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管理日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一月正身(3)

星期四空杯之心

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我用武力平定四方,用过的弓很多,而竟仍然没有完全弄通其中的道理。更何况我统治天下的日子非常短,对于治国的道理,肯定还比不上对弓箭的了解,对弓的认识尚且还有失误,更何况对治国之理的认识呢?唐太宗自小就喜欢玩弄弓箭,自以为对弓箭了如指掌,他拿十几张好弓给工匠看,工匠看完后却认为不是良材制的好弓。经过工匠的一番解释,唐太宗恍然大悟,才发现自己的浅薄,由此联系到自己对治国的道理知之更少。

唐太宗作为一位统治者,能清醒而谦虚地承认自己知识的浅薄,需要何等的胸襟和勇气。唐太宗不仅善于发现自身的浅薄,更是毫不忌讳地公开承认并努力克服,克服的方法就是不断学习。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有限,知识却无穷无尽而且变化多端,治国之理更是奇妙无穷。唐太宗深谙其中的广博,因此孜孜不倦,不骄不躁,努力汲取新知识。对于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学习是永恒的主题。信息发达、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更要求企业领导者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要善于和勇于发现自己的浅陋,深入专业领域,扎实业务知识,正视知识的缺漏并加以弥补,对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理念要及时掌握。在增强自身知识的同时还要发动整个团队学习,构建学习平台,打造一支学习型团队。

星期五明辨是非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人们的意见,常常会不相同,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而本意都是为了公事。但有的人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不愿意听见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听见有人说起他的对错是非,就怀恨在心。有的为了避免和其他人发生私人恩怨,相互照顾面子,明明知道这样做妨碍公事,仍然施行。这种做法只是没有违背一个官员的私人感情,但是在顷刻之间造成了危害上万百姓的大弊端,这实在是亡国的弊政,你们要特别加以注意和防范啊。明辨是非是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所说的话。

唐太宗对王珪说此话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王珪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在贞观二年(628)任侍中,进位宰相,成为与房玄龄、魏徵、杜如晦等齐名的唐初宰相,因敢于直谏、惩恶扬善而闻名,其进谏对于唐代初期的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唐太宗面对他谈论明辨是非,既是唐太宗对政治策略的经验之谈,同时,也是他真正在实践上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证明。辨明对与错、是与非,是每个人理性思维发展的基本标志,对于一国之君而言,是否具有这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是走向政治清明还是走向昏庸腐败。在大是大非面前,领导必须保持理性,不应该顾及任何私人情感,而应该坚持是非的原则性。混淆是非,不仅以私损公,还将导致整个发展战略的错误。辨明是非需要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是非的议论,不能堵塞下属议论领导是非的言路,保持职工进谏的畅通,培养自己闻过则喜的宽阔胸怀。

第四周

星期一志尚清静

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近代则唯损百姓以适其欲,所任用大臣,复非经术之士。汉家宰相,无不精通一经,朝廷若有疑事,皆引经决定,由是人识礼教,理致太平。近代重武轻儒,儒行既亏,淳风大坏。——《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古代帝王治理天下,皆崇尚内心清静,以天下百姓所欲作为自己所想。近代帝王却一味地损害百姓满足自己欲望,因此任用的大臣,再也不是从前那种精通经学儒术之士。汉代宰辅大臣都精通儒家经典,如果朝廷有疑难之事,都通过参考经典书籍来决定治国之道,因此人们普遍知晓礼教,国家太平。近代帝王则崇尚武力轻视儒术,儒学已经受到严重亏损,淳朴民风必然大坏。贞观二年(628),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近代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何也?”王珪回答说,古代君王欲望少,清心治国。汉代的宰辅大臣都精通儒家经典,因此修养较高,于是大兴礼教,天下太平。

太宗帝受到了启发,他决定今后官员如果有学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要给予升迁。古人无论治国之道还是日常行为处事,都非常讲究依据前朝经典教义,这其中固然有守旧的思想。但是,既然这些经典是先哲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又经历漫长历史的考验,能够被广大人民所接受,足以证明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儒家经典教义就是前人立下的规矩,它可以有效地引导后人,实现礼教大兴、国家大治。唐太宗有感于古代帝王治国比今人好,并非是盲目尊古薄今。因为历史的发展并非直线形的递进关系,而是螺旋形上升的,古代创造出来的今人至今无法超越的诸多伟大成就,足以让我们现代人好好反省一下唐太宗疑问的真正价值。“志尚清静”并非去除人为的欲望,而是应该摒弃个人私欲,心中只存公司和员工的利益,以公司和员工所欲为自己所欲。优秀的领导还应该善于从以前商界的经验典籍中获取和总结经验,汲取古人管理方面的智慧,实现古为今用的目的。盲目贬低历史成就,要么是对前辈成就的无知,要么是对自己能力的盲目自负。

星期二切勿独断

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每事皆自决断,虽即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隋文帝自己内心阴暗,高尚的道理也无法打动其心,他对人性悟得太透彻,对任何事情都不能相信。……每件事情他都亲自决断,虽然他为此劳神苦形,事必躬亲,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并不符合道理。贞观四年(630),太宗帝问隋朝开国君王杨坚的为人,萧瑀说: “是个自制力强、勤政励精之主。”唐太宗说: “公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篡位得到天下,不敢信用大臣,乃至事必躬亲,却适得其反。因此,要想治理好这么大的国家,必须做到广任贤良,高居深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中国古代选用人才的重要标准。但是,如何能够做到这点?君王自身应该具有非凡的洞察力,能够分辨清楚哪些是可疑之人,哪些是可用之人。与隋文帝相比,唐太宗显然在这个方面更优秀,因此,在他手下能够有一大批恪尽职守的谋臣辅佐。在企业中也是如此,想要实现管理的最优化,必须要构建起和谐有机的系统,而不是领导者自己的独角戏,应该敢于授权、善于授权。现代领导者不仅个人应该具有出众的智慧和能力,更应该具有驾驭他人和整个团队的能力,要实现从个人奋斗的角色向统帅地位的转变,从个人能力的爆发向团队能力建设的转型。独断专行的领导,不仅是在堵塞整个团队的集体智慧,还在亲手制造职工对领导的不信任,损害职工的积极性,导致整个团队的能力无处施展。

星期三变通和稳便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天下这么大,国内人口这么多,每天发生的事情千头万绪,必须要不拘一法,灵活处理,凡事应交文武百官商议,宰相认真筹划,对于所要处理的事,能做到稳妥牢靠,才可以呈奏施行。贞观四年(630),唐太宗和臣下萧瑀谈论政治管理之道。在唐太宗看来,为官者当注意“变通”和“稳便”,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变通”。

国家之大,人口之多,帝王需要处理的事情几乎是无限的,那么,如何做到以个人有限的精力去处理无限的事情呢?唐太宗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变通”,就是针对客观发生的情况,灵活处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可以有效地化解外界的巨大压力。二是“稳便”。“变通”处理天下大事往往导致原则背离的弊端,因此,在“变通”的同时,要保证“稳便”的效果,二者不可偏废。唐太宗在决策之前,先发动朝廷官员议论,集思广益,再经过宰相筹划,以此确保稳当牢靠,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发布不慎重而导致政策不稳当的情况。此语既展示了唐太宗对群臣的信任,同时,也说明了他慎思慎行的治国之道,体现了唐代君主高超的管理智慧。广泛任用贤士良才,信任下级,发挥下级的优势和长处,通过“权力下放”,充分调动众人的集体智慧,而不是一个人思考决断。在授予下属灵活处理事务的权力之时,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既确保权力下放又防止权力滥用,以此实现稳当的目的。

星期四极言无隐

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我的耳目手足作用,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了,既然君臣之间的道义把我们联成一个整体,就应当同心协力。君王政事处理有不妥当之处,大臣就应该毫无隐瞒地说出。如果君臣之间互相怀疑,不能做到肝胆相照,实在是治国的大祸害啊。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和属下议论,治国与养病的道理相似,坦诚自己做事极其谨慎,而作为大臣只有做到极言无隐,才算是真正发挥了君王手足耳目的作用。

此段言论精妙之处在于: 一是唐太宗对大臣的信任和依赖性以耳目手足来比喻,足以换取大臣对君王知遇之恩的感激,这是唐太宗能够充分笼络人才的一个高明手段。二是敢于承认君王自身的不足,希望通过臣下的进谏直言弥补君王个人能力的欠缺,这在客观上撕下了长期以来天子无所不能的神秘面纱。三是直言大臣只有做到“极言无隐”,才算是尽到臣子的职责,这就大大解除了臣下进谏的后顾之忧,为自己听取宝贵的意见扫清了障碍。优秀的领导不要把管理权力异化为一种独断专行,尤其是要避免阻断员工的言路,团队的发展需要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而不是团队领导个人的能力。领导要让员工做到“极言无隐”,就必须彻底消除职工疑虑,让职工认识到他们是领导的手足耳目,而不是唯命是从的下属。

星期五临深履薄

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理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贞观政要.政体第二》【译文】自古以来亡国之君,都是因为身处安定环境而忘记危险,在盛世而忘记了乱世,所以国家不能长治久安。如今皇上您拥有天下,内外清平,能够留心治国之道,常常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以这样的态度一直治理下去,国运自然会长久不衰。贞观六年(632),唐太宗对身边大臣说,古代王朝之所以有兴衰,就好像大自然有早晨和晚上一样,关键在于君王能否听到臣下正确的意见。此言一出,魏徵对唐太宗能够在治国之道上采取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大加赞赏,并进而提出著名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企业管理是对一家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决策和管理艺术。因此,古人这种强调谨慎认真的态度对现代管理来说不无裨益。优秀的领导并不害怕困难和挑战,但是,仅仅凭借勇气和魄力盲目挑战而导致失败,则是逞匹夫之勇。“临深履薄”启示领导,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应保持谨慎思考的态度,而不是畏首畏尾、退缩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