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远古传说战国乱(2)
成汤在位十二年后去世了,死后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经仲壬至太甲几代执政时间都很短,商朝的大权实际掌握在伊尹的手里。伊尹努力教太甲如何做一个好君王,但是太甲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流放到桐宫(今山西省万荣县),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三年后,迎回太甲复位。商的统治又呈现出清明气象。伊尹为贯彻商汤的治国方略、使商王朝长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伊尹因此也获得了“大仁”“大义”的美名。太甲死后,传位于其子沃丁,其后历经太庚、小甲、雍已、太戊四代,商朝统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执政期间,商朝才再度兴盛起来,出现了继成汤之后最好的政治局面,因此商人称太戊为“中宗”。商朝中期,国力衰败,诸侯不朝,各种矛盾交错,危机四伏。盘庚为了挽救王朝的危机,于大约公元前1300年不顾当时权贵的反对,强行将都城迁至殷,并进行改革,推行成汤的政治,革除奢侈恶习,使局势得以安定,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迅速发展,史称“盘庚迁殷”。从此,直到商亡的二百七十三年间再未迁都,所以商朝又称做殷商或殷朝。武丁即位后,大力选拔人才,任用傅说、甘盘等贤能志士,征服了周围各方国,大大地扩充了商朝的疆域。这段时间,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达到商朝后期的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武丁之后的商朝,开始逐渐走向了衰亡。至帝辛(商纣王)时,商王朝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帝辛于公元前1075年即位。他天资聪颖,不仅体格魁伟,而且能言善辩,但好酒色、喜淫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除此之外,商纣王非常残暴,制定了很多严刑峻法。纣王在危机日益加深时,还大规模地对周边部族用兵,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商王朝的灭亡。在现在看来,商纣王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他开拓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使商朝疆域得以扩展,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公元前1046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领导下,在牧野一举击溃商军,从而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
商王朝在政治、经济以及科学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我们考古出土的殷墟遗址来看,商朝已完全脱离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为定居。农业和畜牧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始了人工养殖淡水鱼。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商朝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在安阳发现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除此之外,商朝人已经发明了原始的瓷器,洁白细腻的白陶颇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细的玉石器表现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艺。在殷墟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龟甲,上面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因此称为甲骨文。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现在还形成了专门研究甲骨文的学科“甲骨学”。
在商朝统治的同时代,古埃及王国的统治已进入鼎盛时期,古希腊的迈锡尼文明正在崛起,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帝国也在崛起。它们和商朝东西辉映,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牧野之战
周族是西方一个古老的民族,灭商之前,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神农的“后稷”。后来经过公刘的贤明统治,周族开始兴旺起来。《史记·周本记》说:“周之兴自此始。”公刘下传九世,到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定居下来,逐渐发展成一个新兴的西部势力。姬昌(周文王)即位后,继承先人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先人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士,治理岐山下的周族部落。他对内奉行德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对外招贤纳士,对于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这引起了商纣王的不安,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周文王被囚在羑里,在囚禁期间他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即司马迁笔下的“文王拘而演《周易》”。被释放后,他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后来,文王的儿子姬发即位,称周武王,继续文王未竟的事业。
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渐弱等阶段后,到了商纣王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纣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周文王死后,武王做灭商准备,曾率师东观兵于孟津,八百诸侯不约而至孟津相会助周王,这就是有名的“孟津观兵”。武王以时机尚未成熟,率师还周。两年(公元前1046年)后,纣王残暴更甚,武王在姜子牙等人辅佐下率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渡孟津伐纣,诸侯会集,其他方国也出兵助周。商纣王也发兵十七万来与武王对抗。两军会战于牧野,商军大败。纣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武王率兵入商都,商朝灭亡。
武王灭商之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开启了奴隶制社会最兴盛的时代。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是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根据这样的计算方法,周朝共延续约八百年的时间,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时期最长的朝代。
周公辅政
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当国,成王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不服,勾结商纣的儿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周公旦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势力扩展至东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相传,周公旦还制礼作乐,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西周的统治进一步巩固,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局面。此后周朝向外扩张长年不断,并对周边的一些国家分封了诸侯国,疆域覆盖了长江、黄河流域和今天的东北、华北的大部分地区。
成王死后,即位的康王继承先王的事业,勤于政事,平易近民,社会更加安定。武王、成王、康王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黄金时代。但到第四代周昭王时,就出现了危机。周昭王作为天子,竟然在南征楚国的回途中沉水而死。其子周穆王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但是难以改变西周逐渐衰微的大势。之后,经过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四代,加上周围少数民族的不断侵扰,王朝陷入长期的战争之中,国力消耗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即位的周厉王,不仅不采取安抚民众、发展生产的措施,反而贪财好利,暴虐无道,压制民言,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奴隶和平民。他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制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对大臣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忠告听而不闻。公元前841年,忍无可忍的国人(平民或庶人)在都城镐京发动武装暴动。周厉王仓皇逃跑,死在外地。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共和行政。同时这(共和元年)也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后来,周厉王的儿子宣王即位,整顿朝政,出现了短暂的“中兴”。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时,王朝的危机更为严重。幽王在位期间,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他还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为博取褒姒的一笑,幽王还上演了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一出闹剧,弄得众叛亲离,人心尽失,最终自食恶果。公元前771年,犬戎兵临城下,周幽王急忙命令点燃烽火,但是诸侯们之前上当的次数太多,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周幽王被杀。后来诸侯们拥立幽王的儿子继承王位,是为周平王。平王将国都迁至东都,这就是历史上的“平王东迁”。以这一事件为标志,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中国文明在西周时期又有了发展。所以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周人从其始祖时起便非常重视农业,整个西周时期,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这一时期出现了少量的青铜农具,农作物种类较商代有所增加,而且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对土地肥力的保护,采用了休耕制。手工业、商业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得到了促进。青铜业生产进一步扩大,用途也更广,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字的使用也更广泛,除了在甲骨上契刻文字外,还有在铜器上铸刻的铭文,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件。周朝礼仪制度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官制、兵制、刑法、地制以及礼制。由于儒家的推崇,周礼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夏、商、周所处的时代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夏、商、周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众多小国中的一个,只是它们的实力比较强大,受到其他小国的拥护,担任主持公道的角色。儒家对这三个朝代有着独特的看法。儒家认为,尧、舜、禹的时代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而夏、商、周只能算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小康社会”。这也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小康社会”最早的历史渊源了。
春秋争霸
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与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两个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转变时期。
平王东迁以后,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周天子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诸侯国之间经常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进行兼并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实力较强的诸侯就出来充当仲裁者的角色,通过会盟的方式发号施令,这就是所谓的“霸主”。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不过以各自的实力来看,宋襄公和吴王阖闾是不能入选五霸的。
“春秋”得名于孔子修订的《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这段时期,铁农具较多地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许多荒地被开垦为良田,耕作技术由粗放转向精耕细作,农业产量大增。私田增加,井田制崩溃,土地关系向私有化发展。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此外,煮盐、冶铁、漆器等部门也发展起来。
曹刿论战
春秋初期,即位不久的齐桓公,不听主政大夫管仲内修政治、外结与国、待机而动的意见,于公元前684年春发兵攻鲁,企图一举征服鲁国。鲁庄公注意整修内政,取信于民,决心抵抗。深具谋略的鲁国士人曹刿自告奋勇,请随庄公出战。鲁军根据齐强鲁弱的形势,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曲阜北)迎击齐军。两军列阵毕,鲁庄公欲先发制人,被曹刿劝止。齐军见鲁军按兵不动,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起冲击,均未奏效。齐军疲惫,士气沮丧。鲁军阵势稳固,斗志高昂。曹刿见战场形势已呈现“彼竭我盈”的有利变化,建议庄公实施反击。鲁军将士一鼓作气,击溃齐军。庄公急于追击,曹刿恐齐军佯败设伏,即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痕迹,又登车眺望齐军旌旗,发现辙乱旗靡,判明齐军的确败退,才建议乘胜追击,终于将齐军逐出鲁国边境。
曹刿根据齐军来势凶猛、人数占优的实际情况,采取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的策略。通过双方勇力的此消彼长,很快就扭转了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关系,结果一举溃敌。取胜之后,曹刿并未盲目追击,因为他深知兵不厌诈之道,唯恐中齐国诱敌伏击的圈套,表明他在极善用计的同时,高度警惕,时刻防备对方运用计谋。曹刿在战争中知己知彼,运筹帷幄,表现出一位军事家的卓绝风采。他谋略得当,正是鲁军战场取胜的关键所在。
这次战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中,以后发制人、敌疲再打的防御原则取胜而著称。
管鲍之交
管仲青年时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的。可是,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不过去,就抱怨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说:“不能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通过一些日常的交往,鲍叔牙逐渐意识到管仲是位难得的贤才。
后来鲍叔牙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后来,齐国的国王去世后,公子诸当上了国王,他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公子纠逃到鲁国。不久之后,公子诸被人杀死,齐国发生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就是齐桓公。
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得很好。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管仲改革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一时间齐国国力大增。
政治方面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并划分各级官员的职权范围,属大夫管刑狱,县帅管划分田界,乡帅管一般政事,要求他们兢兢业业,不许荒废政事,不然处以刑罚。每年1月,五属大夫要向桓公汇报述职,桓公根据政绩来进行奖惩。军事方面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经济方面采取通过减少税收增加人口生育水平的措施,从而提高齐国的总体人口数量。在经济方面,对商业特别是盐商加以重税,以补足税收的差异,并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避免富人抢夺穷人的粮食,进一步限制贫富的差距。这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