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天下所归,相约抗秦 (2)

郦食其功著于国,当刘邦徘徊不前,举棋不定之时,他能够指出攻陈留的方向,成为刘邦反秦首功; 其次攻陈得积粟,足够起义军三个月的粮草,使其后勤无忧,得以有力量进军; 再就是攻陈扩大了起义军队伍,尤起兵数百人至破陈留扩兵到万人。

刘邦过去一向瞧不起知识分子,但自从接见这个高阳酒徒后,才深知欲成其大事,没有知识分子为他出谋划策是难以成功的。

从此以后,刘邦不仅封郦食其为广野君,并且重用其弟郦商为将,率兵数千人,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郦食其为刘邦所器重。

酒徒竟然成为刘邦创业初期的重要谋士之一。后来他为刘邦游说四方,瓦解诸侯也树立不少功勋。

郦食其死后,当刘邦称帝评奖列侯功臣时,封郦食其之子郦疥为高粱侯,以示不忘前功。随着时间的推移,郦食其的名字,在人们中间逐渐消逝了,然而“高阳酒徒”竟成了他的代名词了。嗜酒者,往往自喻,深以为荣幸,也许就是这个缘故吧。

刘邦封郦食其为广野君之后,任命他的弟弟郦商为将军,统率陈留的军队,与刘邦一起攻打开封,没有攻下。继续向西,与秦将杨熊在白马打了一仗,又在曲遇东面打了一仗,大破秦军。杨熊逃到荥阳去了,秦二世派使者将他斩首示众。沛公又向南攻打颖阳,屠戮了颖阳。通过张良的关系,占领了韩国的轘辕险道。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西行进,准备攻打秦国的首都咸阳。因为在此之前,项羽和刘邦在楚怀王的主持下有一个约定,谁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谁就可以做关中王,此时的项羽浴血奋战,刚刚消灭秦军的主力,准备一鼓作气打进咸阳,而进入咸阳又必须经过函谷关。函谷关是咸阳的一个重要关口,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说法,而且一定会有重兵把守,那么项羽能打下咸阳吗?有什么事情在等待着他呢?

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以后,项羽带领了四十万大军统率天下的诸侯浩浩荡荡向西进发。他为什么向西走呢?因为秦国的国都是在现在陕西的咸阳,所以他要进入关中到达咸阳,才算把秦国灭掉了。

结果项羽带领大军走到函谷关,函谷关在我们河南,走到函谷关,函谷关这个地方是陕西河南交界的一个关口,过了函谷关就是临潼,就到陕西了。函谷关以东是河南,函谷关以西是陕西,到了函谷关遇到麻烦了。首先是有军队把住他不让他进关,他一打听是刘邦的军队,再一打听刘邦,刘邦已经比他早了两个月进入函谷关,灭了秦了。

关中称王

项羽走到函谷关他得到这两个消息,因为是当时的通讯联络很落后,项羽光顾着跟秦军主力决战,他不知道刘邦已经入关了,他也不知道秦朝灭亡了,结果他走到函谷关遇到刘邦的守军他才知道,知道以后项羽本能的一个反应“大怒”。项羽似乎经常发怒。他大怒,一怒之下,他就让士兵打进函谷关。当然项羽的军队很能打,刘邦的军队挡不住他,很快就打进去了。我这里要说的就是这个“大怒”,咱们首先要研究的,项羽为什么走到函谷关“大怒”。根据《史记》的《项羽本纪》的记载,他走到函谷关“大怒”有两个前提,一个是刘邦派军队把住他不让他进,这个是他大怒的一个原因;另一个,他听说刘邦已经进了关中了。那么这两个原因对项羽产生了什么样的刺激呢?试分析一下。

此时,刘邦把住函谷关不让项羽进入,对于项羽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因为此时的项羽刚刚结束了历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成语就出自这场名战。这场决战他歼灭了秦军主力三十万人,项羽的声威因此而大振。根据史书记载,当项羽获得巨鹿之战的胜利之后,召见那些因为惧怕秦军而没有参战的各路诸侯将领,那些将领一进项羽的营门,没有一个不是跪拜前行的,没有一个人敢抬起头来看项羽。可见,巨鹿之战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项羽的政治地位,他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看做是秦末大起义中的最大功臣,也习惯了天下诸侯对他的尊崇。而此时他万万没有想到刘邦竟然对他说:不,这会给项羽带来什么感受呢?

刘邦现在竟然把住函谷关不让项羽进,这是一种什么感情呢?这叫充满了敌意,就是把项羽当做敌人,充满敌意。如果拿刘邦跟天下诸侯一比,一个是充满敬畏,一个是充满敌意,这个反差太大了,这个项羽确实受不了,这个对他的自尊的伤害非常大。项羽自己认为自己功劳很大,打了这么大一个仗,来到这,你刘邦竟然把住不让我进,这是他恼怒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呢,他知道刘邦先进了关中,这个事前有一个背景,这个背景就是当年刘邦跟项羽分兵打秦国的时候,他们曾经有一个约定,这个约定是在怀王的主持下约定的。刘邦的任务是向西打到秦国去,那么项羽的任务是向北打去救赵国,北上救赵。当时约定,你们两家一个北上救赵的项羽,一个西进的刘邦,谁先入关谁做关中王。

这项羽一听说刘邦先进去了,那啥话也不用说了,那就意味着什么?关中王是姓刘的了,这口气项羽也咽不下去。项羽北上救赵打的是硬仗,他是和秦军最精锐的章邯军跟长城军决死殊战,打了这一仗。这一仗有一个很有名的成语叫“破釜沉舟”,才打赢了。我们现在讲到项羽都知道“破釜沉舟”这个典故。“破釜沉舟”就是消灭章邯和长城军打的这一仗,这样才打赢的。他出了这么大的力,刘邦呢,秦军主力跟项羽决战的时候,其实关中的守军已经很薄弱了。刘邦就趁着关中秦军力量很弱的情况下打进去了,所以论出力来说,那项羽出的是牛力,出的是大力气,刘邦出的是小力气。所以他(项羽)觉得他(刘邦)不该做关中王。再一个约定是谁的主持之下,怀王的主持之下,怀王主持下的这个约定项羽也不满意,因为项羽对怀王就不满。

刘邦跟项羽的关系,刘邦跟项羽两家当他们共同反秦的时候,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秦朝,这个时候他们有共同利益。所以无论是北上的项羽集团或者是西进的刘邦集团,虽然方向不一样但是目标一样,利益一致,他们是并肩作战的友军。

但是,这是有时间界限的,这个界限就是秦朝灭亡。等到刘邦一进入函谷关驻军霸上,秦王投降了,秦朝灭亡了,情况就发生变化了,刘邦跟项羽共同的敌人不存在了,秦朝灭亡了,剩下来是一个什么事呢?

谁来享用秦末大起义的胜利果实,该谁来享用?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我们可以按现在老百姓说的话,两个人都不是等闲之辈。项羽要做西楚霸王号令天下,刘邦的野心更大,刘邦是要统一中国做皇帝,所以这个时候的刘邦集团跟项羽集团已经由当年并肩作战的友军转化成什么呢?转化成根本利益相冲突的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这两个集团的冲突是必然性的,没有调和的余地。

要么项羽对刘邦称臣,要么刘邦对项羽称臣,这可能吗?他俩只能是二虎相争。项羽的政治糊涂就在这儿,如果说项羽很清醒的话,那么项羽很好办,就知道他们俩的关系,刘、项两家的关系已经走到一个历史的拐点,秦王朝一灭亡,这个拐点一到,他两家就分道扬镳了。以前是友军,现在变成了争夺农民起义胜利果实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谁觉醒得早,谁意识得早,谁自觉地为本集团的利益去奋斗,谁就在政治上夺得了主动权。

如果项羽有这个认识的话,那么项羽看见刘邦把住函谷关不让他进,大笑是一种理智的反应,大笑是看出对方的破绽来了,其实这个地方刘邦的破绽已经出来了。

当然项羽跟刘邦两个人年龄悬殊很大,这个时候项羽他给刘邦作战的时候,秦朝灭亡的时候,项羽这个时候才二十七岁,而这个时候刘邦已经是五十出头了,刘邦老谋深算,可以说是个老狐狸啊!项羽是年少气盛,但是刘邦这个老狐狸毕竟在函谷关这儿露出来了他的狐狸尾巴,就是他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政治企图,他想做关中王,他把住不让项羽进,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他这个时候把自己的政治目的一显示出来,项羽的力量比他强,项羽可以打他,这个时候项羽要灭了他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啊!

所以这是刘邦犯的一个错误,是刘邦的一个破绽,可惜项羽没看出来,要是看出来,项羽要是知道秦朝一灭亡咱俩从友军转化成敌军了,我正瞌睡你给我一个枕头,怎么了,你刚好给我一个消灭你的借口,你把住函谷关不让我进,什么意思,那我刚好打进去,既然打进去,我四十万大军,你十万大军,我一鼓作气给你灭了。

刘邦趁秦军主力被项羽牵制之时,攫取胜利果实并派人把守函谷关,以免其他反秦诸侯来分一杯羹,刘邦的做法大大惹怒了项羽,但根据刘,项与楚怀王的约定先入关者就是关中王,由此看来关中王非刘邦莫属,项羽反应出的“大怒”也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了,但是当一切还没有成为既定事实的时候,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项羽还有机会扭转这一局面,那么此时的项羽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进了函谷关,往下来又接到刘邦手下的一个人的一个密告,这个人叫曹无伤,一个密告曹无伤给项羽写了封信,说刘邦想做关中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要完全占有,这三句话,每一句话都激怒了项羽,结果项羽又是一个“大怒”。

我们先不说他大怒后的反应,我们说这三句话怎么让他大怒了:第一,刘邦想做关中王,这个我们刚才讲过了,项羽是不能允许,也不承认刘邦做关中王的,这是第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