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的24个关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优生的5大关键(6)

妇女易患真菌性阴道炎,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一般认为主要由肛门部传来,与手足癣疾病无关。据统计,约10%非孕妇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无明显症状。当阴道内糖原增多,酸度增高时,最适合念珠菌繁殖引起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长期应用抗生素,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也易使念珠菌得以繁殖而引起感染。其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热痛。症状严重时坐卧不宁,痛苦异常。典型白带呈白色稠厚豆渣样。检查时可见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急性期还可能见到白色膜状物覆盖,并有受损的糜烂面及表浅的溃疡。医生检查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念珠菌,即可确诊。

真菌性阴道炎的患病妇女,若孕前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妊娠后可对胎儿造成损伤。在怀孕早期,真菌毒素可直接进入宫腔,影响胚胎分化和发育,导致胎儿发生畸形。怀孕晚期感染,常引起胎儿发育迟缓,大脑发育不全或新生儿黄疸。但以新生儿鹅口疮多见。

患白色念珠菌阴道炎的孕妇,为避免感染新生儿,应进行局部治疗。孕期念珠菌阴道炎易反复发作,须反复治疗,有时治疗需持续至怀孕8个月。

孕期为了保护母体健康及胎儿安全,必须注意生殖道卫生,注意外阴清洁,不可用热水烫洗,不可用高锰酸钾洗,洗澡应选择淋浴,避免孕期感染。

性病

(1)淋病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中也以淋病最多。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潜伏期为3~7天,因60%~80%的妇女感染淋病后无症状,易被忽略。早期局限于下生殖道、泌尿道,随后因病情发展累及上生殖道。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尿痛、尿频、排尿困难等急性尿道炎的症状。黄色脓性白带增多,外阴有烧灼感。还可感染尿道旁腺、前庭大腺、阴道、宫颈。若未经治疗,10%~17%可发生上生殖道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及盆腔炎。约1%可通过血行传播,引起全身淋病。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

淋病对怀孕的影响。如果孕妇患淋病,其致病性淋球菌可通过生殖道黏膜感染胎膜、胎盘。若发生在怀孕早期感染,可影响胚芽着床,导致早期流产或胚胎停育;若晚期感染,可引起胎儿脑发育不全,肢体瘫痪,肝脾肿大及新生儿眼病等。孕妇可发生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甚至产后败血症。

怀孕期淋病治疗应注意用药对胎儿的影响,忌用四环素、喹诺酮类药(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以青霉素治疗为主。

(2)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生殖器所属淋巴结及全身病变的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直接接触感染。孕期感染后梅毒螺旋体可经过胎盘沿脐静脉周围淋巴间隙或血液侵入胎儿体内,引起流产、早产、死产或分娩先天性梅毒病儿。这种感染多发生在16周以内,怀孕16周以后孕妇感染,对胎儿影响较小。怀孕期梅毒的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忌用四环素。

(3)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该感染也是孕期感染的主因,近年在西方国家已成为性传播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甚至比淋病更多见,且有上升趋势,常与淋病混合感染。性活跃期感染率高。沙眼衣原体所引起的生殖道感染,为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一个主要原因。孕妇感染后临床症状不明显,长期不为人们所认识。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4%~33%,国内报道为1%~10.8%,而性传播疾病门诊患者及不孕患者感染率更高。衣原体和支原体都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在宿主细胞内发育繁殖,本身不能产生代谢能量。近年已分离出病原体,认为许多生殖道感染与其有关,以性传播为主。其次是手、眼或患者污染的衣物、器皿等为媒介物的间接感染。临床以宫颈管炎最常见,宫颈感染后肥大、充血、有黏液性白带,也可以完全无症状。还可引起急性尿路感染综合征及前庭大腺炎、急性输卵管炎。孕妇感染可引起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经阴道分娩受感染,发生沙眼衣原体结膜炎及衣原体肺炎。

红霉素为其特效治疗药物。治疗同时,应强调对其配偶进行诊治以免反复感染。早期积极治疗对预防新生儿感染有重要意义。

(4)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为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国内一些地区调查表明,尖锐湿疣在性传播疾病中仅次于淋病,占第2位。病原体为人乳头瘤病毒(HPV),60%由性接触传染。温暖、潮湿的外阴皮肤黏膜交界处利于其生长繁殖,尤其是性生活,易受损的部位,如女性后阴、阴道后壁。有关研究表明,尖锐湿疣与宫颈癌和外阴癌有关,已引起广泛重视。以20~30岁年轻妇女居多。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初起为微小散在乳头状疣,逐渐增大、增多,融合形成鸡冠状或菜花团状,质软、湿润、粉红色或污灰色。常与其他性病合并存在。

怀孕期由于孕妇免疫力低下及孕期激素特别是雌激素的影响,可促使病灶生长迅速。分娩后缩小或自然消退。孕期发病率高,生长明显加快,有的长到荔枝或鸭蛋大小,堵满阴道口,分娩时可引起大出血。胎儿通过产道感染,可引起新生儿喉乳头瘤。尖锐湿疣治疗后易复发,对反复生长者应注意有恶变可能。

激光或微波治疗,不产生瘢痕,效果满意,怀孕期的治疗意见不一致,因分娩后可消退,故可暂不处理。病灶大,影响阴道分娩者,可行剖宫产。

不孕症

婚后不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男女双方。除学习有关怀孕的生理知识,懂得应采用哪些措施会增加怀孕机会外,男女双方都应到医院咨询,听从医生指导,接受检查和治疗。

(1)解读不孕症

一般情况下,具有正常生殖功能的男女青年,在婚后2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长期同居,有正常的性生活,大约95%以上都能怀孕。因此,将婚后不孕的年限目前定为2年。也有的国内外学者将不孕的标准时间规定为婚后1年。假如婚后从来没有怀孕称为原发不孕。过去曾怀孕但做过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或已足月分娩的,继后又没有避孕,再继续2年以上未再怀孕,称继发不孕。倘若男女一方生殖功能不正常,不论婚后多久都应诊断为不孕。

婚后年龄对不孕的影响很大。据统计,年龄在30岁以后不孕的机会明显增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孕症的发生率也增加。所以婚后年龄偏大的男女,尤其年过30岁者,如果婚后1年不孕就应到医院检查。

怀孕是男女双方的事,绝不能把不怀孕的责任只推给女方,而男方的原因要占35%~40%。所以男女双方都应检查。

(2)女性不孕的原因

女性不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点:

①影响卵子产生。包括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或卵巢肿瘤、炎症、放射治疗、手术切除卵巢组织;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贫血、肝脏疾病、长期消瘦等因素。

②输卵管阻塞。这是常见的原因,占女性不孕的40%~50%。常见者有各种原因造成的输卵管炎症,尤其是结核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液、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引起的输卵管粘连及盆腔粘连等。

③子宫原因。先天性无子宫、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子宫内膜病变,或多次做人工流产导致子宫内膜受到创伤,使受精卵不容易在子宫内种植。此外,生殖道的炎症、宫颈重度糜烂都影响阴道的酸碱度,也不利于精子的活动与生存。

④原因不明性不孕。大约10%的不孕妇女查不出明确的原因,应该到设备条件较好的医院做特殊的全面检查。

此外,精神作用也相当重要。有的夫妻盼子心切,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过重,甚至影响到满意的性生活,致使天长日久也不能怀孕。

(3)不孕症的治疗

不孕症的检查与治疗是不容易一步到位就能治愈的,夫妇双方都需要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因为男方的检查较容易,所以男方应先检查。女方的内生殖器官在腹腔内,又有月经周期的问题,所以检查起来既费事又费时间,千万不能嫌麻烦,也不要到处奔波乱求医,否则就不能系统地进行检查,应遵照医生的嘱咐,按部就班地接受检查。只要找到不孕原因,治疗就比较容易了。如宫颈口有息肉堵塞,摘除息肉后就有可能怀孕;输卵管积液可以用显微手术治疗;卵巢排卵障碍可以给予促排卵药物;子宫畸形可以做手术矫治。以上治疗方法都能获得一定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妇女因不孕找医生刮子宫,而且多次搔刮,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应该避免。此外,由于精神过分紧张而影响怀孕的妇女,应当学习一些有关受孕的卫生知识。消除紧张情绪,并掌握好在标准排卵日行房事,这是至关重要的措施。具体方法是:

①自我观察宫颈黏液推测排卵时间(比林斯法)。即从月经干净到排卵日,宫颈黏液发生一系列的动态变化:外观上黏液由混浊变为透明,量由少到多,黏液拉丝由短到长,外阴由干燥到湿润。

②每晚睡前用卫生纸擦一下阴道口(不要擦入阴道内),然后观察卫生纸上黏液的透明度、量度、拉丝度,可用空白卫生纸轻贴于卫生纸上的黏液慢慢左右拉长,并把外阴的感觉属于干燥或湿润一并记录下来。

③摸清了宫颈黏液的变化规律,除在标准排卵日即黏液量多、透明、拉丝长时过性生活外,在此时期一两天内各增加一次性生活,可以明显的提高受孕率,有资料报告,采取此法,正常育龄妇女常在3~6个月经周期内怀孕。

上述方法适用于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年龄偏大、其生殖能力比年轻夫妇相对要低的配偶;夫妇分居两地,婚后一段时间未孕者;基础体温后半期呈爬坡形难以确定排卵日者,或有其他情况希望及时怀孕者。

四、从孕前开始补充叶酸

要从计划受孕时起补叶酸

叶酸是一种维生素,它对红细胞分裂、生长,核酸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体的必需物质。科学家发现,孕妇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如常见的无脑畸形和脊柱裂等。新生儿的唇腭裂畸形及先天性心脏病,也与叶酸缺乏有关。

中国妇婴保健中心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从1991年起,进行了大范围人群干预研究,结果表明,从计划怀孕时起到孕后3个月每天服用小剂量叶酸,可以减少70%以上的神经管畸形病例的发生,可减少83.7%唇腭裂和35.5%的先天性心脏病。除此之外,还可减少自然流产率,减轻妊娠反应,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纠正孕妇贫血。

叶酸探秘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人体必需维生素,最初是从菠菜叶子中分离提取出来的,故得名“叶酸”。叶酸的化学名为“蝶酰谷氨酸”,系由喋啶酸、对氨基苯甲酸与氨酸结合而成。

叶酸是人体细胞生长和造血过程中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叶酸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制造红细胞和白细胞,增强免疫能力,一旦缺乏叶酸,会发生严重贫血,因此叶酸又被称为“造血维生素”,美国科学家已将其研制成“天然元”营养补充剂。

人体缺乏叶酸会表现出多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巨幼红细胞贫血、舌头红肿疼痛、精神萎靡、容易疲劳、健忘、失眠、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等表现;孕妇叶酸缺乏可引起流产、胎儿神经管畸形(脊柱裂、无脑儿);叶酸摄入不足会导致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

怀孕以及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容易缺乏叶酸,爱喝酒的人、甲亢患者、癌症患者也需要补充较多的叶酸。老年人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改善精神状况。另外,由于叶酸可以促进核酸的合成,减少嘌呤,防止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所以叶酸和维生素B12一起使用,能有效治疗痛风。

尽管叶酸广泛存在于几乎所有食物中,但由于我国传统的高温炒、煮的烹调方式,使食物中大部分叶酸被破坏。且人体肠道对叶酸的吸收率仅为25%~50%,孕期母体对叶酸需要量增加,血液稀释,血浆清除率反而增加,故容易使叶酸的产生、转化和代谢发生异常,致使我国育龄妇女体内叶酸严重不足。

叶酸作用机理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此外,研究还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

(1)保健功效

促进乳汁的分泌;防治肠内的寄生虫和食物中毒;增进皮肤的健康;有镇痛剂的作用;与泛酸及对氨基苯甲酸一起服用时,可防止白发;在身体衰弱(健康状态不良)时,可增进食欲;防止口腔黏膜溃疡;预防贫血。

(2)适应证

因叶酸缺乏而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婴幼儿期,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长期使用避孕药、止痛药、抗惊厥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所致的叶酸缺乏。

(3)缺乏证

叶酸缺乏时,脱氧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形成及氨基酸的互变受阻,细胞内DNA合成减少,细胞的分裂成熟发生障碍,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小肠疾病能干扰食物叶酸的吸收和经肝肠循环的再循环过程,故叶酸缺乏是小肠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4)体内代谢过程

叶酸在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内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四氢叶酸。后者是体内转移“一碳基团”的载体,是DNA合成的主要因素。经口服给药,在胃肠道(主要是十二指肠上部)几乎完全被吸收,5~20分钟后可出现在血中,1小时后可达最高血药浓度。大部分主要贮存在肝内,体内的叶酸主要被分解为喋呤和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血浆半衰期约为40分钟。由胆汁排至肠道中的叶酸可再被吸收,形成肝肠循环。

影响叶酸吸收的原因

慢性酒精中毒时,每天从食物中摄取叶酸的量大受限制,叶酸的肝肠循环也可能由于酒精对肝实质细胞的毒性作用而发生障碍。但这是很容易纠正的,只要恢复正常饮食,就足以克服酒精的影响。另外,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药物如甲氨蝶呤、甲氧苄氨嘧啶,干扰叶酸吸收的药物如某些抗惊厥药、口服避孕药都能降低叶酸的血浆浓度,严重时能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是由于这两种药物在细胞内代谢有最后的共同通路所造成的。还有在妊娠、哺乳期间,都可导致体内叶酸需求增多,是叶酸补充的指征。

(1)不良反应与注意问题

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很少发生中毒反应。偶可见过敏反应。个别患者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大量服用叶酸时,可出现黄色尿。叶酸口服可很快改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但不能阻止因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神经损害的进展,此时仍大剂量服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血清中维生素B12的含量,反使神经损害向不可逆转的方面发展。

(2)药物相互作用

维生素C与叶酸同服,可抑制叶酸在胃肠中的吸收,大量的维生素C会加速叶酸的排出,所以,摄取维生素C在2克以上的人必须增加叶酸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