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创新型人才的个性特征——创新品格(2)
一是不满足于现状。满足现状是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是心理已经衰老的表现。他们追求享受,不思努力和冒险。不满足于现状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汽车被发明,是因为人们不满足于行走得比马慢;飞机被发明,是因为人们不满足于只有鸟才在天上飞。电视机、电冰箱、火箭、原子能等等新发明的诞生,都是人类不满足于现状的结果。
不满足于现状也是个体不断进步的动力。诺贝尔不满足于炸药爆炸不受控制的现状,反复试,大大改善了炸弹的可控性。詹天佑不满足于只有外国人在中国建筑铁路的现状,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一个个成功者的脚印告诉我们,是他们不满足于自然、社会、人类或自我的现状,才放弃老路,毅然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的。
二是对未来充满希冀。有些不满现状的人只是满腹牢骚,只是唉声叹气,缺乏创新开拓的欲望。他们或是一味怀旧,幻想历史车轮能够倒转,或是沉溺于逆境之上,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奋起的希望,消极、无助、萎靡不振的情绪成为他们生命的主色调。只有对未来充满希冀的人,才会在不满足于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考虑如何改变现状,筹划自己将要走的道路。
三是总把创新作为最终选择。在对现状和自我做出评价的基础上,他们试图通过改革的思路来解决眼前的问题。如果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会坚持原有的选择,即使暂时遭遇挫折,也会继续做下去。不过,从他们的行动中可以发现,他们显然从变化了的情况出发,更多地考虑是否还有新的选择。他们不信教条,喜欢用自己的头脑重新审核各种习为常的结论,相信事实才能检验真理,改革创新常常成为他们的最终选择。
有开拓精神的人,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敢于弃旧图新,别开生面。
金利来公司总裁曾宪梓的成功首先来自他独到的创意。刚到香港时,他仅有一把剪刀和一台普通的缝纫机。当时有人预言,香港的领带市场在未来可能被西方名牌占领。曾宪梓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外国名牌质地虽好,但价格昂贵;本港产品价格虽低,但质地粗劣。而香港中等收入阶层越来越多,他们买领带高不成、低不就,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缺口。金利来公司正是利用这一市场缺口,制造出质优价廉的华人名牌领带,从而获得了成功。
美国巨商亚默尔“舍金求水”的惊人之举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当年美国加州发现大金矿时,亚默尔也随同人们跑到那里准备淘金,然而在发现当地高温缺水的现实后,他毅然放弃淘金的计划而去寻找水源,并做起了卖水的生意。结果两年之后,他成为当时美国屈指可数的大富翁。
开拓精神强的人,有这样几个共同特点:一是想象力丰富,思考问题的空间范围较大。二是独立思考能力较强,不跟风起哄,不盲目趋同,在其他人都朝着一个方面考虑问题的时候,他们善于避开潮流,独辟蹊径,走一条与别人截然不同的路,创造出自己的市场空间。三是思维富有批判性,对热点、潮流能够冷眼旁观,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四是自我意识强,善于进行科学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
舍兔捕雀的故事对我们很有教益:一群鹰在觅食中发现一只野兔,便一哄而上去抓这只野兔,但却有一只鹰退出争抢抓捕的行列,独自飞到别处捕获了一只麻雀。从表面上看,兔大雀小,放弃抓兔不合算,但与众鹰争抢一只野兔,难以得到太多的食物;而一只麻雀虽小,却全部归自己所有,其收获要比与众鹰分一只野兔合算得多。
有开拓精神的人,主要表现在思维的个性化,思维个性化是创新的源泉。
传说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一路跋涉到了阿拉伯地区。那里的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大蒜,他们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精明的商人,临别时还给了他两袋金子作为酬谢。另一位商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为之一动,他想:大葱的味道不也很好吗?于是他带着一批大葱来到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同样也没有见过大葱,他们甚至觉得大葱比大蒜的味道还要好,他们更加盛情地款待了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他们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他们决定赠与这位商人两袋大蒜。
做生意需要开动脑筋,要有独特的眼光,即与众不同的思维个性。谁有个性,谁就能发现和创造机遇;思维没有个性,步人后尘,东施效颦,得到的很可能就是“大蒜”。
企业有个性,市场源源来。美国有一家生产食品的企业,为摸清市场行情,做到准确决策,对市场进行了调查,其调查的对象既不是商场也不是消费者,而是垃圾。他们把不同地方的垃圾收集起来,分门别类地进行统计分析,从这些包装物、残渣余料、废弃物中窥探消费者的需求,预测消费走向,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结果大获成功。
第三、求实精神
科学研究必须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推想,因而教育实践中更需要培养人们的求实精神。
科学创新的求实精神就是揭示自然世界的客观运动规律,认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宇宙守恒曾是物理学界的天经地义,然而1956年,杨振宁、李政道两位年轻人率先唱出反调,认为宇宙在弱相互作用中是不守恒的。他俩的这一观点被认为是不值一哂的无稽之谈,当时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就曾慷慨陈词,打赌他俩必败。惟有吴健雄独具慧眼,她从中看出了一条“走出宇宙丛林的幽径”,放下手头的工作,顶着极大的压力,迅速将之付诸实验。这个后来震惊了世界物理学界的实验证明了李政道、杨振宁所提出的“宇宙守恒定律不能普遍适用”的理论,从而使杨振宁和李政道于1957年获得了诺尔物理学奖,而吴健雄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居里夫人”美誉。
英国的弗兰克林在1951年首先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和螺旋结构。遗憾的是,因几位“大人物”的责难,他竟承认这个发现是错误的,并且终止了该项研究。1953年,DNA和螺旋结构被其他两位科学家重新发现,二人因此而获诺贝尔生物奖。由于弗兰克林在外界压力面前缺乏勇气,而将生物学划时代的发现拱手让给了别人,实在令人痛惜。
经营上的求实精神,就是发现市场,服务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海尔公司在产品开发上也有一个思维角度值得借鉴,即:用户的难题就是新产品开发的方向,就是企业赚钱的机会。为此他们设立了“用户难题奖”,对那些提出难题和建议的用户给予奖励,依据用户反馈意见开拓市场。
20世纪60年代的马来西亚华人也有异曲同工的做法。当时,该国许多建设项目都被当地华人以极低的价格承包到手,而如此低的价格根本不可能赚到钱。后来人们才发现,华人承包的工程大都在荒山野岭,条件非常艰苦。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把目光盯在工人身上。
他们在工地附近开商店、酒店、赌场,从服务业赚其钱。角度一变市场宽,原来是一潭死水,现在变成了商机无限。
有求实精神的人,总是留心观察和深入思考。调动多种感官仔细观察事物的各方面特征。某些事物给我们的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嗅觉信息、味觉信息、触觉信息,都与这些事物的性质、功能、活动规律存在一定联系,应该仔细收集,反复研究比较。要带着问题观察,在观察事物变化的基础上,就变化的原因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弄清是外因还是内因造成了事物发展的现状,外因与内因之间有什么联系,内外因作用的机制如何,等等。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切忌熟视无睹,必须考虑这些现象在特定的试验场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牛顿就是从极其平凡的苹果落地现象中联想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地图四色问题、哥德巴赫猜想、费尔马定理等著名科学案例,都来自对平常问题的思考。
要求实,就要不怕失败。创新者在创新过程中的失败,是创新中的失败,这是悲壮的失败,是成功前的失败。为后人留下了一个醒目的路标:此处要小心!它们告诉我们,什么方法是不可行的,什么方法才可能是可行的。
1825年,年仅23岁的维勒用氰氢酸和氨水进行化学反应,获得了草酸和尿素。
当时科学界普遍认为,尿素、草酸只能在动植物体内合成,无法在实验室用人工方法合成,从无机物不能制造出有机物来,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维勒的发现一公布,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不少人嘲笑他了,就连他的老师贝里齐乌斯也挖苦他说:“如果实验室里能生产尿素,实验室里也可以生产一个小孩。”
年轻的维勒并不害怕嘲笑,也不担心失败。为了证实自己的发现正确无误,他花了4年时间进行研究。实验雄辩地证明,不仅能从氰氢酸中制造尿素,而且能从其他物质,用其他办法制造出尿素来。
1828年,他发表了《论尿素的人工合成》的论文。这篇论文动摇了生命力论的基础,填平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不可越的鸿沟。从此,科学家们纷纷从无机物中制造出有机物来,有机化学开始突飞猛进,惊人的发现接踵而来。正如德国科学家柯赫针对科学发展的兴盛期所说的那样,当时,在通往这门学科的道路上到处是果子,走进这个园地,就会有很多很多的收获。这是有机化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四、拼博精神
虽然创新不是天才的专利,创新能力人皆有之,但也绝非唾手可得,而要以坚持不懈地拼搏和奋斗为前提。
任何成功者都是从顽强地拼搏中走来的,都经历过酸甜苦辣。许多发明家的第一项发明往往诞生于逆境:研究经费无着落,周围的人不理解……如果没有顽强的拼搏精神,是很难成功的。《科技日报》1994年5月10日头条刊登了题为《一个中国农民的梦》的报道,讲述了四川省汶川县农民发明家姚若松发明“屎壳郎耕作机”的经过。姚若松生活在丘陵山区,这里无法使用机械耕作,但他受昆虫屎壳郎推大团泥土的启发,发现“一个拉不动的东西,却能推动”。于是,他决心设计制造“用推不用拉”的小型山区拖拉机。18年中,从模型到机械——改进,试验,再改进,他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并耗去了平生积蓄及女儿的学费、嫁妆,还借了几万元的债,几近倾家荡产。历经千难万阻,他终于研制出一种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体积小、重量轻(64千克)、可爬45度坡、轻便灵活、能耕尽田边地角的推式耕作机。该机一小时可耕地0.8亩,而耗油只有0.5千克,售价仅2000多元(相当于一头牛的价格),极受山区农民欢迎。这一发明是耕作机设计史上的一次革命。一位美国教授曾于1993年预言:“几十年后,现在的拖拉机有可能进入历史博物馆,农机具在田里将是推着走,而不是拖着走……”1994年3月12日,在四川省农机局的鉴定会上,姚若松的屎壳郎耕作机将这一预言变成了现实。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就是姚若松最大的优势。有了它,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奇迹都能创造。
俗话说:“心想事成”,心想即创新意识、创新欲望,这是创新的前提。如果不去想,不敢想,怕这怕那,自己看不起自己,缺乏远大的志向和奋斗的毅力,就不可能“事成”。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得主杨振宁教授在2000年9月18日的一次科学讲座中谈到:重大科学的发现,除加速工业发展以外,从基本原理转化为工业产品大大加快。电机从原理(1821年)到成品(1886年)用了65年,真空管用了33年,无线电用了35年,X光用了18年,雷达用了5年,原子堆用了3年,半导体用了3年,芯片容量每18个月就增加一倍。一方面是由于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发现,加快了发展;加一方面,主要是创新精神完成的。创新精神是今后几十年知识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邓小平同志最赞赏创新精神。他在视察上海时指出,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在坚持“四化”标准的前提下,要大胆用有能力、有闯劲、探索创新、一心一意干事业的人。要保护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人。保护他们就是保护生产力,支持他们的工作也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只有具有这种大无畏的创新精神,才能敢于前进,才能获得成功。
第五、“三为”精神
从某种角度说,一个人是否采取创新之举,能否完成创新之举,更多的是取决于其主观因素,取决于他是否“肯为”、“敢为”和“善为”。
肯为。勤于思考、勤于行动是“肯为”的前提。某些人平时懒得思考,把思考看成一件很累的事,他们当然没什么创新构想可为。也有一些人倒是勤于用脑,但他们常常只想不讲,或者只说不做,所以有了一些创新构想,也难有相应的创新之举。
除懒散外,阻碍“肯为”的另一个常见的心理障碍是将创新看成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以为只有伟人才能有所创新,产生凡人无创造的错误印象,与平时人们只关注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做出的划时代的发现,而忽视人们在生活中所做出的大量的小发明、小创造有关。如果仔细检视一下我们周围的环境,会发现与我们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很多小事物在不断地被革新和改进,如我们所有的书包、笔盒、笔、橡皮、削笔刀等文化用品,与我们父母读书时相比已有了很大的改变,而做出这种改变的正是很多平常、甚至是默默无闻的人。破除创新的神秘感,我们也可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对一些自以为聪明却总是动口不动手的人来说,还存在着一种好高务远、贪大求全的倾向。他们总是想着大创造、大发明,不屑于考虑小问题,做一些小创新。他们没有注意到,做出过重大创新的伟人,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在思考、探索一些小问题中发展起来的。
敢为。创新需要勇气。创新之举毕竟是不同于自己以往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做起来不如以往所做的那样熟练、有把握,甚至有时还冒失败的风险。有些人创新的想法并不少,但他们或是害怕失败带来的种种后果,或是害怕被人说自己是“出风头”,以至于在采取行动前总是犹豫再三,最后还是退缩、放弃,思想上的勇士,行动上的懦夫。
做出创新之举还需要责任感、使命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创新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事情,对创新探索中可能要遭受的艰难困苦,要冒的风险也就能勇敢地承受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