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则大全集(超值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关注什么吸引什么,梦想是指引宝藏的星辰(1)

你持续关注什么,就能吸引来什么

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你会吸引你所需要的任何东西。你所关注的事情往往最有可能出现在你的生活当中,也就是你的意识和想法会吸引那些你所关注的事物。比如,一个人每天八点按时醒来,可是如果第二天有事,他想六点起床,于是第二天即使没有闹钟也会在六点左右起床。心灵,是一种力量,可以心有灵犀,也可以心想事成。只要你的心持续关注什么,就能吸引来什么。

很多人逢年过节或遇到值得庆贺的喜事时,都会送上“心想事成”的祝福语。当我们充满愉悦地接受这句话时,很奇妙,我们身边就会好事连连。当一个人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我想象我已经拥有了我想拥有的东西,那么他的心理和生理都在为机会的到来作着相应的准备。当某一天他遇上机会的时候,实现梦想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这句近乎于哲理的话。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在他的交际与成功学著作中,以超人的智慧、严谨的思维,让数代梦想成功的人们从中汲取力量,从而改变眼前的生活,开创崭新美好的人生道路。然而,你可曾知道,现在看来风光无限的卡耐基最初的人生道路也是充满坎坷的,他年轻时做过多种职业但都不成功。

在他从事汽车推销时,很长时间都没有开过一个单子,他为此感到沮丧万分。

一天,他向一位买车的老先生讲述了自己的烦恼:“那天凌晨,对着一盏孤灯,我对自己说,‘我在做什么,我的梦想是什么,如果我想要成为作家,那为什么不从事写作呢?’您认为我的看法对吗?”“好孩子,非常棒!”老先生的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继而说:“你为什么要为一个你不关心又不能付你高薪的公司卖命呢?你不是想赚大钱吗?写作,在今天也是个好行当呀!”

“不,老先生,放弃工作是不可能的,除非我有别的事可做。但是我能做什么呢?我有什么能力能让自己满意地赚钱和生活呢?”老先生说:“你的职业应该是能使你感兴趣,并发挥才能的。既然写作很适合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就是这句话让卡耐基茅塞顿开,埋藏在胸中奔涌已久的写作激情,被老先生的几句话激活了。从那天起,卡耐基决定换一种生活。他要当一位受人尊敬、爱戴的伟大作家……

由此可见,一生都在推崇心想事成吸引力法则的卡耐基,首先是这个法则的最大实践者和受益者。关注什么吸引什么,这是西方人对吸引力法则的简单定义,通俗一点说,就是专注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日本首富孙正义的故事,他的成长经历说明:如果我们带着梦想和专注上路,吸引力就会发生作用,成功就可能更容易到来。

孙正义两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一再告诉他:“你是天才,你长大以后会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企业家。”在孙正义六岁的时候,他就这样跟别人做自我介绍:“你好,我是孙正义,我长大以后会成为日本排名第一的企业家。”孙正义每一次自我介绍都加上这一句话,直到后来他成为日本首富。孙正义给自己制定的个人蓝图:19岁规划人生50年蓝图。30岁以前,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光宗耀祖!40岁以前,要拥有至少1000亿日元的资产!50岁之前,要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60岁之前,事业成功!70岁之前,把事业交给下一任接班人!他是这么规划和梦想的,也是这样实施的,并且最终这位后来的日本首富成功做到了。

不难看出,吸引力法则的神奇魔力。当然,这样说并不代表我们认为吸引力法则是“魔法”。毕竟,一个人是不能仅仅通过梦想就得到物质财富、实现成功的,他还需要采取实际行动。但是在付出同样努力的情况下,如果你善于运用吸引力法则,那么,实现你梦想的人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这个世界上大致有两种人:一种是根本没有梦想的人,另一种是有梦想却不懂得专注,最后变成没有梦想的人。相信没有谁不梦想自己拥有健康、财富和充实的生活,但是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能如愿以偿,并非他们不能实现梦想,而是因为他们害怕、恐惧,或者逃避、找借口,总是充斥在消极情绪下,不够专注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对于这样的人,应该将“关注什么,就吸引什么”的理念注入心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直至梦想成真。

最后,重申一句:我们若全神贯注于财富上,财富就会增长;若专注于健康或自由,健康与自由也会增长。那么,你一天到晚都在专注什么呢?

专注想要的,而不要专注不想要的

能量会随注意力移动。专注于美好的事物,美好事物就会越来越多;专注于让你感到愉悦而舒服的情境,这些情境也会变多。当你对某些事物有所感应,要给予认同并专注其中。因为专注可以促进成功。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之所以无法拥有他们想要的,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他们对“不想要的”关注的比“想要的”(所愿)多得多。这些人成天到晚地都在关注着他们“不想要”的事物,却在纳闷怎么这些烦心事总是接踵而来。问题就出在这里。正确的做法是:专注“想要的”,而不要专注“不想要的”。

创造事物的法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不管是创造一辆高级轿车,还是创造一条造型独特的围巾,都是一样的道理。把心思专注于你已经投入适当情绪的事物上,于是产生适当的振波,接着如意的结果便发生了。就算你聚集全世界所有积极正面的想法,也无多大的用途。无论是为人慷慨、发慈悲心,或者祈求祷告,彻夜跪地拜佛,或是把头往坚硬的墙体上撞,都无法让你一生的愿望成真。除非我们启动磁性振波,不差分毫地把我们“想要的”吸引过来,否则上述一切是怎么也创造不出来的。

按照吸引力法则,当你放射一种愿望(或喜好)时,本源能量自然会接收到你的振动,从而作出回应,这时候你就必须与之共振。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我的愿望得到了回应,那我为什么无法察觉呢?”这是因为你虽然生出了某种愿望,但一般的情况却是,你并没有全心全意地关注于愿望的本身,反而是将自己抛入了那个促使愿望发生的相反情况。如此一来,你的振动只是引发愿望的那个原因,并非愿望本身。

至于“不想要”,它是一个泛滥了几百年(甚至可以说猖獗了几千年),比人类所曾见过的瘟疫更为严重的流行病。当人们把主要的所思、所言、所行都专注于“不想要的”事物时,这种“流行病”就会一直流行下去。不过,如果你的所言、所思都只专注你“想要的”,你就会成为美好生活的开拓者。

为了更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举个例子。车子老旧了,经常需要修理。我们就会开始注意到它不再亮丽,想要拥有一辆新车的念头便会在脑海中盘旋。当你想要一辆可靠的新车的想法异常强烈时,你的愿望就会发射出振动,本源立刻接收到并马上作出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新的愿望上,也不是持续将新车的美好想法放在心头(唯有如此,方能与你的新念头形成相容的共振),而只是一味回过头去看那辆现有的、让你萌生想要一辆新车的老车,那么,你心里就会不断嘀咕:“这辆老车真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太让我伤脑筋了!”殊不知,如此一来,你也就将自己的振动转移到旧车上面去了,而不是放在拥有新车的愿望上。

这种情景导致的结果就是,尽管你想要的是一辆新车,心中所想却都是旧车的坑凹、刮痕等。如此一来,你就在无形中强化了自己不满现状的振动。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丧失与新愿望共振的机会。我们前面说过,对于现实中你不想要的东西,越是在乎,你真正想要的就越不会发生。换句话说,如果你全心全意地想着你华丽的新车,它总是会到来的;如果你总抱怨那辆靠不住的老车,新车是不会平白无故地从天上掉下来的。全心全意想着新车与万般不满于旧车之间,貌似并没有什么差别。然而,一旦留意你的情绪导引系统,两者的差别也就显而易见了。

事实上,吸引力法则只是回应你的思想,它不会理睬你所感受的是好是坏,也不会管你想不想要它。你的头脑是根据情景来“干活”的。由于大多数人都没有热衷于去思考自己想要在人生中遇上什么,所以就只能一再吸引那些自己根本不想要的情境。比如,倘若你说“我不想疯狂”,你的头脑就会创造“疯狂”的图像,并发出“变疯狂”的振动频率。当宇宙接收到了“疯狂”的频率,然后就会作出相应的回应。又如,倘若你只是看着堆积如山的债务,并对它感觉糟糕至极,那就无异于在对宇宙发出讯息说:“我真的感觉糟透了,因为多如牛毛的债务!”这样一来,你只是向自己确定了它的存在,你在生命中的每个层面都会感觉到它,最终只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不良感觉。

所以,你必须将自己的注意力倾注在你想要的事情上,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说,你必须将关注点放在“想要的”,而不是“不想要的”,这一点对达成所愿至关重要。既然已经知晓这个道理,那就从即刻开始,用一种积极的方式陈述你的愿望吧。

制定目标是实现你人生梦想的基础

要想把看不见的梦想变成看得见的事实,首要做的事便是制定目标,这是实现你人生梦想的基础。目标会导引你的一切想法,而你的想法便决定了你的人生。

美国一个研究成功的机构,曾经长期追踪100个年轻人,直到他们年满65岁。结果发现:只有一个人很富有,其中有5个人有经济保障,剩下94人情况不太好,可算是失败者。这94个人之所以晚年拮据,并非年轻时努力不够,而主要是因为没有选定清晰的目标。事实上,卓越者大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他们所做的全部努力,从整体上来说都能围绕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进行,他们也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否则就是在做无用功,或者在浪费时间和生命。

有这样一则令人难忘的真实事例,主人公是一个生长于旧金山贫民区的小男孩,从小因为营养不良而患有软骨症,在6岁时双腿变成“弓”字形,小腿严重萎缩。然而在他幼小心灵中一直藏着一个除了他自己,没人相信会实现的梦——那就是有一天他要成为美式橄榄球的全能球员。

他是传奇人物吉姆·布朗的球迷,每当吉姆所在的克里夫兰布朗斯队和旧金山四九人队在旧金山比赛时,这个男孩便不顾双腿的不便,一跛一跛地到球场去为心中的偶像加油。由于他穷得买不起票,所以只有等到全场比赛快结束时,从工作人员打开的大门溜进去,欣赏最后剩下的几分钟。

13岁时,有一次他在布朗斯队和四九人队比赛之后,在一家冰激凌店里终于有机会和偶像面对面地接触,那是他多年来所期望的一刻。他大大方方地走到大明星的跟前,说道:“布朗先生,我是你最忠实的球迷!”

吉姆·布朗和气地向他说了声谢谢。这个小男孩接着又说道:“布朗先生,你晓得一件事吗?”

吉姆转过头来问:“小朋友,请问是什么事呢?”

男孩说道:“我记得你所创下的每一项纪录、每一次的布阵。”

吉姆·布朗十分开心地笑了,然后说道:“真不简单。”

这时小男孩挺了挺胸膛,眼睛闪烁着光芒,充满自信地说道:“布朗先生,有一天我要打破你所创下的每项纪录!”

听完小男孩的话,这位美式橄榄球明星微笑地对他说道:“好大的口气。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小男孩得意地笑了,说:“布朗先生,我的名字叫奥伦索·辛浦森。”

布朗说:“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在于先做什么样的梦。”

奥伦索·辛浦森日后的确如他少年时所说的,在美式橄榄球场上打破了吉姆·布朗所创下的所有纪录,同时创下一些新的纪录。

如果你仔细留意卓越者的做法,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遵循以下步骤去做的:第一步是要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梦想,也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第二步就是要知道该怎么去做,也就是立即采取最有可能达到目标的做法。

班尼·马科思是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俄罗斯人的儿子。

亚瑟·布莱克尔生长在纽约的中下层街区,在那儿,他曾与少年犯为伍。当他15岁时,父亲去世。布莱克尔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确信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

1978年,布莱克尔和马科思在洛杉矶一家硬件零售店工作时,被新来的老板解雇了。第二天一位从事商业投资的朋友建议他们自己办公司。马科思说:“一旦我不再沉浸在痛苦中,我便发现这个主意并不是妄想。”

现在,马科思和布莱克尔经营的家庭库房设备,其销售额在美国迅猛发展的家用设备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马科思说:“当你绝望时,你有人生目标吗?我问了55名成功的企业家,40名都确切地回答:有!”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且能全力以赴,良好的机会也会蜂拥而来。每个人其实都有惰性,就算一心梦想成功的人,照样有提不起精神的时候。不过,只要你能克服惰性,拒绝向惰性低头屈服,成功的女神便会在不久的将来向你招手。

一个叫艾米莉的空中小姐,很喜欢环游世界。另一个空中小姐维多利亚也一样,但她还希望有自己的事业,最好与旅游有关。

维多利亚每到一个地方,就不停地记下她经历到的一切,尤其是当地的旅馆及餐厅状况,并不时把自己的经验提供给乘客。终于,她被调到旅游行程安排的部门,因为她就像一本活页百科全书,掌握旅游知识非常丰富。她在那个部门如鱼得水,更掌握了世界各大城市的旅游动态。几年之后,她已拥有了一家自己的旅行社。

而艾米莉呢?她还是一个空中小姐,尽管还是努力工作,但显然并没有什么升迁机会,唯一能改变现状的,大概只有结婚。事实上,艾米莉和维多利亚一样卖力工作,但艾米莉没有目标,只是随兴地到世界各地游玩,不把旅行看作发展潜力的活动。

显然,成功者总是那些有目标的人,鲜花和荣誉从来不会降临到那些没有目标的人的头上。一个没有特定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只会到达失望、失败和丧气的海滩。世上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在人生中应该做些什么事,可就是迟迟采取不了行动。究其原因,便在于他们欠缺一些能吸引他们的未来目标。如果你列居其中,那么,赶紧静心自省,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否则不可能一发即中;然后采取行动,因为坐着等是不行的。除此以外,还要拥有研究判断的能力,知道反馈的性质;然后不断修正、调整、改变自己的做法,直到实现那些人生美梦为止。

采用SMART模式为自己制定目标

女性心理与形象资讯中心创始人及总裁玛丽·斯兰兰妮女士常常教育她的员工:“无论如何,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先制定自己的目标,不管是你终生追求的成就或是1年之后,1月之后甚至明天将要做的事,就应该记住先在心中把它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