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市场经济 (7)
有些人认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将会损害社会主义经济。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我们所讲的发展私营企业,是以私营企业合法经营为前提的。如果企业非法经营,那就不管它是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应当取缔;如果私营企业合法经营,那就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而不会损害社会主义事业。
还有一些人担心私营经济的壮大会影响国有经济的地位:在一些地方,国有企业的日子已经不大好过了,私营企业发展起来之后,把国有企业挤垮了怎么办?国有企业被挤垮了,财政上受到的损失岂不更大?国民经济受到的损害岂不是更加严重?对于这个问题,厉以宁教授引导我们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来进行考察。
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公平竞争。在一切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都在合法经营的条件下展开竞争的前提下,在一定的市场上,如果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生产与经营同类产品,私营企业因为产品质量高,价格比较低廉,产品适合消费者的需要,而国有企业却做不到这些,从而私营企业把国有企业的产品挤出了市场,甚至把国有企业挤垮了,那么应当承认这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因为市场经济本来就是靠效率取胜,私营企业是凭借较高的效率战胜了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要改变自己的不利地位,就应当摆脱计划经济下的依赖思想,不应靠行政部门对私营企业的遏制,而应靠加快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改善营销来扭亏增盈。因此,国有企业要把私营企业看成是自己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不应鄙视和厌弃。私营企业多一些,国有企业改革与改善经营的压力也就大一些。私营企业在繁荣地方经济中的这一重要作用往往被人们忽略了。
退一步讲,一个地区内如果有的国有企业真的被挤垮了,又该怎样看呢?这对地方经济究竟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呢?这个问题需要具体分析,首先应查明国有企业是怎样垮掉的。保护国有企业,不等于保护那些既效率低下又不进行改革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迟早会被淘汰。至于是什么企业使它们垮掉的则无关紧要,也许是生产同类产品的乡镇企业、合资企业、私营经济,也许是其他效率高的国有企业。只要是属于这种情况,那就可以认为这对地方经济来说不一定是坏事。让经营不善的企业该歇业的歇业,该破产的破产,总比把亏损累累的国有企业这个大包袱一直背下去好一些。
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坏,不在于本地的企业究竟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而在于企业是不是有效率,有竞争力,有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力量。要垮掉的是一切无效率而又不思进取和改革的企业。私营企业没有竞争力一样会垮掉;乡镇企业没有效率,一样会歇业破产;而国有企业只要通过改革不断提高效率,日益增强竞争力,也一样会兴旺发达,大可不必担心会被淘汰。
开放市场对中国的意义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从国家到地方都过着“自力更生”的日子,既不关注外界发展,也不进行内部交流。我们长于什么拙于什么,自己也不曾考察过。殊不知,在我们于封闭的环境中为自己能够“万事不求人”而自豪的时候,大量的资源已被浪费,许多发展以提高自我的机会也在不知不觉间溜走了。且听厉以宁教授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状况是不一样的,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每一种资源都十分丰富,总有相对的充足和短缺;而从自身的禀赋来说,各地在生产和经营方面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如果各地都能做到扬长避短,那么整个经济的效率就将大大提高。这也正是进行区域分工和社会分工的意义所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是相对封闭的,不仅对国际分工从来不予重视,就是对国内的地方优势的发挥也不大注意。从地区到国家总想走“小而全”、“大而全”的道路,力求“万事不求人”,什么都要“自给自足”,都要“自己动手”。这除了同地区和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有关外,与计划经济体制的整个形势是分不开的;或者说这种做法是计划经济体制逼出来的。由于计划配额有限,配额的变动要经上级层层批准,所以就只好“自己动手”了,“小而全”、“大而全”由此而盛行。结果是一方面规模效益低下,资源使用效率差,另一方面地方的相对优势难以得到发挥。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及早打破这种“万事不求人”的模式。市场经济强调发挥各地的相对资源优势,使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技术优势。任何一个不善于利用区域分工来发挥自己相对资源优势的地区或国家,都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就中国现阶段的情况而言,参与国际分工是有必要的,但究竟如何参与以及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还需要做较细致的探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的产业结构很不协调,大大限制了中国相对资源优势的发挥,因此中国必须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重大的调整,才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主要充当向国际市场提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角色。在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问题上,既要结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又要结合中国自身的产业结构问题来进行研究。
对外开放市场、参与国际贸易的最大意义在于开阔眼界,尤其是吸收外来先进的东西,促进自身的发展。但国内对于开放市场总是存在种种顾虑:有外资参与的企业的产品内销,会不会形成同国内企业争夺国内市场的局面?如果内销的产品排挤了国内企业的产品,那该怎么办?而且有外资参与的企业的产品内销,还会涉及外汇收支平衡问题,这些企业会把内销产品所得到的收入换成外汇汇往境外……
外资企业的产品内销与外资流入规模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不容许产品内销,外商投资的积极性就受到限制,外资流入的规模也就难以扩大。所以为了继续吸引外资,有必要让这些企业的产品内销。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面,要在引进外资和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关键是要把握好两个重要标准:一个是产品内销的技术界限,另一个是由产品内销引起的外汇收支平衡。
从技术界限看,被容许进入国内市场的应当是技术相对先进、质量相对优秀的产品。如果这些产品在技术水平或质量上与国内同类产品相类似,而在国内该种产品又供应不足,那么这时也应容许这种产品内销。因为从国外进口产品时,国外生产该种产品的企业可能既不使用中国的劳动力,又不使用中国的能源与原材料,因此购买国外商品对中国来说就是一种外汇纯支出;而有外资参与的企业则不同,它们设在境内,要向中国纳税,并使用中国的劳动力以及中国的能源与原材料,如果它们支付的税金、工资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有一部分以外汇结算,那么中国支付的购买商品的款项就不是外汇纯支出。此外从增加国内就业量和能源、原材料销售量的角度看,容许有外资参与的企业的产品内销也是可取的。可以说,容许有外资参与的企业的产品内销具有一种“进口产品替代”的意味。
再从外汇收支平衡的角度考察,我们不可能指望单个企业的产品内销的收入(用外汇结算)同它为此支付的税金、工资以及能源、原材料的款项(也用外汇结算)恰好相等,即实际外汇支出等于零。那样的话,外资企业对产品内销就不会感兴趣,于是我们也就达不到扩大吸引外资的目的了。因此必须让这些企业在产品内销后多少得到一定的外汇收入。这样一来,一方面会有更多的外商愿意前来投资,另一方面也会从整体上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进而为国内企业产品的外销创造条件。这样外汇收支的总体平衡问题也就可以得到解决。
中国国内区域分工的安排要相对简单一些。在走向市场经济,抛弃“小而全”、“大而全”的模式之后,各个地区都要对自己的相对资源优势作一番考察,然后把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有助于各个地区之间建立新的分工合作的关系,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不再像过去那样由计划安排并受到计划配额的限制,彼此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而是建立在各个地区的相对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从而每一个地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相对资源优势,并由此形成自己的相对优势的产业,作为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这里所提到的各地的相对优势产业,既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也包括第三产业,这样很难说有哪个地区注定了没有任何相对优势资源与相对优势产业,只是尚未发现自己的相对优势资源以及建立起自己的优势产业。
只有每一个地区都发挥出了自己的优势和积极性,并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到世界经济中去,才能使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
阅读后的思考:
如果你理解了市场经济的种种好处,那么相信你会很自然地想到:既然市场经济如此利国利民,推行起来却何以这般困难重重?个中原因你有没有思考过呢?厉以宁教授深刻地指出了计划体制与传统社会结构这两大紧密结合的阻力,你先前可否想到过?市场经济的推行过程中自然有相当多的困难,但这两大阻力值得我们好好认识。
改革开放之初,第三产业与私营经济的兴起是否曾经给你的思想带来冲击?如果你一直循规蹈矩地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教育,那么相信你一定曾经担心过我们经济基础的动摇。希望厉以宁教授的论述能纠正你理解上的偏差,看看第三产业与私营经济为社会带来的繁荣,你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厉以宁教授的思想。
如果你接受了市场经济,那么你拥护对外开放就是顺理成章的。在本章的前半部分,你已经了解了贸易在一般意义上的好处;这一部分厉以宁教授引领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了分析。如今中国已经加入了WTO,理解对外开放的意义可以使你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市场经济与国有经济
世界范围的国有经济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模糊的认识——外国没有国有企业。外国,尤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私有制,而国企是国家所有的公有制企业。私有制国家设置公有制企业,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那国外也有国有经济吗?对于这一问题,厉以宁教授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有。国有企业在西方国家的存在,乃形势发展之必然,并非哪一个国家或者哪一个人物头脑发热的产物。
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搞的是私有制,但也拥有为数不少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铁路、电力和邮政三个重要部门,我们不妨看一下数字说明。
国有经济在行业经济中所占比重(%):美国——铁路(25),电力(25),邮政(100):英国——铁路(100),电力(100),邮政(100);法国——铁路(100),电力(100),邮政(100);德国——铁路(100),电力(75),邮政(100);意大利——铁路(100),电力(75),邮政(100)。国有企业占全国职工总数、国有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和投资总额的比重(%):英国——职工(8.1),产值(11.1),投资(20);法国——职工(10.5),产值(13),投资(30.5);德国——职工(10.5),产值(12),投资(12.7);意大利——职工(25.4),产值(24.7),投资(47.1)。以上两组数字采自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私有化浪潮前的数据,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之大还是可以略窥一斑。
在西方国家,国有企业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国家独资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国有企业的建立一般也采取两种形式:国家直接投资兴办国有企业和国家购买私人企业并将其转为国有企业。西方国家之所以要建立国有企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发展经济。国民经济的一些基础部门,如交通、能源、通信等因其投资资金需要量大,资本周转时间长、利润低、风险大等原因,私人资本无力或不愿投资,于是就干脆由国家这个“总资本家”承担下来了。
二是调控经济。国家对经济的调控,除采用政策、法律等手段间接调控外,还可以通过掌握一些关键行业的重要企业来实行直接调控。国家在关键行业建立国有企业,不但有利于打破私人企业的垄断,而且也便于政府迅速直接地干预企业管理进而调控经济。
三是引导经济。电子、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部门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而这些部门也大都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为了引导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也必须在这些部门投资,建立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