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板沉思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懂得分享,造就更大的成功(1)

俞敏洪语录:

1.在新东方,骨干们很容易越过规矩谈感情。上市之后,外部规矩比内部规矩更强大、更有力。

2.名次和荣誉,就像天上的云,不能躺进去,躺进去就跌下来了。名次和荣誉其实是道美丽的风景,只能欣赏。

3.学会给别人机会。

4.心中平,世界才会平。

5.只要出于同情心和面子做的事,几乎都会失败。

6.每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奔向大海。长江、黄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样。长江劈山开路,黄河迂回曲折,轨迹不一样。但都有一种水的精神。水在奔流的过程中,如果沉淀于泥沙,就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7.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只在一个点上。

8.蜗牛的壳是自己加上的。

9.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要太大,认准了一件事情,投入兴趣与热情坚持去做,你就会成功。

10.我这辈子什么都可以离开,就是不可以离开讲台。

11.做人要大方、大气,不放弃!

俞敏洪简介: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接受中小学教育。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病(肺结核)休学一年,1985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大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

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0年,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数量达20万人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同时新东方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也相当迅速,目前新东方学校的教育部门包括:

国外考试培训部、国内考试培训部、基础英语一部(听说)、基础英语二部(新概念)、实用英语部、高自考培训部、少儿英语部、小语种培训部、电脑培训部等。

新东方学校的服务部门包括:

学生阅览室、学生信箱服务、出国咨询处、公证处。

新东方目前在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兰州,天津、南京、成都、重庆、沈阳、深圳、长沙、济南、杭州、哈尔滨、太原、石家庄、襄樊、株洲、苏州,荆州,鞍山等地设立了分校,将新东方的精神与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传播。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报告显示,新东方2007财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净营收为4.293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00.8%。目前,新东方占有全国60%以上的出国英语培训市场。

截至2009年6月,新东方学校已进入全国40个城市办学,累计培训学员超过700万人。

俞敏洪是个很勤奋的人,他每天很早就起床。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每到招收暑假班的时候,由于报名的人太多,都要比学校所在地、中关村一带的主要交通路段常常为之堵塞,——这种“夸张”的场面,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所以,每到这时他都要比平常提前近两个小时从家里出发。

据说,在美国、加拿大的任何一所著名高校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70%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身为“新东方”校长的俞敏洪,经常到北美考察访问,每次当他到附近的中餐馆就餐时,刚一落座,就会有几十个人站起来,同时称呼他“俞校长”。在学校里,俞敏洪老师是个和蔼可亲的人。

俞敏洪,一个善于在演讲中激励学生的“圆梦大师”,一个在嘲讽、质疑和责难中成长起来的亿万富豪。从一名初中毕业的乡村拖拉机手,到学员遍布美国的“留学教父”,俞敏洪的管理经验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的。

★第一节:一个好汉三个帮,力量体现于集体

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动乱的年代里,有两位英雄式的人物被历史记录了下来。他们一个是上一个朝代的终结者,一个是下一个朝代的创立人。一个出身于贵族的后裔,一个混迹的村野之间。一个能抵千军万马,一个却是本事平平。但是到最后是后者战胜了前者,在前者自刎乌江以后后者建立了大汉王朝。在事情过去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却发现这个悲壮的失败者却是占据着种种优势的一方。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项羽是一个十足的个人主义者,而刘邦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集体主义者。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再怎么了得,他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一个人就能成就不凡事业的事情那是闻所未闻。在以前是这样,在今天也是这样。政治上是这样在商场同样也是这样,尤其是对于一个迅速发展的初创企业来说更是这样。这时候是不是拥有一个稳定高效的团队对企业来说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原因很简单,没有人会拥有企业不断发展扩大后所需的全部技能、经验、关系或者声誉。因此,一个创业者最至关重要的工作是组建一个核心团队。新东方的成就也更是这样,对于新东方的成功俞敏洪曾经不止一次的说绝不仅仅属于他一个人。

俞敏洪这么说那是一点都不错,俞敏洪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不论从哪方面的资源来说都算不上有什么优势。当时是一没资本,二没场地,三没后台,最要命的是没有什么名气招不来学生。但是这所有的不足新东方都一步一步被克服掉了。这中间俞敏洪的作用当然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如果光靠他俞敏洪和自己的妻子里外忙活的话,那无论如何也谈不到今天的成就。尤其是当新东方有所起色的时候,面对新东方将近两万名学生他们就算是不眠不休也难以应付。但是俞敏洪并没有那么傻,新东方也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新东方从一开始的几十名学生在租来的四面透风的“教室”里上课到今天的这番景象,这中间可以说是一天好似一天。因为为了新东方的健康发展,新东方早就四处招兵买马造就了一个全明星的创业团队。

现在看来新东方之所以在众多英语培训学校中脱颖而出,也要归功于它拥有一群堪称当时国内最优秀的英语老师。这些王牌老师构成了新东方独特的魅力和良好的口碑,最终奠定了新东方在中国英语培训市场上领导地位。

俞敏洪曾有一个独特的人生价值运算公式:你想知道自己的价值有多少,看看你身边的朋友,选出5个朋友,他们价值的平均值就是你的价值。俞敏洪喜欢交朋友,新东方的发展轨迹也画出了他交朋友的轨迹。新东方第一个阶段是夫妻店阶段,规模小,业务范围狭小。进入第二个阶段后新东方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为在这之前俞敏洪带着大把的钱出国到欧美去“逛了”一趟。当然,俞敏洪的这第一次国外之旅也不是单纯的出去玩的。实际上当时的俞敏洪也没心思在国外观光,他的新东方还留着两万多名学生呢。把学生当做上帝来看待的俞敏洪怎么会把学生放在国内自己出国游玩呢?他这次出去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完全可以说俞敏洪的欧美之行的成与败关乎着新东方以后的发展。因为面对当时的情况,俞敏洪清楚的认识到新东方以后要想有更进一步的发展靠他夫妻两个人的力量恐怕是很难办到的。想要发展就必须要请人,而且还要请能人,没有几个得力的朋友相助自己就是竭尽全力也只能是维持着现在的这种规模。这时候俞敏洪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自己在北大的时候的那些同学和同事,俞敏洪知道他们能力都不在自己之下。如果他们能够跟自己一道创业的话,新东方想实现一个跳跃式的发展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遗憾的是这些优秀的朋友早就跳出了国门,这会儿在国外也混得有声有色的。只有“没出息”俞敏洪自己出不了国才在国内开办了新东方。但是现在俞敏洪打算出国把他们都请回来,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自己的努力俞敏洪的这趟欧美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因为他许多从前的同学、朋友接受了他的邀请纷纷回国,这些在大学时代就已经是俞敏洪非常崇拜的精英人才的加盟,使新东方如虎添翼,不仅在业务组成上实现了多元化,而且由于这些新锐人才的激情演绎,使得“新东方”的品牌知名度大幅度提升。

在新东方的创业团队里,有俞敏洪过去的师长兼同事徐小平,后来被俞敏洪说服,从加拿大回国,他创造了独特的出国留学咨询、人生咨询思想和方法,归纳了流传甚广的“新东方精神”。其新浪博客访问量达到900万人次,在总流量排行榜上名列前200名之内。在一大堆娱乐明星中,一个教育学者能有如此排名,足见他在网友心目中的地位。王强则是一个有名的“书痴”,他曾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并已经拥有“软件工程师”的小康生活,但是当他和俞敏洪走在美国的街上,看到那么多中国留学生碰到俞敏洪都会叫一声“俞老师”时,深受刺激,最终下定决心回国加入新东方。他后来在英语教学界享有盛誉,这基于他所做的几件事情:第一,他在新东方开创了基础英语教学,也就是非应试类的英语培训。第二,他独创了风靡业界的“美语思维口语教学法”,所谓“美语思维”就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微观思维(即语言规则或说话习惯)上与我们的不同,有其特殊的规律。王强的贡献在于他把这种认识贯穿到他的教学中,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有规律的练习强化学员的这种微观思维。第三,他编写了一系列受市场欢迎的高质量的英语教材。

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组成了著名的“东方马车”,这是新东方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最具有标志性的东西。如今,新东方的团队,由当初的三架马车扩展为上百人的管理团队,有行业精英如陈向东、周成刚等,也有国际空降兵如魏萍、Louis等。这些管理精锐人才遍布全国的各个新东方和加拿大的多伦多学校,使得新东方的团队不断加强。在中国最近十几年的英语培训市场上,还有一个与新东方一样堪称奇迹的品牌,那就是由李阳创办的“疯狂英语”。“疯狂英语”提倡一种喊话式英语学习法,曾经在多所大学校园里火热流行。但是进入21世纪,“疯狂英语”的风头渐弱,究其原因,“新东方”是一帮人在做一个共同的事业,而“疯狂英语”却是李阳一个人在做,两者在商业模式上的特点,是正规军和游击队的不同。对于这一点,李阳自己也曾反思过,他说:“新东方有数千名全亚洲最顶尖的英语老师,而我只是一个老师,差得太远了!”

无独有偶,曾有记者采访俞敏洪,问到他和李阳有什么不同,俞敏洪曾如是说:“他是个人英雄主义,我是集体英雄主义。”

俞敏洪把新东方的成功归纳为团队的力量。直到现在,新东方上上下下都称俞敏洪为“俞老师”,没有人喊他老板。新东方大量的人才在这个领域中的思想要比我先进,比如(陈)向东老师是经济学博士毕业的,所以在经济领域、宏观领域中我根本就没法跟他比。像徐小平、王强他们在国外待过好多年,所以在中西文化的理解方面,尤其是西方文化的理解方面我永远都没法跟他们比。我唯一能做到的是不管会议上大家讨论得多么激烈,不管意见多么不一致。但是最后我都能够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采纳中间最好的东西,再重新整合成新东方的战略、文化和发展前景,继续带着大家往前走。

★第二节:性格也是一种管理策略

每当人们谈起俞敏洪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比较“温柔”的性格。在这里我们不把他的性格做深入的剖解,我们只盯住一点来看,在企业管理上,俞敏洪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之所以能获得现在的成功又主要靠的是什么?他有没有异于常人的秘密武器?如此细分下来,也够说一大堆的了,在商业圈里俞敏洪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和成功的企业家相比,俞敏洪是一个谦逊不喜“侃”的“忍君子”,而他的成功恰恰也体现在这里。

俞敏洪高考时,为了能够考到心中理想的学府,曾连续考了三次,但是后来他却放弃了自己的劳动成功,在一帆风顺到北大教习时,他却突然放弃了,最终白手起家兴办出国内最成功的民营辅导学校来。别人可能会在俞敏洪做出这样的选择时感到疑惑,确实放着那么好的工作不要,却要只身去创办在当时认为困难重重,没有几许希望的民营辅导学校,一个长相文质彬彬的俞敏洪能架得住那些非常人难以忍受的压力么?俞敏洪对这些并没有放在心上,可能正是因为家乡温润的环境,再加上父母的教导,培育出俞敏洪谦逊温和的性情。

在商业场上,这种性格其实就是一种修炼内在修养的一门绝学,这种亲和近人、不喜张扬的性格换作是给人打工或在单位上班,可能是不利因素,领导会因其默默无闻而忽略,日复一日地做着一名普通员工,但是对于一个特殊类型的企业来说,却具有独到的价值。传统企业需要领导人雷厉风行、作风硬朗、有威信;可是在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学校情况却有所不同,这里的员工主体是教师,他们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才,且大多自命不凡。他们看重的是知识分子的尊严与身份,如果以西方的管理风格制约、要求他们,很多人可能会难以忍受,即使高薪也难留住这些脾气大的“牛人”,但以俞敏洪的性格,他与这些人相处起来却如鱼得水,恰到好处。俞敏洪应该发现了这点,他没有在作为管理者的时候改变自己,给自己制造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者的感觉,在他认为,这种以居高临下自居的人,不懂管理,没有资格去管理,他们要的只是一种“王者风范”,如果真想两者兼有那应该投胎到古代去做皇帝,在这个现世的世界里,那种想法只是一个乌托邦。

俞敏洪把自己比作一个言谈的“样板”,他甚至鼓励教师们以自己为调侃对象在课堂上“开涮”,这极大地满足了教师们的无意识心理需求:给人打工、为钱工作是很多知识分子心理上的一道障碍,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羡慕那种拿总裁、领导开玩笑的精神自由和言论无忌。在新东方,他们得到一种言谈上的满足与安慰,满足了中国知识分子笑傲权贵、粪土王侯的狂放传统与骄傲的内心。俞敏洪就是一个知识分子,他知道知识分子想要的是什么,他把这些赋予他们,他们在觉得理所当然的时候,也会更加埋身于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