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西周时期(1)
西周(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年)从武王灭商建国,到幽王亡国,共历三百多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兴盛时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对后世历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后稷诞生有哪些神奇传说?
周族是渭河中游兴起的古老部落,周人的起源当从后稷说起。传说周人的始祖后稷名“弃”。他的母亲是有邰氏之女,名叫姜嫄,为黄帝的曾孙高辛氏帝喾的元妃。姜嫄年轻时心灵手巧、楚楚动人,是远近闻名的美女。一天,美丽善良的姜嫄带着祭品来到郊野,她见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在路中间,十分惊奇,便小心翼翼地踩着过去了,此后不久便怀孕生下一个儿子。因为姜嫄无夫生子,家人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就将这个孩子弃于小巷,想让牛马践踏而死。可是,当牛马走过时不但有意避过不愿踩踏,而且还用乳汁喂养他。于是,家人又把他扔到树林之中,但因许多人正在林中伐木而无法抛弃。最后他们就把这个孩子扔到了冰河之上,想把他冻死。可等家人走后,天空中飞来了许多鸟儿,它们展开翅膀把孩子保护起来,用松软的羽毛为他取暖。孩子得到温暖,醒了过来,哇哇大哭起来,声音十分洪亮。他的母亲姜嫄听到孩子的哭声,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她看到苦命的孩子几次被抛弃,但都幸存了下来,以为他受神灵保佑,便把他抱回来哺养,并取名“弃”。
传说这位周民族的祖先弃,生来就有种庄稼的天分。他从小就喜欢把那些野生的谷子、高粱、大豆、小麦及各种瓜果的种子收集起来,亲自用小手种在地里。说来也奇怪,凡是他种的五谷和瓜果,都长得茁壮肥大,秋后的收获也特别多。长大以后,他还发明了几种农具,像耕耜之类。家乡的人都跟他学习耕作技术,从此食物有了保证。这件事由弃的家乡传到了有邰氏的各部落,后来一直传到国君尧那里。尧感谢弃为人民做了好事,就聘请他做农师的官。后来,继承尧做了国君的舜又把邰这个地方封给他,让他做诸侯,为后稷。“后”是首领、诸侯的意思,“稷”是五谷的总称,所以“后稷”是善种五谷的首领或诸侯之意。后稷死后,被人们奉为农神来祭祀。
公刘为什么率领周族迁徙到豳?
周部族诞生以后,为了自身繁衍和发展的需要,曾经几度迁徙,在经历了一次次背井离乡的痛苦之后,他们一次次创建新的家园,从困境走向新生,走向强大。
公刘是周部族的祖先,相传为后稷的曾孙,鞠的儿子。公刘之时,周部族处于戎、狄之间,时刻受到他们的威胁。而且当时的周部族以畜牧业为生,而公刘却始终对放牧的生活方式不感兴趣,时刻想念着太祖后稷重视农业生产的传统。为了躲避异族的威胁,找到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公刘带领部族跋山涉水,迁徙到渭河对面的豳(今陕西旬邑西南),此处有山有水,土地肥沃,适合从事农业生产,公刘部族便在这里安居乐业了。
公刘在豳地发展农业,据说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使用陨铁制作的生产工具了,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周部族生产力的发展。公刘继承了后稷的传统,重视农业发展,为后代周族的强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周族的后代铭记公刘的伟大功绩,这在《史记》和《诗经·大雅·公刘》中均有记载。
古公亶父为什么率领周族从豳迁徙到岐?
古公亶父是公刘的九代孙,他出生在公刘邑,是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季历的父亲,后人称其为太王。他继承了周祖遗风,继续致力于豳地的开发,是公刘之后又一位勤政爱民的杰出首领。
古公亶父的生活起居异常朴实,他非常关心周族的下层劳动人民,平时不住宫室,常与普通氏族成员一起住在简陋的窑洞里。每年春天,他和妻子一起亲自到田间耕作。夏天暴雨倾盆,他与青壮年一起加固堤堰,疏浚河道。秋日黄叶飘零,他带领大家贮藏粮食。等到冬季大雪纷飞,他又忙着访疾问苦。他的美德如太阳的光辉温暖着周族的人民。
《史记·周本纪》载,古公亶父“积德行义,国人皆载之。”当时的戎狄獯育部落攻之,“欲得财物”。给了财物以后,他们还不满足,又要再来进攻,欲得地与民。豳地百姓被激怒了,纷纷主张打仗。这时,古公说:“老百姓拥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护老百姓的福利。现在戎狄想来攻打我们,是因为我有了土地和老百姓。老百姓在我这里,和在他那里,只要生活得好,那有什么关系呢?现在老百姓们为了我个人的原因去打仗,用杀死别人父子的手段去达到我当君主的目地,这样的事我不忍心去做!”他不忍看到双方人民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经反复思量,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政策,决定把世代居住的豳地让给獯育,自己向南迁移。他对人民说:“你们愿意跟我向南迁移的,我欢迎,不愿意的就留下。”许多民众都表示愿意跟古公南迁。
在绵绵秋雨中,豳地的人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带着农具和财物,跟随古公离开了豳地,南下岐山周原。古公在周原与妻子太姜一起察看地形,安顿居民,规划土地,发展农业生产,并重建城池和宫室,使周原成为西岐的第一大城。他还在城中建了宗庙,定法度,设官署,一时间,周原便呈现一派祥和鼎盛的景象。附近的各族人民,风闻古公忠厚爱民,纷纷前来归附。
西伯姬昌是如何治理周族的?
周太王古公亶父生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后来古公传位于季历,季历娶太任,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姬昌。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在位五十年。《史记·周本纪》说他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亶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士,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在治岐期间,姬昌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着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姬昌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其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姬昌。姬昌自己生活勤俭,穿普通人穿的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自己的国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西周国力的不断壮大,引起了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他在囚禁中,精心致力“演易之六十四卦,各为彖。”周臣闳夭等人为营救文王出狱,搜求美女、宝马、珠玉献给纣王。纣王见了大喜:“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此之多!”于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狱,并赏给他弓、矢、斧、钺,授权他讨伐不听命的诸侯。这就是史书中说的文王“羑里之厄”。
姬昌回国之后就献出洛水以西的土地,请求商纣王废除了炮烙之刑。姬昌又暗中行善,诸侯都来请他裁决争端。当时,虞国人和芮国人发生争执不能断决,就一起到周国来。进入周国境后,发现周国种田的人都互让田界,人们都有谦让长者的习惯。虞、芮两国发生争执的人,还没有见到姬昌就觉得十分惭愧,都说:“我们所争的,正是周国人所羞耻的,我们还找姬昌干什么,这只是自讨耻辱罢了。”于是各自返回,都把田地让出然后离去。诸侯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对姬昌更为敬重。
随后几年,姬昌先后征伐了几个周边民族。商朝的祖伊听说之后就向商纣进谏让他提防姬昌,但商纣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姬昌又营建了丰邑,从岐下迁都到丰。在基本做好伐纣的准备之后,姬昌也去世了。
磻溪垂钓是怎么回事?
姜尚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商纣王暴虐无道,荒
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纷纷归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伺机而出。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
武王是如何伐纣的?
公元前1062年,殷商王朝统治集团核心发生内讧,良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为奴,微子启惧祸出逃,太师疵、少师强投降周武王。武王问姜尚:“殷大臣或死或逃,纣王是否可伐?”姜尚答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宾殃。”武王闻言,决意举兵伐纣。他遍告诸侯说:“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遂以姜尚为主帅,统领兵车三百乘,虎贲(猛士)三千名,甲士四万五千人,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各国,出兵进取商都。但占卜结果却不吉利,部队行至汜水牛头山,风甚雷疾,旗折鼓毁,群公疑惧,有人甚至请求还师。只有姜尚坚持出兵,“今纣刳比干,囚箕子,伐之有何不可?举事而得时,则不看时日而事利,不假卜筮而事吉,枯草朽骨,安可知乎!”他说那些占卜用的龟甲和蓍草根本不懂什么吉凶。姜尚亲自援袍而鼓,率众先涉河,武王最终听从了姜尚的意见,统兵前进。
2月甲子(2月5日),周武王率领大军会合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方国部队战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商都朝歌七十里,今河南淇县南),与纣王的十七万大军展开决战。拂晓,武王进行庄严的誓师——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牧誓”。誓词历数纣王听信宠姬谗言,招诱四方罪人和逃亡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等罪行,说明伐纣的目的乃代天行罚,宣布战法和纪律要求,激励战士勇猛果敢作战。武王使尚父亲统百名精锐勇士“致师”——发起挑战,接着指挥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名,甲士四万五千人乘势驰逐冲击。纣师虽众,皆无斗志,而且“前徒倒戈”——前面的士卒调转枪头指向商军,给武王开路。武王见此情景,指挥全军奋勇冲杀,结果,商纣王的十几万大军,当天就崩溃瓦解。纣王见大势已去,连夜仓皇逃走,与妃子妲己一起在鹿台投火自焚。至此,殷商王朝宣告灭亡,西周王朝诞生。
伯夷、叔齐为什么不食周粟?
武王伐纣后,妥善安置了商朝的后代,分封了一些诸侯国,百姓开始安居乐业。但有两个人却发誓不食周粟,最后活活饿死,他们就是伯夷、叔齐。孔子赞叹他们说:“不放弃自己信奉的理想,不同流合污玷辱自己,伯夷和叔齐就是这样的人啊!”那么,伯夷、叔齐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不食周粟呢?
伯夷和叔齐都是孤竹国的王子,分别为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国国君十分喜爱叔齐,并有意让叔齐继承国君之位。在他临终时,留下遗命,指定叔齐即位。叔齐谦恭礼让,坚持要大哥伯夷即位。伯夷说:“叔齐即位,是父亲的遗命,我不能违背父亲的遗愿!”于是离家出走。叔齐见大哥出走,他也不当国君,索性打点行装追随伯夷去了。但是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孤竹国的大臣们只得拥立孤竹国国君的次子即位为君。
叔齐找到伯夷之后,知道孤竹国是不能再回去了,那到何处安身呢?他们听说周文王行善积德,礼贤下士,于是决定去投奔周文王。当兄弟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周时,周文王早已逝世,正遇上周武王用车载着周文王的灵位去讨伐商纣王。他们兄弟二人立即上前,拉住马的缰绳劝阻武王说:“你的父亲死去后不安葬,却大动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商纣的大臣,而兴兵弑君,能说是仁吗?”武王左右的将士一听他俩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拿起长矛就刺。姜太公忙说:“他们两位是仁义之士,不能杀!”
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但伯夷和叔齐却以此为耻。他们认为自己没能制止周武王这种不道义的行为,于是决定隐居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做殷商的遗民,而不当周朝的顺民。为了和周朝彻底划清界限,伯夷和叔齐还决定,今后不再吃周朝的粮食,结果兄弟二人就这样活活饿死在首阳山上了。
周公为什么要摄政?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他在周灭商之战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灭商两年后,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谋害成王,篡夺王位。周公闻言,便对太公望和召公爽说:“我所以不顾个人得失而承担摄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稳。如果江山变乱,生灵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对我的重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