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难办的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办事的忌讳(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能遇到十分害羞的人,他们一方面对自己缺乏信心,不喜欢公开亮相,无意与他人竞争,遇事犹豫不决,表现得很不善于交际;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往往勤于思考,凡事多为人着想。羞怯不仅不利于一个人办事成功,甚至有可能造成心理障碍。

很多羞怯程度很高的人都希望能使自己有些改变,变得乐观而外向一些,以适应现代社会。要想改变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弄清造成羞怯的原因。一般来讲,羞怯是由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双重影响所致。有人认为后天的成长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对羞怯的影响更大些。据观察,有些羞怯的人在自己的孩提时代并不羞怯,只是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学习、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受到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压力,加之自己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与评说,久而久之,才形成羞怯的性格;也有一部分是由于童年时家庭的抚养环境导致的,有些家长不鼓励自己的孩子和同龄的孩子玩耍,或是周围没有同龄儿童,长期下来也会形成一种内向而羞怯的性格。以上两种情况在羞怯的人里占了很大比例。要想克服羞怯,应针对造成羞怯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要提高认识。要明确性格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你已形成羞怯的性格,不要刻意追求奔放和外向,因为羞怯的人也有很多优点。要避免羞怯,关键是要少考虑自我,多考虑他人,多考虑社会价值,多考虑如何与人交往。此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承认羞怯是自己的弱项。这样当别人注意到你这方面的特点时,你才不会紧张或刻意地掩饰自己,才能采取随和的态度。也只有这样,你同别人的关系才能更加密切而友好。

其次,坦诚自我。首先必须学会尊重别人,不要给别人一种傲视一切、高高在上的印象,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并乐意与你交往。否则,整日孤芳自赏,尽管主观上想克服羞怯,但终会因为客观上的碰壁而走回羞怯的老路上去。其次,为人要热情、开朗,作出乐于与人交往的表示。否则,终日沉默不语,别人便不愿打扰你了。只有善于并乐于表达,并使别人在与你的交谈中获得乐趣,别人才愿意与你交谈,你也才能从羞怯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再次,关注他人。平时,要留心他人的行动和爱好,了解对方对什么样的话题、行为最感兴趣。这样,与人交往时就能投其所好,使人觉得你容易接近,容易成为好朋友了。

总之,无论如何你都要尽力克服自己的羞怯心理,这样一来,就为你的成功办事打开了一扇大门。

死守原则

求人办事有缜密的思维,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要遵循的原则都尽量考虑一遍是十分可取的,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论办任何事,都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但是原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时候我们求人办事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比如说,有个人想为自己大学刚毕业的儿子找份工作,而这个人的表哥就在某个机关单位当领导,于是此人就想借表哥的光为儿子谋个差事。这位表哥得知亲戚的心意后又多方考察自己的侄儿确实有才华,然后他就想自己是应该“举贤不避亲”呢,还是“避亲”?其实,这种情况下,他完全可以帮侄儿一把,因为侄儿具备那种能力,就应该帮那个忙。这就是一种灵活性的原则。只要能得到一个“双胜无败”的结局,该用什么样的姿态就用什么样的姿态。

生活应该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不能总是那种正经八百的“成人对成人”。一个人要在别人的心目中为自己树立一个美好的形象,就要善于非常灵活地进行“心理角色”的扮演。在办事过程中,有三种人显然是“不可爱”的:一种是老要显示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只会扮演“家长”,不会扮演“成人”的人;另一种是老要别人为自己操心,而从来不知道也应该为别人操点儿心的,只会扮演“儿童”,不会扮演“家长”的人;还有一种是所谓“纯理智”的,只会扮演“成人”而不会扮演“儿童”的人。为了确保在社会中办事成功、顺利,就不应该让自己成为这种“不可爱”的人。

此外,用“压”来迫使对方向自己屈服,用“顶”来迫使对方迁就自己,或者为了不得罪对方而“忍气吞声”地屈服和迁就,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讲究“选择和诱导”的艺术,就是为了找到一种“不压、不顶、不屈服、不迁就”而又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好办法。但这需要很大的灵活性,“认死理”“容不下矛盾”的人是难以做到的。

树立敌人

求人办事时,不论是否办成,都不应该得罪别人。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添堵墙。”作为一个办事人员,应尽可能少树敌。

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夷射,在接受国王的宴请后,酒足饭饱而出。此时担任王宫守门的小吏则跪请求说:“给我一点儿酒喝吧。”

夷射斥责则跪说:“你一个下贱的守门人也想饮用国王的美酒吗?滚开!滚开!”夷射走远后,则跪非常气愤,于是,将碗里的水泼在廊门的接水槽中,水的样子类似小便。

天明以后,齐王发现了就对则跪呵责说:“昨天晚上,是谁在此处小便呀!”则跪回答说:“夷射在这地方站立过。”齐王大怒,因此诛杀了夷射。

一个卑贱的守门人因为被大臣所污辱,竟然设计要了大臣的命,由此可见树怨的害处。

香港巨富胡金辉在介绍他的成长时,曾告诫说:“处世方面,另外有一点,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千万不要得罪人!越有地位,越应该不得罪人。宁愿自己搽面惜膏,得罪自己好过。”

在办事时,得罪别人就很容易将自己逼入困境。例如,美国总统林肯以伟大的业绩和完美的人格获得了人们的衷心敬仰,他的许多事迹世代被人们传颂。但他在成长道路上也曾因为爱得罪人而经历了不少的坎坷。

林肯年轻时,不仅专找别人的缺点,也爱写信嘲弄别人,且故意丢弃在路旁,让人拾起来看。这使得厌恶他的人越来越多。

后来他到春田市当了律师,仍然不时在报上发表文章为难他的反对者。有一回他做得太过分了,最后,竟把自己逼入困境。

当时,林肯嘲笑一位虚荣心很强又自大好斗的爱尔兰籍政治家杰姆士·休斯。他匿名写的讽刺文章在春田市报纸上公开发表以后,被市民们引为笑谈。惹得一向好强的休斯大发雷霆,打听出作者的姓名后,立刻骑马赶到林肯的住处,要求决斗。林肯虽然不赞成,却也无法拒绝。身高手长的林肯选择了骑马比剑。他请求陆军学校毕业的学生给他教授剑法,以应付密西西比河沙滩的决斗。后来在双方监护人的排解下,决斗风波才告平息。

这件事给林肯一个很深的教训,他认识到得罪别人的事就连最愚蠢的人都不会做。而一个具有优秀品质并能克己的人,却常常是扬弃恶意而使用爱心的人。从此,林肯改变了自己对人刻薄的做法,以博大的胸怀赢得了民心。林肯的教训及成功是值得我们仔细体味的。

美国前副总统安格纽以失言出名。他曾激烈指责新闻界的是非,他说:“老是做反政府的言论的大众传播物,简直是叛徒。”这句话在新闻界,引起了极大的风波,招致了新闻界的合力围攻,即使他要收回这句话,也已经太晚了。后来《时代》杂志的哥拉姆斯特分析说,这只怪安格纽用错了一个字,如果把Mass media(大众传播物的复数形式)换作Mass medium(单数形式),就不会有什么风波了。这是因为以复数形式代替单数形式等于指责了所有新闻媒界,触犯了众怒。所以,如果我们要表示指责或批评时,应尽量采取“有的人”“个别人”这样的单数称谓,不要由此而招来众人的怨恨。

以上事例事例都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办事时不可轻易得罪别人,否则只会是自找麻烦,增加办事的难度。

得罪小人

我们在办事时,总会时不时地遇上一些小人。和小人保持距离,就成为办事者必须遵守的规则。因为小人的小心眼儿有时会给你带来很多的麻烦。

有这样一个故事:

父亲在临终前交代儿子务必替他报仇,儿子问是为了何事。

这个人说:“十年前在一个聚餐场合某人夹了我想吃的一块肉。”

儿子问他:“当时为何不赶快夹起来吃?”

父亲说:“因为筷子上已有一块肉。”

儿子说:“把那块肉赶紧吃掉呀!”

父亲说:“可惜我嘴里正吃着一块肉!”

常言道:君子不念旧恶。这是对君子的要求,也是君子的标准。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不念旧恶”的能有几人?有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有的人则不然,芝麻大的小事也会记恨在心,难以释怀。在求人办事中,我们常会不自觉地得罪这类心胸狭窄的“小人”,而且有时得罪了,自己也不知道。这些人不但“不忘旧恶”,而且会耿耿于怀,一有机会就要加倍报复,“以消心头之恨”。

有不少人疾恶如仇,他们对小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但是,在办事的时候,你要记住:千万不要疾恶如仇。否则,事情必不会办成功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小人保持距离,而不必疾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限,毕竟他们也是需要面子的!唐朝名将郭子仪和宰相杨炎对小人的不同态度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有一次,郭子仪正在生病,当朝权臣卢杞前来拜访。此人乃是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奸诈小人。他相貌丑陋,生就一张铁青脸,脸型宽短,鼻子扁平,两个鼻子朝天,眼睛小得出奇,时人甚至把他看成是个活鬼。正因为如此,一般的妇女看到他这副尊容都不免要掩口失笑。郭子仪听到门人的报告,马上下令左右姬妾都退到后堂去,他独自等待。卢杞走后,姬妾女侍们又回到病榻前问郭子仪:“许多官员都来探望您的病情,您从来不让我们躲避。卢中丞来为什么就让我们都躲起来呢?”郭子仪微笑着说:“你们有所不知,这位卢中丞相貌极为丑陋而内心又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一定会忍不住发笑的。那么,他一定会记恨在心,如果此人将来掌权,我们的家族就要遭殃了。”

此例子中,郭子仪正是看清了卢杞的阴险面目,所以,自己虽然位极将相,也不敢得罪他。

当时,杨炎与卢杞同为宰相,但杨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财能手,他提出的“两税法”为缓解当时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的史学家评论他说:“后来言财利者,皆莫能及之。”可见此人确实是个干练之才。杨炎很受时人的推崇。此外,杨炎一表人才,而且博学多闻,文辞雄丽,精通时政,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然而,杨炎有宰相之才,而无宰相之度。尤其是在处理与同僚关系的问题上,他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疾恶如仇。对卢杞这样的奸诈小人,他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缺乏政治家应具有的圆通处世韬略。

卢杞与杨炎结怨后,千方百计图谋报复。不久,机会终于来了。节度使梁崇义背叛朝廷,拒不受命。德宗命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带兵讨伐。杨炎不同意重用李希烈,认为此人反复无常,极力谏阻德宗,德宗很不高兴。李希烈受命掌握兵权后,正碰上连日阴雨,进军迟缓。德宗是个急性子,就去找卢杞商量。卢杞见机会已到,就趁势说:“李希烈之所以迁延徘徊,只是因为杨炎还被重用。陛下何必爱惜一个杨炎而耽误了大事呢?不如暂时免了杨炎的相位,使李希烈心情舒畅的话,他就会尽心竭力地效忠朝廷了。事后再起用他,也没有什么关系。”德宗认为有理,就听信了卢杞的话,免去了杨炎的丞相职务。就这样,杨炎莫名其妙地丢掉了相位。不久,卢杞又进谗言害死了被贬的杨炎。

可见,与小人结仇的结果是很可怕的。办大事者一定要切记:千万别与小人结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