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红楼夺目红
周汝昌著 周伦玲整理更新时间:2022-08-11 11:22:41
最新章节:《红楼夺目红》补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周汝昌先生后期重要的一本红学随笔集,以短文讲“大旨”。大旨不是张皇喊叫,却常常隐伏于琐墨细笔之间,从赏析雪芹“绝特”个性,提出湘云才是《红楼梦》全书主角,到刘姥姥在全书中的重要性,以及红学研究者极少触及的红楼小人物的见解等观点,可以说本书是红学界不可多得的精彩作品。
品牌:文化发展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文化发展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周汝昌著 周伦玲整理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茶中漫步(“茶生活”丛书)
本书为“茶镜访胜”“茶海探幽”“茶缘深深”“茶趣相随”四辑,收录了书写饮茶、茶事、茶具、茶史、茶文化、茶感受等内容的文章九十余篇,全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文章作者们具有深厚的文史功底,以不俗的文笔书写对茶的喜爱之情,并在字里行间寄寓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得本书具有较高的文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文化12.7万字 - 会员
六味集(舌尖主义文丛)
本书是著名媒体人、作家、美食家汪朗谈吃的随笔集。文章围绕各类美食乃至日常食材信笔写来,从古人笔记所记到亲身经历,看似漫无边际,实则是从一个有趣的角度谈中国文化。作者的父亲汪曾祺是著名作家,也是美食家。耳濡目染,汪朗的文字有乃父的从容,也有媒体人的严谨。他在美食圈也有颇多交际,可谓见多识广,所写此类文章言之有物,语言幽默、通达,余韵悠长。文化9.5万字 寻找河神
台北,曾经是一个湖,而今已由水城变为一座陆城。2010年作家舒国治出版《水城台北》,谢海盟读后深受启发,于是风雨无阻地在台北城整整走了七年,每日步行至少五个小时,踏查台北城残存的水路痕迹,打捞出那些被掩埋、已消失的河流,告诉它们,你的名字叫什么?凭借实地踏查与严谨考据所展开的“找河之旅”,不仅记录下掩埋在现代都市底下的“水城台北”,也复活了河神曾经见证、如今已被人们遗忘的城市历史和岛屿记忆:万盛街文化15.8万字- 会员
最壮丽的世界线:卢昌海科学史随笔集
《最壮丽的世界线:卢昌海科学史随笔集》是关于科学史,主要介绍了灿烂的古希腊科学,从泰勒斯、毕达哥拉斯一直到阿基米德,展示了科学是如何起源的,科学本质以及科学到底是什么,作者带领我们回到科学原点,追寻大师的踪迹,从经典著作和大师生平去探寻科学的真谛,诠释科学之美。文化9.9万字 - 会员
南怀瑾讲中国老话
本书从南怀瑾先生的四十余本著述中,精心摘录出南先生讲述的中国人所耳熟能详的老话、格言、谚语等共近二百条。全书分为上下册,上册为内养篇,包括德行之本、改命之基、学习之窍、躬行之要四个主题,下册为外用篇,包括齐家之宝、处世之方、明辨之法、经纶之道四个主题,涉及修身养性、家庭教育、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不同于大部头的纸质书,本书采用小开本的设计,精致文雅,体例明晰,如同手册,方便现代人随身携带,或置于案头文化10.8万字 梁永安的爱情课
在《梁永安的爱情课》一书中,梁老师从经典文学与电影出发,结合当下年轻人普遍困扰的种种问题,为我们厘清混沌的思绪,打开思考的维度,找到突破爱情与人生困境的另一种可能,重新获得一种美好的情感。爱,而不是恨,打开,而不是隔离,信任和善良,而不是猜忌和伤害,包容和尊重,而不是他人即地狱。在一切都不确定的今天,让我们重建爱的能力,而不只是谈情说爱的能力。十二个人生成长关键词,十二堂感动百万年轻人的爱情课与文文化12万字- 会员
曾仕强品三国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是是非非、分分合合一直令读者津津乐道。曾仕强教授根据其独创的“气球理论”,从三国故事中发现了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将三国故事的情节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相对应,从中会发现宇宙间的所有变化,都受一只看不见的手——规律左右。人类看得见的所有作为,其实都逃不开看不见的手的掌控,顺应规律会事半功倍,逆规律而行则会事倍功半。看不见的手也要和人心变化相配合。魏、蜀、吴俱已灭亡,但文化18.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有书来仪
本书收录藏书家谢其章近几年读书、藏书的心得体会,有发人深思的感悟,有不为人知的故事,也有盎然的生活情趣,一个个近现代文人,一桩桩文坛趣事在书中跃然纸上。本书篇目涉及人们熟悉的鲁迅、张爱玲、叶灵凤、黄裳、沈昌文;也涉及人们不甚熟悉的包天笑、简又文、唐大郎;还涉及大家也许是头一次听闻的丁力、李景慈、梁又铭等人。这些人物都曾在文坛和报坛上活跃,在一份份古旧刊物上留下自己的印痕与一些有趣的掌故。作者依托自随笔12.2万字 - 会员
书店寻踪:国营古旧书店之旅
本书寻访对象是国营古旧书店。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传统的私营古旧书店,自1952年公私合营之后,纷纷并入各地的国营古旧书店。以国营体制开办的古旧书店对历史典籍的保护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些国营古旧书店在成立之初,曾兴旺一时,后由盛转衰,其中尤以北京的中国书店和上海的上海书店为代表。韦力先生以爱书之心、嗜书之癖,一一走访了这些式微中的书店,兼以旁搜博采,探讨衰落根由,记录历史痕迹,呈现出世界古旧书流通史上一随笔13.9万字 - 会员
博物馆之美
30年从业经历,探访过全球37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陈履生先生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的实践,从收藏、策展、运营等角度描绘了“理想中的博物馆”;作为艺术家,Mr.陈拍了数以万计的博物馆摄影作品,以摄影讲述世界各地博物馆的建筑与光影之美;作为普通观众,他感叹于伟大的历史遗存,流连于博物馆艺术品商店、咖啡馆,也被博物馆志愿者的热情打动……随笔13.8万字 - 会员
秘境之旅:一位记者的行走笔记
雄浑绵亘的贺兰山秘境,硝烟或浪漫的居所明长城,黑石峁岩画与外星人的不解之谜,皇家寺院的隐秘岁月,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如歌如诗,拉萨的神秘古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最后葬地之谜……边塞人文之美,西部秘境之魅,《秘境之旅》以诗意与凝重的笔触,将带你探寻西部大地的千世沧桑和不朽传奇。随笔17.2万字 - 会员
我在中国挺好的:22个外国人与中国的缘分故事
在中国有过生活经历的外国人以第一人称撰写,经过整理、配图,形成基本统一的形式,结集出版。筛选了22位供稿人,兼顾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肤色;尽量涵盖五大洲。话题涵盖衣食住行,包括亲历的动人趣事,热爱中国的理由,疫情期间的在华生活,以及中外文化、社会现象的比较、思考等。本书希望通过多位不同身份的外国人的亲身经历,把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反映出来,一方面,客观地还原出中国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随笔7.1万字 - 会员
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
本书是作家、学者朱鸿“长安”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作者将长安视作中国文化的一个标本,通过长安透视中国文化,探求其本质和特点。随着“丝绸之路”文化重回大众视野,长安作为唐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丝路上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的聚集点,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光。本书是一部极具特点的精彩的文化散文,通过描述丝绸之路及其起点长安的历史发展概况,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兴衰史,汉唐时期长安城的发展以及与丝绸之随笔1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