嗽就给止咳药。表面上,症状缓解或消失了,患者被治愈了,其实病根还在患者体内,贻害无穷。
症现于四肢五官,病存于五脏六腑
对于病与症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症现于四肢五官,病存于五脏六腑。”换句话说,症只是病的表现形式。
常有这样的药品广告:某中药可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四肢麻木等。这样的广告只能让人怀疑,这广告病症不分。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四肢麻木可能都是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这个病引起的,也可能是那个病引起的。无论什么病都用相同的药,又怎么能保证得了疗效呢?
比如,胆经疼痛很可能是肺的问题压制了胆的功能,有时肺热特别严重,就会造成胆经疼痛。这时只要在手部外侧肺经的尺泽穴压住不动一分钟,泄除了肺热,疼痛立即消失,真是手到病除。
尺泽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往往能够从患者四肢五官的症状读出他在五脏六腑里的病。例如肺结核病人的症状易反映在脸上(发热、脸色发红),肝病病人的症状易反映在皮肤上(发黄),骨质增生在腰部则反映在腿上(下肢酸痛),颈椎的增生则反映在肩至手指的整个上肢肌肉里的神经痛。治疗时“对症下药”,不如“对病下药”来得有长效。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会,腿的外侧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麻或疼痛。
通常这会被诊断为神经受压迫所致的“坐骨神经痛”。但如果按照中医的观点来看,痛的部位属于胆经。再进一步推理,是因为常年肺热引起的。这是因为,按照五行理论来说,肺属金,胆属木,金克木。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肺经的问题影响了胆经,胆经的故障导致了大腿的麻或痛。
指甲是健康的晴雨表
不少人有这样的“常识”:指甲上有小白点是代表睡眠不好了;手心上拇指那片区域发青可能是肠胃不好。了解一些类似知识,就容易读懂身体病变的前兆,也就学会了一种最为简易的健康自测方法。
看指甲,辨疾病通过观察指甲的颜色、光泽、纹路、斑点、形状、大小等变化,可以推断出机体正在悄悄发生的变化。
颜色:
指甲上有白点,如果排除碰伤或者有指甲上的疾病,一般表示缺锌,指甲容易断裂,说明缺铁。而缺锌、缺铁往往同时出现。
指甲有此种状况的人可以多吃菠菜、动物肝脏和猪、牛、羊肉,也可服用葡萄糖酸锌。
一个人的指甲突然变白,通常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失血、休克等急症;第二是消化道出血、钩虫病等慢性病;第三种可能是肾脏有问题。
曾有一位前辈,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一天,一名患者前来就诊,正好这位前辈坐诊。他看到这位患者十指苍白,就让他化验大便,结果发现大便带血,深入检查,又发现,这个病人的肠胃里长了息肉,正是息肉引发了肠胃出血。经过手术,患者的息肉被摘除,指甲也恢复成了常态。
光泽:
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指甲的光泽往往是均匀的。否则,就可能是碘缺乏病或者身体某个部位出了问题。指甲光泽的不均匀可以表现在不同指甲,也可表现在同一指甲的不同部位。
如果每个指甲都是前端有光泽,根部毛糙无光,可能存在慢性气管炎。
如果只有部分指甲光泽不均,暗示体内存在某些慢性损伤和炎症。
如果整个指甲都像毛玻璃一样,完全没有一丝光泽的话,说明存在着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
形状:
“茶匙甲”(指甲反翘)是贫血、营养缺乏的表现。
“杵状甲”(指甲隆起来,像棒槌一样)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体征。
“剥落甲”(指甲呈半剥落状态)常与糖尿病有关。
“凹槽甲”(指甲上有浅窝、较大的凹槽或者弯曲的印迹)预示着指甲会增厚或者患有牛皮癣。
中医认为,指甲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能够充分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现代西医也支持这种说法。上面这些知识,有不少就属于西医诊断学的内容。
美国皮肤科学院发言人福克斯博士指出,肝炎、红斑狼疮、真菌感染、心脏病、贫血等疾病的警讯都可能出现在指甲上。比如红斑狼疮病人的甲皱里会有带角的血管;有10%的牛皮癣是从指甲开始出现,并引起甲床裂开和凹陷;即使普通的代谢紊乱,如甲状腺疾病,也会引起甲床异常,甲床干、脆弱、易裂。
当然,这些判断并非绝对,疾病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医学检查,最后由医生来作出结论。
看月牙,知健康
中医认为,指甲为脏腑气血的外荣。指甲根部的甲半月,俗称月牙。中医会根据一个人手指甲上的月牙判断其健康状况。
如果弧度适宜、光泽好,就表明此人的气血旺盛。
如果月牙逐渐变小,甚至消失,则说明人体的气血正在衰退,应引起注意。
指甲月牙过小甚至消失的人,一般消化功较差,身体较弱,容易疲劳,如果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则应提防十二指肠溃疡。
但那些长期指甲月牙过大,也不一定表示身体一定有健康问题。月牙过大表示其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紧张的状态,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那些操心比较多的人当中。
鼻为面诊之王
最可能出卖你的健康状况的,是你的鼻子。
中医里有上诊于鼻,下验于腹的说法。也就是说,只需看一个人的鼻子,就能将其五脏六腑的疾病猜个差不多。
鼻,古称明堂、面王,位于脸的正中央,是肺的外窍,气体进出的重要门户。《黄帝内经》指出:“肺气通于鼻”。所以,面诊的关键在于鼻子。
中医面诊,讲究五色与五脏、五行的结合。《四诊心法要诀》
曰:“五行五色,青赤黄白,黑复生青,如环常德。”
五脏、五行与面诊关系表
五色五脏五行
面青青为肝色肝属木,主惊风之证,又主痛。
面赤赤为心色心属火,主火热。
面黄黄为脾色脾属土,主伤脾伤食。
面白白为肺色肺属金,主虚寒。
面黑黑为肾色肾属水,主痛,多恶候。
比如,一个人鼻头发青,这说明他的肝有毛病了,通常还会伴有腹痛。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的这个“肝”不等于西医的肝脏。
用五行观点来分析,这是肝木乘脾土的表现。肝属木,脾属土,肝气疏泄太过,横逆冲犯脾胃,导致脾胃的消化功能失调。所以中医说“鼻头青者,脏腑寒”,可用一些泻肝胆和补脾胃的药进行调治。
如果一个人的鼻子过于发黄,多是脾虚,通常表现为汗多、畏风、四肢懒动、倦怠、不嗜食等。如果鼻头色暗黄,兼有丘疹,为脾胃病已久;如果鼻子发黄,但光泽明润,则是即将康复的好兆头。再如,一个人鼻头微黑,则说明他的肾有毛病了。用五行观点来分析,这叫肾水反侮脾土。土能克水,但如果水气肆虐,也能反过来压制土,所以肾的脏色就会出现在脸上。
舌与健康征兆
健康人的舌头,应当是“舌淡红,苔薄白”。但是,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舌头是反映人体气、血、阴、阳以及津液状况的窗口。
舌头是藏在人体内,同时又可以外露的器官,它能及时灵敏地显露出体内病邪的深浅、气血的盛衰和脏腑的虚实。
通过舌头诊断疾病情况,是中医独到的诊断方法。所以,去看医生前,要避免药物和食物将舌苔染色,更不要刮苔。
舌红为阴虚之象
舌红少苔者往往阴虚,此外,阴虚多还伴有口干咽燥、手足心发热、虚烦不安等症状。阴虚在城市人群中非常普遍,最主要的原因是睡眠质量不佳或过于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