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深入神秘的地下世界----洞穴探险(2)
3所谓暂时进洞的生物,即因气候变化或者敌害而暂时藏在洞里的。一旦情况转变,它们又回到洞外。例如蛙、蛇或者某些昆虫。
西纳的区分原则,至今仍被广泛地采用着。
洞穴定居动物身上完全缺乏色素,呈现半透明的白色或肉红色。除了奇特的身躯,它们的眼睛已失明,重者已被一层皮膜遮盖。另一方面,洞穴动物为了弥补感光器官的不足,而发展了高敏感的触角或触须器官,有的还产生了极为罕见的本领来适应环境。例如非洲有一种洞穴鱼,它的身躯能发出一片电场,借以区别捕食它的强敌和它可以捕食的东西,同时还可以用一种复杂的电讯与同类的鱼互传信息。
洞穴生物的发现与研究,成为洞穴学的分支学科一洞穴生物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这门学科才逐渐完善起来。1870年以后,洞穴的调查研究工作走上了有组织的轨道。1886年,帕卡顿发表了关于北美洞穴动物群的专著;1896年,哈曼发表了《欧洲洞穴动物群》一书。这些著作,都推动了洞穴生物的研究。本世纪初叶(1904年〉,法国学者首先提出了洞穴生物学这一术语。1907年,拉克比察博士在其学生贾内尔的协助下,创立了最早的洞穴生物研究机构,发表了许多论文,确定了洞穴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分科。二十年后,贾内尔完成了《法国洞穴动物志》。
以上是欧洲和美洲的研究概况。至于我国的情况,作为洞穴学史来说,当然比欧洲早得多,若从明代徐霞客为一起点,距今已有三百四十年了。但是在洞穴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就年青多了。这是一种进展不平衡现象。只要我们加强调查研究,差距是可以缩小的,因为我国的洞穴生物无论在种类或者数量上,都是丰富多彩的。
无眼鱼
这里所说的无眼鱼,当然不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瞎了眼的鱼,而是由于生活在洞穴的地下水中,经过长期适应无光线的环境演变形成的一种无眼鱼。
也许有人认为,在漆黑的山洞里,鱼儿是难于生存下来的。亊实上并非如此。大约在十九世纪初期,美国洞穴学家在肯塔基州的猛玛洞发现了无眼鱼的踪迹。随后,在非洲、亚洲和澳洲大陆,也都相继在洞里找到了不同种类的无眼鱼或盲鱼。无眼鱼的出现,与自然环境有关。多数洞穴常年处在黑暗之中,当洞外的鱼群偶尔来到了漆黑的地下湖或地下潭时,它们立即回游,逃之夭夭。如果它们进洞之后,误入迷途或洞口突然被崩塌的石块堵塞,便身陷囹圄,欲出不能了。鱼群被囚禁洞内后,刚一开始,它们很不习惯,眼睹看不见东西,成了睁眼瞎。以后,眼睹逐渐退化,以至完全被一层膜盖住。更为奇特的是,它那半透明、略带肉红色的身躯,无论你从哪个角度观察,脊椎骨和内脏都清楚可辨。另一方面,它们在同黑暗的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本领:能够忍受饥饿;对温度要求不严,水温降到摄氏十度以下,或上升到三十五度左右都不致丧命;吻须变得敏感。这种种变化,都是无眼鱼对黑暗环境的选择适应的结果。当然,单有这些内在的变化还不够,它们要定居下来,生活区的水源不能断绝,这样才能达到传种接代、自成体系地进行生命的周期活动,最后转变成适应洞穴环境的新型种类。无眼鱼对声音也非常敏感,稍有一点儿动静,会立即引起它本能上的反应,或颤动身子,或伏在缸底,装出一副呆头呆脑的模样。
研究地下水中的无眼鱼,还有助于寻找地下水源和了解地下水质。1976年,云南建水县羊街坝农场为了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寻找新水源,他们幵石打井,从三十多丈深的地下水中发现了一条无眼鱼。由于这条无眼鱼的样子古怪,引起了生物学家的极大兴趣。经广西动物研究所郑葆珊研究,认为它与1976年格林伍描述的伊朗西南部扎格罗斯山脉地下水的盲条鳅有所不同。例如,脊鳍的起点,广西无眼鱼是在腹鳍基底之后上方,而伊朗盲条鳅则是在腹鳍之前上方;又如,腹鳍与尾鲔的特征,广西无眼鱼的腹鰭有五根鳍条,尾鳍叉状且有十四根鳍条,而伊朗的盲条鳅,它们的鳍条数目都多。所有这些现象,似乎说明了盲鱼从习惯光线到害怕光线,从有色素到身体半透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才转变成为独具一格的新品种——无眼平鳅。它已经是一种不同于洞外的祖先型种类。根据这个可以推测,既然无眼鱼能自成体系地在这里长期生成,那么,供给无眼鱼的地下水源就不可能干涸。技术人员经过进一步的勘测,果然开发出能灌溉两千多亩土地的地下水源,促进了农业生产。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无眼鱼及地下水中的其他生物群的研究,了解地下水质有无变化。如果某个地区地下水受到了污染,就会使那里的生物发生变化——迁徙、绝迹或者产生适应于污染环境的特有品种。所以,根据污染前后地下生物群的对比,又为人类环境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蝙蝠
我国民间有一则流传很广的谜语:“说鸟不像鸟,说兽不像兽,白天不出门,黑夜空中游。”谜底就是蝙蝠。
当夜幕来临,我们常常看到几只蝙蝠在屋顶四周,飞个不停。可是,当你来到“蝙蝠王国”,情况就大不相同,你所看见的不是几只,而是几百只、几千只,甚至上万只。
1979年,我国在JX省彭泽县境内发现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蝙蝠洞。洞中的蝙蝠成千上万,呼叫的噪声与洞壁反射的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对它们,会不会相互干扰呢?不必为它们担心,它们互不干扰,各行其是,有条不紊。是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吗?不是,把蝙蝠的眼睛遮上,或使之失明,它们仍能正常地飞行。若把它的耳朵塞住,顿时,它就黔驴技穷,到处碰壁。把塞耳物去掉,它们又立刻飞行如常。这说明,蝙蝠是靠耳朵听声音来躲避周围的障碍物的。蝙蝠的喉咙有一个能发射出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器’”,在飞行时,发射出超声波,通过嘴巴或鼻孔把超声波聚集起来,向一定方向发射出去。这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如同雷达电磁波那样,调转头反射回来,被敏感的耳朵收到了。
蝙蝠白天藏在洞里,夜晚出来寻食。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昆虫。它们捕捉昆虫的能力非常惊人。有人曾作过实验,把一群果蝇和蚊子放入蝙蝠所在的房间里,蝙蝠便立即捕捉飞行中的昆虫,而且以很快速度全歼果蝇和蚊子。
蝙蝠还有一个绝招:有很高的分辨力。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用自动装置把昆虫和同样大小的塑料粒混在一起拋入空中。结果发现,拋上去的昆虫,百分之九十八被蝙蝠捕捉了,而对塑料粒,蝙蝠竟然连碰也不碰。
对于蝙蝠来说,雾气是最可怕的。雾是由无数细密水滴组成,它们能吸收一定频率的声波,而雾滴的共振频率正好是蝙蝠使用的超声频率,因此,蝙蝠飞行中发出的频率,不能全部反射回来,于是它们的超声定位器失灵,无法辨别方向与障碍。所以,大雾之时,蝙蝠不轻易出洞。
蝙蝠样子与众不同,就是在睡眠的时候也是如此。它们用爪子倒挂在洞顶或洞壁上,头朝下,两翼把身子裹紧。它们可以一挂就是好几个月,因为蝙蝠也有冬眠的习惯。有人曾经温度不超过五度的洞里顺手抓起洞内一只蝙蝠,拿在手中,它毫不抗拒,至多不过两翼微微颤动,轻叫一两声,似乎天塌下来也不能把它从酣睡中惊醒。
蝙蝠的繁殖力不强,一胎只产一仔。初生的幼蝠,身上无毛。几星期内,小蝙蝠都是用小爪依附在它母亲身上,小嘴从不离开奶头。母蝙蝠飞到哪里,总是拖儿带女。小蝙蝠直到能独立生活,才离开母体。
穴居燕
—到春天,燕子便来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喜爱的“梁上客”。它们在房前屋后,飞来飞去,捕食昆虫,垒巢育子。这乃是人人熟悉的家燕。可是,在长江之畔、三峡北岸的神农架,却另有一种与家燕大小相同的“洞穴燕”。
这种洞穴燕,生活在茫茫林海的万山丛中,它们不分春秋四季,不怕狂风暴雨和冰雪严寒,甚至在迷雾中,也能冲上上千米以外高空盘旋。在茫茫云雾中,它们有时会突然从天而降,使你大吃一惊。更使你感到奇异的,还是它们栖息一洞,早出晚归。神农架燕子垭的燕子洞,就是它们的洞府。
燕子洞,是HUB省神农架林海中独有的景致。它隐藏在海拔二千二百多米的石灰岩中。从山下仰望不见其影,只有攀登而上方见其形。
1977年,有人对神农架燕子洞作了一次考察。出发前,他们们的向导“山里通”有声有色地讲述了燕子洞的神话故事。他说:“自古以来,燕子洞就已成为‘东海龙王’的府地。一天,忽然狂风四起,从东海‘龙宫’刮来了一群燕子。它们一到神农架,就直奔燕子垭。后来玉帝把‘龙王’召回西天,燕子就成了洞中的主人。”这个神话色彩浓厚的故事,更加引起了人们对燕子洞的向往!—到燕子垭,向西不远,在半山腰的地方有一个石洞,四周生长着一些灌木和杂草。进入洞口,崖壁菟生着垂挂的红、黄、绿各色藤帘,构成了这神话世界的第一奇景。走进洞里,洞身突然变窄,洞底怪石林立。也许是由于人们的脚步声,打破了洞府的宁静。顿时,千百只燕子展翅起舞,“吱吱吱”的叫声突起,冷风嗖嗖。人们站在这里,仿佛置身于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喜鹊群中。再往前走,大约距洞口二十米处便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然而,那些燕子却能自如地飞来飞去,它们既不触岩碰壁,更不互相干扰,甚至从人的颈旁耳根、肩上膀下穿过,也毫不触及你的身体。难道这种燕子有一双能透过黑暗的夜光眼吗?
曾有专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家燕和一只洞穴燕的眼睛用同样的方法遮住,然后放它们在屋里飞行。结果证明,家燕飞起来到处碰壁,而洞穴燕来回穿梭,自由自在。
洞穴燕的这种独特的本领,犹如蝙蝠一样,是靠嘴里不断地发出一种超声波,它有“回声定位”的本领。我们的耳朵只能听到16?20000赫兹的声振动。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超声波。当洞穴燕发射的这种声波碰到障碍物,就会立刻反射回来,它们用灵敏的耳朵捕捉反射回来的回声,从而成功地避开出现在面前的障碍物。
据了解,洞穴燕还能根据太阳、月亮和星星的位置辨别方位。有人曾把两只洞穴燕的眼睛用布遮严,拿到百里以外放生,它们依然准确无误地飞回了洞中。
神农架的洞穴燕,个子比家燕稍小,穿着一身麻色或黑灰色的羽衣。因为所有羽毛都有金属光泽,故称“洞穴金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