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原理(1)
什么叫“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中最根本的一个假设,整个经济学大厦就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
经济人假设认为,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每个人都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如收入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价格的限制等),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在既定的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满足的理性的人。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着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你能说说价值规律吗?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值得注意的是,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但并不是商品经济中唯一的经济规律。商品经济中有许多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基本的规律。另外,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同其他任何规律一样,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何谓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来的,又称双因素理论。
20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这是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果这些因素具备了,就能对人们产生更大的激励。从这个意义出发,赫茨伯格认为传统的激励假设,如工资刺激、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等,都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它们能消除不满意,防止产生问题,但这些传统的“激励因素”即使达到最佳程度,也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
根据赫茨伯格的研究发现,经理人应该认识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过它一旦使不满意中和以后,就不能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期望理论是怎么回事?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了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激发的力量来自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即:激励的效用=期望值×效价。就是说,推动人们去实现目标的力量,是两个变量的乘积,如果其中有一个变量为零,激励的效用就等于零。
效价是企业和团队的目标达到后,对个人有什么好处或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主观估计;期望值是达到企业目标的可能性大小,以及企业目标达到后兑现个人要求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这两种估计在实践过程中会不断修正和变化,发生所谓“感情调整”。
比如,我认为我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完成任务后我估计老板肯定会兑现他给我晋升工资的诺言,而增加工资正是我的最大期望,所以,我工作的积极性肯定很高;反之,任何一个变量的变化,就会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
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使这种调整有利于达到最大的激发力量。因此,期望理论是过程型激励理论。
什么是“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它的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并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却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起来。过了许久,仆人们的主人回来了。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另外的五千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也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啊,我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拿出你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于是,那个只有一千银子的仆人到最后却什么都没有了。”
你知道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吗?
在一定时间内,其它条件不变下,当开始增加消费量时,边际效用会增加,即总效用增加幅度大,但累积到相当消费量后,随消费量增加而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若边际效用仍为正,表示总效用持续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平缓;消费量累积到饱和,边际效用递减至0时,表示总效用不会再累积增加,此时总效用达到最大;若边际效用减为负,表示总效用亦会逐渐减少。
一般而言,消费者偏好某物而未能获得,或拥有数量不够大时,增加消费量则其满足感大增(边际效用增加);但拥有数量足够时,再增加消费量则其满足感增加幅度逐渐平缓(边际效用递减);拥有数量太多时,再增加消费量则反而感觉厌恶(边际效用减为负且继续递减,累积之总效用因此,亦减少)。在正常状况下,消费者拥有足够数量而边际效用递减后,会将有限资源配置转移以满足其它欲望,不至于消费同一商品过量到感觉厌恶。
边际主义是指什么?
在经济学中,边际主义指由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发展而来的经济学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在1870年左右,是由英格兰的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和瑞士的利昂·瓦尔拉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他们最终使边际主义广泛流传,但是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HH Gossen)早就指出了交换价值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经济学思想的这次变革被称作新古典主义革命或边际革命。
边际主义的指出了在决策中最重要是边际,即最后一单位的消费品或是产品。例如,有一辆车可以方便出行,假如它要维修或作为备用车,第二辆车也相当有用,但不如第一辆车有用,第三辆车就更加不如前面的两辆车了。给定汽车的价格,没有人会相信会有人去购买三辆车,因为第三辆车的收益可能低于其价格。
什么是边际生产率说?
边际生产率说是关于利息和工资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首先提出,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加以发展,为现代庸俗经济学者广泛采用。认为当劳动量不变而资本(生产资料)相继增加时,每增加一个单位资本所生产的产量或价值依次递减,即所谓“生产率递减律”,最后增加一个单位资本所生产的产量或价值,称为“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它决定利息的高低;同样,当资本不变而劳动量相继增加时,则“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决定劳动者工资的多寡。因而认为资本越多,利息越低;劳动力越多,工资越降。这一理论把生产资料也说成是创造价值的,并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劳动人民的贫困归之于“劳动边际生产率”下降,反映了其局限性。但其为经济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马歇尔认为工资取决于什么?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以供求均衡价格论为基础,建立起供求均衡工资论,从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说明工资的市场决定机制。
马歇尔认为,工资是劳动这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的价格。他引入边际劳动生产力理论和劳动的生产成本理论,用前者来说明劳动的需求价格,用后者来说明劳动的供给价格。从需求方面看,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或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厂商愿意支付的工资水平,是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从供给方面看,工资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即劳动者养活自己和家庭的费用,以及劳动者所需的教育、训练费用;
第二,劳动的负效用,或闲暇的效用。工资水平的决定被认为是生产要素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
马歇尔的收入分配理论是当时各种新旧分配理论的大综合,他将注意力从分配份额的大小转向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并把要素投入报酬与要素生产贡献联系起来,这在经济学上是一大贡献。从一定意义上讲,马歇尔的分配理论莫定了经济学中工资理论的基础。
超产权理论是指什么?
超产权理论是基于对产权理论的有效性的怀疑而提出来的。超产权理论不满意产权理论提出的通过产权改变,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引入利润激励机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超产权理论认为企业效益主要与市场结构有关,即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有显著提高;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改善不明显。它的主线是市场竞争是放大器,企业面临“生”与“死”的关口,是一种生存激励,驱动企业改善机制,提高竞争力,由此得出利润激励与经营者努力投入必是正向关系。企业持久成功取决于治理机制能否不断改善来适应市场竞争。超产权理论并没有具体的治理设计方案,而且主张随竞争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治理机制。
“超产权理论”在接受了“产权论”对产权作用的分析的同时,更加强调“外部环境”的竞争对企业绩效的作用。
什么是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他指出:市场和企业都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方式(即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组织劳动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分工的费用。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种交易形式,可以把若干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产品的所有者组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易,从而减少了交易者的数目和交易中摩擦,因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因此,企业替代了市场。由此可见,无论是企业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而企业替代市场,是因为通过企业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比通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低。
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科斯的这一思想为产权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科斯的思想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理论界所忽视,直到60年代才引起经济学家的广泛重视。
交易费用经济学有哪些基本观点?
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了节省这种交易费用,代替市场的新的交易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企业,而企业的不同组织结构也是为了交易费用节省的必然结果。
交易费用经济学包含以下几点基本结论:
1.市场和企业虽可相互替代,却是不相同的交易机制。因而企业可以取代市场实现交易。
2.企业取代市场实现交易有可能减少交易的费用。
3.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
4.企业“内化”市场交易的同时产生额外的管理费用。当管理费用的增加与市场交易费用节省的数量相当时,企业的边界趋于平衡(不再增长扩大)。
交易费用理论仔细区分了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市场交易双方利益并不一致,但交易双方地位平等。企业内部交易一般是通过长期合约规定(如企业主和雇员),交易双方利益比较一致,但地位并不平等。市场交易导致机会主义,但在企业内部,机会主义对谁都没有好处。
什么是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命名。他于1937年和1960年分别发表了《厂商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两篇论文,这两篇文章中的论点后来被人们命名为著名的 “科斯定理”,是产权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其核心内容是关于交易费用的论断。
科斯定理较为通俗的解释是:“在交易费用为零和对产权充分界定并加以实施的条件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因为在此场合,当事人(外部性因素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将受一种市场里的驱使去就互惠互利的交易进行谈判,也就是说,是外部性因素内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