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优等生:优等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超值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高效学习第二步——学习习惯(2)

正好遇到正副所长都在,但是身为博士生的他根本不把这两个本科生所长放在眼里,认为跟他们两个本科生没啥好聊的。于是,他自己找了一个空地坐下,悠然自得地把钓竿放入池塘。

过了一会儿,他看到正所长从水面上掠过,径直走到了对面的厕所。

熊博士这下惊呆了,他心想:“水上飘?不会吧,传说中的神秘武功就出现在这里?”正当他惊讶的时候,正所长又从水上原路飘了回来。

熊博士看得目瞪口呆,却不好意思上前去问。

不一会儿,副所长站起身来,走了几步,也从水上噌噌地飘到了对岸,这下差点让熊博士晕倒,难道所里真是藏龙卧虎的地方?

正想着,熊博士也内急了。他看了看四周,只有对岸有厕所,要绕道对岸需要十多分钟的路程。熊博士一着急,也想从水上过去,心想他们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岂能过不去?

熊博士二话没说,也起身往水里跨。只听“扑通”一声响,熊博士掉进水里了。

两位所长费了好大劲才把熊博士救了上来。熊博士满脸通红,双手一拱,说:“请两位不吝赐教‘水上飘’的绝技。”

听了熊博士的话,两位所长哈哈大笑了起来。正所长说道:“我们哪里会‘水上飘’啊?这个池塘中本来就有两排木桩子,这几天下雨涨水正好淹没在水下了。我们知道木桩的位置,所以就很轻松地踩着过去了。你想过去,怎么也不问一声呢?”

看完动画片,木木和淘淘都乐歪了。

过了一会儿,他们两个都平静了下来。淘淘说:“熊博士太傻了,一句话都懒得问?”

“他不是懒得问,而是不好意思问,怕有损博士的面子。实际上,生活中这样的人处处存在,学生当中也不在少数。他们也像熊博士一样,自己技不如人也不愿去问,羞于请教,而是选择了做闷葫芦,结果阻碍了自己的进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学习中也是如此。有的学生擅长记忆,文科就学得很好;有的学生善于推理,理科学习就轻车熟路。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要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取长补短,才能让自己在学习上更加出色。这就需要我们养成主动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学习上要养成向他人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取得进步。那么,怎样才能养成向他人学习的习惯呢?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最适用的办法就是要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不要刻意回避比自己成绩好的人,他们知道的很多技巧和方法是你所没有的,应该向他们学习。向比自己强的人多请教一些,探讨一些学习的方法,会给你很大的帮助。

当然,也有一些人学习比你差,但是他们身上也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比如他们的勤奋、虚心也许正是你要学习的,你可以找出他们身上的优点,避免他们的缺点,这样你的学习会更显成效。

总之,积极主动,努力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完善、提高自己,是我们必须养成的好习惯。

季羡林经验谈:借家长和老师的力量学习

一天,淘淘带着木木去隔壁同学琳琳家串门。被琳琳妈妈请进屋后,淘淘径直走进琳琳的卧室,看见琳琳趴在书桌上学习,笑着说:“琳琳,这么用功啊?”

“嗨,别提了。一道数学题算了半天了,还没有解开。”

木木接着话茬说道:“你妈妈不是数学老师吗,这还能难倒你?”

“妈妈说过,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和向父母请教并不冲突啊,刚刚去世的季羡林老先生也很赞同这样的做法。”木木说道。

接着,木木讲了季羡林在叔父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的故事。

季羡林先生父母都在农村,生活贫困,读书条件不好。叔父家境相对较好,便将他接到济南读书。在叔父家读书的日子里,叔父亲自给他授课。季羡林曾回忆道:“他自己亲自给我讲课,选了一本《课侄选文》,大都是些理学的文章。他并没有受过什么系统教育,但是他绝顶聪明,完全靠自学,经史子集都读了不少,能诗善书,还能刻图章。他没有男孩子,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他严而慈,对我影响极大。”

在自传里,季老深情地写道:“叔父对我期望极大,要求极严。根据他的要求,我在正谊下课以后,参加了一个古文学习班,读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当然对老师另给报酬。晚上,又要到尚实英语学社去学英语,一直到十点才回家。这样的日子,大概过了八年。”

对于叔父和当时的古文老师对自己一生成功的影响,季羡林那时并没有很多的感受。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越发认识到他们的重要性。他说:“我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负担,但也不了解其深远意义,依然顽皮如故,摸鱼钓虾而已。现在回想起来,我今天这一点不管多么单薄的基础不是那时打下的吗?”他永远感谢叔父,“我今天勉强学得了一些东西,都出于他之赐,我永远不会忘掉。”

淘淘和琳琳听得津津有味。这时候木木说:“季老的成功经验说明,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家长和老师的帮助,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我们提高学习效率。”

在求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知识有“饥饿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是一个学生必须养成的学习习惯,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主动学习跟借助别人的力量完成学业并不冲突。学习是一项艰苦而又复杂的工作,仅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主动借助家长和老师的力量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在学习生活中,有的同学很迷惑,不知道怎样养成借助老师和家长学习的习惯。其实方法很简单,比如我们某一门功课较弱,父母或者自己的亲戚中正好是有这方面长处的,就不必舍近求远地找别人帮助给自己补课,这个时候父母或者亲戚就是你最好的老师。如果在自己的家庭中找不到这样的人,就请一位高素质的老师进行辅导,弥补自己的不足,能很快提高成绩。

实际上,在学习中,我们借力的主要对象还是老师,就像很多状元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的那样:跟着老师走。那么怎样借助老师来学习呢?就需要我们多问。比如,当你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就去问老师,老师比你有经验,会告诉你哪儿有漏洞、哪儿有不足,并告诉你改进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你就会知道该如何提高自己。

当你尝到借力的甜头时,渐渐地就会养成借助家长和老师学习的习惯。要提醒同学们的是:我们可以借力的人是十分广泛的,除了家长和老师,还有我们的朋友、同学。只要他们有长处,就可以向他们多学习。

状元的自述:参考书不在多而在精

周五晚上,淘淘从学校回来,还抱了几本新书,进门就说:“哎呀,妈呀,市场上的参考书太多了,挑得我眼花缭乱的。”

木木翻了翻,一本英语的,一本写作的,还有一本物理的。

“淘淘,你的英语参考书都有三本了,你看得过来吗?”

“看不过来也得看,要不万一考试在这些书中出了原题,我岂不是吃了大亏了?”

“我记得有一个高考状元对参考书的选择做过精辟的论述,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

到了高三,总是见一些同学整天抱着参考书,看完一本又一本。说实话,我是没看过什么课外辅导书的,我认为有学校发的资料就已经足够了,而且那些资料都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过的,质量有保证。我们时间有限,能把这些弄好弄透就已经很好了。兵在精不在多,要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

复述完高考状元的话,木木接着说:“从这位高考状元的身上我们可看到,参考书不在多,而在精。好的参考书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补弱、强化训练,但是选择不当,或者是不能合理使用,就会为参考书所累,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你一定要善用参考书,而且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参考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但是我们要慎用、慎选。我们要精选适合自己的参考书,在这方面要养成注重质量的习惯。不能让参考书堆积如山,那样会让我们产生畏惧情绪,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好的参考书会使你的知识系统化,脉络清晰,不遗漏考点,书中的例题和解题方法一般都是很经典的,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直接的效果就是使你的解题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选择一本好的参考书往往可以令你事半功倍,避免走很多弯路。那么,我们如何在众多的参考书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呢?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市场上的参考书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问题型

以练习题为主,这种书的特点是搜集内容广泛,适用于考试前或作为教科书的补充。

2. 专门型

这种类型的书跟教科书没有直接关系,但对某一方面有针对性,例如,《英语句型练习》《作文训练》等。

3. 补充型

这种参考书的特点是单元顺序跟教科书一模一样,但内容比教科书更详细些,目的在于补充教科书中没有提到的内容。

4. 综合型

这种参考书把入学考试各科目的要点、试题趋势,做了综合性的总结,标题部分很醒目。

5. 重点型

依照科目,把每一科的考试重点一一列出。这类书适宜于考前总复习使用。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上述类型的书中选取,就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参考书毕竟是参考用的,永远都代替不了教科书的位置。我们要吃透教材,全面把握大纲,以教材大纲为本,以参考书为辅,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