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全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一人之下——人称“二皇帝”(1)

连升迁飞黄腾达

和珅由于得到乾隆帝的青睐与宠幸,因此他的地位也就不断变化,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他的权力越来越大,管辖的部门越来越多,就好像断了线的风筝,扶摇直上。

一年之间的快速升迁,使和珅还没有回过神儿来,这还不算完。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乾隆帝下旨,令和珅、英廉、梁国治与刘庸一干人等,负责修改《明史》中有关蒙古人的记述部分,务必要“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务令首尾详明,辞义精当。”过了一个月,乾隆帝任命和珅任吏部左侍郎,同时兼任右侍郎,负责官员的任命、使用、检察及考核等。十月,再次命其兼任京师步军统领(即“九门提督”)。

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即便受到牵连,有皇帝的照顾,自然可保平安无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吏部尚书永贵等人上奏,有关京察降革司员参罚事件,免其随带;此事虽然也牵涉到了和珅,但既然乾隆帝看准了有意要栽培他,这些都是可以搪塞过去的。最后只是把他降官两级,仍继续留任,处罚可谓“蜻蜓点水”,和珅的仕途并为受到任何影响。

没有多久,乾隆帝就让他兼任崇文门税务监督,总管行营事务。崇文门税务监督一职是个大大的肥缺,可谓日进斗金,这个差事一般均由祖上有大功的王公或者皇帝的亲戚担任。现在这个差事给了和珅,傻瓜都能看出皇帝的用意和对和珅的特意照顾,谁还敢提几个月前和珅受到的处罚?与此同时,乾隆帝还让和珅兼任了镶蓝旗满洲都统。同年六月,乾隆帝又授予和珅正白旗都统和领侍卫内大臣等职。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八月,和珅又被任命为在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短短几年,和珅把朝廷里里外外的大小官职做了个遍,足见乾隆对他的信任和喜爱,同时也是为了历练他,为以后更大的提升作准备。

果然没过多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三月,乾隆帝又授予和珅户部尚书之职,并正式擢升为御前大臣,同时还兼任正白旗都统、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和议政王大臣等职。这是成为核心领导层的开始。十月,又被任命为《四库全书》正总裁,同时兼任理藩院尚书,这又让和珅开始涉及文化部门的管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乾隆帝又让和珅兼任了兵部尚书,并命和珅兼任方略馆总裁,同时负责管理户部三库。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又被并加封太子太保,同时兼任《钦定日下旧闻考》一书总裁。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帝赏赐和珅戴双眼花翎,并充任国史馆正总裁,兼文渊阁提举阁事、清字(即满文)馆总裁。这一段时间,乾隆主要让和珅负责文化部门的事务。为了锤炼和珅,可谓费尽心思,乾隆对和珅的关怀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七月,乾隆帝再次授予他轻车都尉世职,并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同时兼管户部事务。同年九月,乾隆帝授予他一等男爵。而此时和珅还仍然兼任正白旗满洲都统和镶蓝旗满洲都统的职位。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七月,乾隆帝授予他文华殿大学士,这时的和珅终于真正进入了核心领导层。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二月,和珅晋封为三等忠襄伯爵,并赐予紫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四月,充任殿试读卷官,同年五月,充任教习庶吉士。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帝赏赐和珅黄带四开契袍。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和珅又兼任篆刻“石经”的正总裁。

至此,和珅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领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一等诚谋英勇公阿桂,但是由于阿桂经常奉命外出督师、治河、勘察工程和查案等诸务,期间京城朝廷事务都交给和珅全权处理,军机处也由和珅代理领班。这样,阿桂就成了名义上的“一把手”,和珅才是真正掌握朝廷实权的“第一人”。当时来华的朝鲜使臣就曾经说:“户部尚书和珅,贵幸用事。阁老阿桂之属,充位而已。”

乾隆五十七年 (1792年),和珅兼任翰林院学士。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乾隆帝又让和珅兼管了太医院和御药房,这样,和珅就先后涉及户部、吏部、皇宫侍卫、八旗都统等,可谓无孔不入。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乾隆帝决定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第十五个儿子永琰(即位后改“永” 字为“颙”字,年号“嘉庆”),自己当起了“太上皇”。

然而乾隆帝让位不让权,一切实权仍然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这样,乾隆的宠臣和珅依然可以依仗太上皇的名义发号施令,作威作福,不可一世。正是因为大权还在乾隆手中,所以,直到乾隆去世前,和珅的升官之路仍然是一马平川。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和珅调任为正黄旗(皇族子弟所在旗)领侍卫内大臣。同年六月,又兼任镶黄旗满洲都统。这一年,领班军机大臣、大学士阿桂年已八十岁了,再加上疾病缠身,故请求辞官回家、颐养天年,得到批准,不久后去世。和珅终于“转正”成了朝臣第一把手,虽然他早就掌握实权了。嘉庆二年(1797年),和珅奉命调管刑部,但仍然兼管户部。嘉庆三年(1798年)正月,奉命充任参赞机政,并兼管各部部务事宜,至此,他总揽了朝廷事务的一切大权。同年八月,和珅被晋封为一等嘉勇公。

从以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不同官职,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出和珅的发迹史。他的升官之路一直没有停止,一般半年之内就会有所履新,而且官位是越做越高,权力也越来越大。而且官路也很广,几乎是各种高官全都做遍,风光享尽,及至最后总揽各部事务,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帝”了。

从他的履历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他担任军机大臣就有二十多年,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以军机大臣、大学士、步军统领,又兼任户部尚书这样身兼数个重要职务的时间也有15年之久,这等礼遇实属罕见。在升官的同时,其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和珅从三等轻车都尉晋封为一等男,再晋封为三等忠襄伯,最后晋封为一等嘉勇公,可谓风光无限。

和珅不仅做的官越来越大,而且涉及的范围也是五花八门,四处开花。从侍卫擢升为军机大臣、御前大臣、领事侍卫内大臣、大学士,掌管吏、户、兵、刑部及内务府、三库、理藩院、圆明园、茶膳房、造办处、上驷院、太医院及御药房等事务,还曾涉及文化事务,朝廷内外都是他的同事和属下。

总而言之,和珅一生不仅升官连连,而且遍及六部、朝廷内外,权势炎炎,是一个红透朝廷内外的人物。特别是他在乾隆晚年到去世之前的这段时间,更是任首席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并兼管各部事务,从而控制了官吏任免升迁、财政开支、诉讼裁判等大权,令人难以望其项背。和珅对清朝中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方面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并殃及后世,是清朝由盛而衰的推手。

和珅扳倒李侍尧

乾隆帝非常宠幸和珅,在和珅刚进入官场时就一直想重用他,但如果和珅不在政绩上做出点令人们信服的举动,也很难令人信服,就算你官位再高,同僚们也会私下里嘲笑他侍宠而升官,并无真才实干。和珅自己也觉得理亏,他急需展示自己。为了掩人口舌,乾隆帝很快就给和珅了一次绝好的机会。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云南粮储道并曾任贵州按察使的海宁解除旧任,被任命为沈阳奉天府尹,来京述职,按惯例皇帝均要询问一下该省地方大吏的一些表现。海宁趁机状告云贵总督李侍尧贪纵营私,“钱局婪贝藏事”。和珅也在一旁帮腔,乾隆非常震怒,于是命令和珅带领刑部侍郎喀凝阿赴云南处理此案。同时令户部尚书英廉、军机大臣福隆安等在京查抄李侍尧在京内外财产。

李侍尧,字钦斋,祖籍辽东铁岭,原为汉军正蓝旗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其家被抬入汉军镶黄旗。他是明末名将李如柏的后代,明末,其四世祖李永芳原本镇守抚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初,在努尔哈赤率军攻打抚顺时投降。努尔哈赤念其有功,授予他三等副将官衔,并把自己的孙女下嫁给他,因此李永芳又叫 “抚顺额驸”。李永芳此后为努尔哈赤立下了赫赫战功。及至李侍尧的父亲李元亮,更是做过户部尚书这样的高官,所以,从这一点上说,李侍尧也是八旗勋旧臣的后裔。乾隆八年(1743年),李侍尧荫得印务章京一职。

史书上称李侍尧“短小精敏,过目成诵。见属僚,数语即辨其才否。拥几高坐,语所治肥瘠利害,或及其阴事,若亲见,人皆悚惧。”所以,乾隆十四年(1749年),他在乾隆初年以荫生授印务章京时,即受到乾隆帝的器重,认为他是“天下奇才”,并破格提升他为副都统。曾有人提出这样提拔有违先例,乾隆帝却说:“李永芳之后,安可以其他汉军相比。”接着,李侍尧先后又转任工部侍郎、户部侍郎、广州将军等职,期间颇有政绩,建树较多。

及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升任代理两广总督,三年后正式实受。广州历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港口,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广州是中国对外通商的唯一港口。一切贸易均由洋行(俗称“十三行”)经营。而“十三行”商人若想保持其垄断地位,就必须向广州地方官行贿、献纳。否则难以得到官府的支持。所以,两广总督一职一向是个发财的肥缺。

此后,李侍尧又历任任户部尚书、正红旗汉军都统,袭勋旧佐领;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工部尚书等,并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授予武英殿大学士。他先后在两广总督任上干了十五年。直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与缅甸交涉事务繁多,始调任云贵总督。

从李侍尧的履历可以看出,乾隆帝让他长期担任肩负对外交涉事务的两广总督一职,自然是承认李侍尧的才干。其实还有一个私下的原因,就是李侍尧每年向朝廷进贡最多,乾隆自然满心欢喜和信任。

李侍尧在二十多年间上贡一百多次,有时甚至一年八九次。他之所以对上贡乐此不疲,当然是为了博取乾隆的信任和宠爱,其实也是为了中饱私囊。李侍尧对上恭顺,对下却严酷无比,属员进贡时,哪个不同时给他备上一份儿?送到中央后,皇帝看贡品甚多,只是象征性地收一部分,其余的大多落入军机大臣和各位阁老手中,还有一部分又返还给李侍尧本人。大量的金银财物都落入他的手中。

李侍尧认为只要得到皇帝宠信,就不会出事。况且自己已在两广经营了十几年,两广的地方官员、广东“十三行”的官员都是他一手提拔任命的,关系通畅,可保无虞。乾隆曾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称赞李侍尧,说他“由将军至总督,历任各省二十余年,因其才具尚优,办事干练,在督抚中最为出色,遂用为大学士。具有天良,自应感激朕恩,奉公洁已,以图报效。”能让皇帝当着众大臣的面夸奖的人,自然受皇帝待见。这从他的官场履历可见一斑。

当然,只盼着有靠山而自己并无特点的人是无法长期立足的。李侍尧确实是位能人,其才干尽人皆知。但时间久了自然难免沾染当时官场上的种种恶习、陋规。更兼滋生了骄娇二气,逐渐鼻孔朝天、颐指气使,轻易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后来和珅逐渐成势,众大臣趋之若鹜,而李侍尧凭着资格老,地位高,不把和珅放在眼里,经常在言语行动上对和珅不尊重,于是就得罪了和珅。因此,和珅也总想找机会整一整他。

李侍尧也确实存在贪赃、受贿、索贿、侵吞、勒派等一系列问题,加上乾隆帝早已知道李侍尧借筹办贡品为名,借机营私肥己。因此,乾隆派当时正在随銮南巡的户部右侍郎和珅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为钦差大臣,迅速赶往贵州、云南。与此同时,乾隆帝又谕令在京师的户部尚书英廉,在正月二十七日,率人查抄了李侍尧的在京家产。

和珅、喀宁阿等人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昆明府。首先把李侍尧的管家张永受拘捕起来,连夜严加审讯,最终供出了李侍尧收受各级地方官员馈送的贪污营私的有关事情。三月初七日,和珅与喀宁阿查审李侍尧,在事实面前,李侍尧不得不俯首认罪。承认收取迤南道庄肇白银2000两,收取鲁甸通判素尔方阿总共白银8000两,收取东川知府 张珑白银4000两,收取云南按察使汪圻白银5000两,收取临安知府德起总共白银10000两。并承认借查办案件之际中饱私囊。

乾隆帝对于李侍尧的贪污行为十分生气,他在上谕中说:“侍尧身为大学士,历任总督,负恩婪索,朕梦想不到,夺官,逮诣京师。”和珅、喀宁阿奉命将李侍尧革职拿问,解送京师,落实罪名后,和珅等人拟判其“斩监候,夺其爵授予其弟奉尧。”

和珅之所以判其“监斩候”,是因为他深知李侍尧所为,是与乾隆朝鼓励地方官员进贡制度分不开,况且李侍尧论才干最能干,论进献他进献得最多,皇帝自然喜欢。所以不能惩治太重,为了警告其他地方官不能做的太过,也需要做做样子。乾隆帝最后还是要网开一面,给他留一条生路。所以和珅才这样宣判的。但是其他人可就不这么想了,和珅将判决结果呈上后便是大学士、九卿等和议,结果是将原拟“斩监候”,改判为“斩立决”。

最后,乾隆帝发布上谕,其意十分明显,就是要放过李侍尧。虽然大多数督抚都同意判李侍尧斩决,但还是有少数人揣摩到乾隆帝的意图。因此上奏为李侍尧求情。最终,乾隆帝下诏定为“斩监候”。同时决定把查抄的李侍尧的家产部分留在宫中,其余送至崇文门税关变卖,所得银两悉数交给内务府广储司库收存。并将李侍尧的一处院子赏赐给和珅。

对于李侍尧一案的处理不但显示了和珅的办事才能,而且也显示了和珅与乾隆帝心心相通,甚解上意。从此乾隆帝对他更加崇信,两人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在仕途上和珅进一步飞黄腾达了。

军机处官场历险

和珅被皇帝看中,迅速进入军机处, 升官速度快得连他自己都不敢想象。乾隆四十一年(1776)正月,和珅升为户部右侍郎。三月,对和珅喜爱有加的乾隆就迫不及待地命和珅为军机处行走。

清代的“行走”是指凡以原官在不设专官的机构供职、人值或当差,称某处“行走”。军机处也是如此,军机处没有正式成员,只有皇帝临时任命的“行走”,即俗称的军机大臣。为了杜绝泄密,军机处的底层听差都由不识字的少年担任,王公大臣没有军机处行走头衔的不得擅入。其他人员不得靠近军机处,皇帝与军机大臣议事时无关人员不得在旁。宫内人路过军机处时,都是快步走过,违可立斩不赦,无需请命。

年轻的和珅成为军机大臣,标志着他大权在握的第一步。不过,常在朝廷混,哪有不湿鞋。和珅的官场得意只是表面,官场永远都是险恶的,即使是幸运和珅也要步步小心。和珅的第一次官场历险就在军机处。

和珅进入军机处后,少年得志,不免沾沾自喜,更兼皇帝宠信,逐渐暴露出自己的贪婪秉性。加上朝中的大臣都看好他的前途,对他都是恭敬有加,争相巴结他,和珅难拒诱惑,开始私下里受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