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历代止痛方药精讲
吴承艳 李振彬主编更新时间:2022-04-21 17:17:19
最新章节:特殊止痛药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从临床痛症实际出发,选择精简而实用的止痛方剂和止痛中药为主要内容。全书分三篇:上篇痛症的理论及止痛方药之文献概况;中篇收载止痛方剂200首,每首方剂包含了方源、组成、止痛原理、现代研究、临床应用等内容;下篇收载止痛中药200味,每味中药除记载了该药的正名、异名、镇痛药理等项外,还编撰现代药理药化实验研究的最新动态,力求资料可靠,内容新颖,立足临床,重在实用,对痛症临床与研究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品牌:医起学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医起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承艳 李振彬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岐黄星火: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江西实践
中医药文化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研究十分重要且极为迫切。目前,国内尚未相关专题研究,特别是中医药文化教育模式及实践研究。本书从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内涵、价值及现状研究出发,着重于对中医药文化教育模式分析、典型模式及实践案例研究,重点阐释大中小学一体化中医药文化教育模式,为中医药文化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介绍了覆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9个实践案医学14.3万字 - 会员
《伤寒论》理法讲义
本书对宋本《伤寒论》条文进行了重新排列,在于能使读者更深刻地学习与研究《伤寒论》,跟随仲景的思路,去动态地学习疾病的表里深浅的变化,重视人体正气在发病时的强弱盛衰,邪正相争时的进退出入动态变化过程,加强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而“思过半矣”。这样,就可避免大多数人用单纯的症候群归类、方证相对等观点简单化看待仲景学术思想的弊端。本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伤寒论》基本情况及气化内容介绍,下编逐条按照作者新编医学39.2万字 - 会员
文化自信与中医探源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之所以传承千载而不衰,延绵百世而不坠,最重要的是依托薪火传承这条主旋律和主基调。因此,深入探索中医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对于厘清中医的流传脉络、把握中医的传承规律,促进中医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内容分为4个版块,每个版块收录论文15篇左右,分别加编者按。四个版块初步拟定为:版块一:中医探源;版块二: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版块三:中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医学21.4万字 - 会员
病证结合脑病学
分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总论介绍脑病定义、范围,脑病的中西医分类。概述脑病病因病机、脑病病机证素及脏腑病证辨治纲要。各论以中医病证为纲,收集脑病15种,有机融入隶属于该病证的常见西医疾病40多种。在介绍各病证中医证治一般规律过程中,侧重介绍所隶属的各种西医疾病独特的或主要的病因病机、证治方法、预后转归、预防调护等。医学23.8万字 - 会员
《脉经》注释(中医经典注释丛书)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是学界公认的中医成才之路。名师难觅,临床难做,但书人人可读。经典永远是中医临床的理论指导,初学中医者读,具有临床经验者读,国医名师、国医大师依然在读,不同层次的阅读者对经典领悟的程度不同。对经典,尤其是对无解释的经典原文的阅读,可使读者想象的空间更大,理解更加深刻,这就是阅读经典原文的意义。中医经典注释丛书,旨在向读者提供较好版本,注释其中难以理解的字词,使读者在阅读时医学10.7万字 - 会员
中医病因学
中医病因是联结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的桥梁性知识,然而,最新版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关于中医病因的内容却只有24页纸,约3.5万字的内容,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和其他病因4类,介绍各类病因的致病特点。但是,中医病因的生物学基础及其致病机制并不清楚。中医病因学是一门研究致病因素的客观实在及其致病机制的中医基础学科。传统中医学命名了少量的疾病,如疟疾、痢疾、天花,但更关注大量的症状和医学27万字 - 会员
中华钩活术钩活骨减压术
中华钩活术技术在2013年普及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手册》中归属中医微创类技术,充分显示了钩活术中医微创、高效、绿色、安全中医特异针疗法的优势,总结37年的临床经验和技术创新出版钩活骨减压术,目的在于扩大交流,能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了解掌握这种钩活术疗法(钩活术、钩活骨减压术),为更多的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相关疾病、骨关节病等疼痛类疾病患者解除病痛,使中医药文化更加丰富多彩。钩活骨减压术(医学9.1万字 - 会员
医无闾子医贯
《医无闾子医贯》,后世简称《医贯》或《赵氏医贯》,由明代赵献可纂著,薛三才订正,李梴详阅。全书共六卷:卷之一“玄元肤论”论述《内经》十二官及阴阳、五行理论;卷之二“主客辨疑”论述中风及其后遗症与厥脱的鉴别,伤寒、温病、郁病的证治;卷之三“绛雪丹书”专论血证并附有以上病证方剂;卷之四、卷之五为“先天要论”,主要论述六味丸、八味丸的组成与应用,滋阴降火、相火龙雷、阴虚发热等理论,以及痰、咳、吐血、喘、医学9.6万字 - 会员
卦爻辞解
《易经》包括经、传两个部分。其中,经部由六十四卦的卦画、卦名、卦辞及诸卦各爻辞组成;传部是解经之论,包括《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及《杂卦传》七种十篇,后世统谓“易传”。卦辞、爻辞,是用来表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及乾坤两卦分别多出的“用九”“用六”文辞的寓意的,可分为取象之辞和断占之辞两类。对初读者而言,经部卦辞、爻辞本医学24.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望闻问切的不藏之秘(全新彩色升级版)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分别从望、闻、问、切的基础讲起,图文并茂,结合实例分析,深入浅出,最后述有四诊与中医体质养生的相关内容,力求语言生动、诙谐。本书第一篇为望诊,分别讲述了“写在脸上的脏谱”“洞晓天庭”“‘脾病’可以看出来”等,更有“望舌诀窍”“观舌知五脏兴衰”“一目了然舌诊图表”。第二篇闻诊,讲述了“聆听人体的‘呼吸’”“气味告诉我们什么”等。第三篇问诊解答了与患者息息相关的常见问题。第四篇脉诊介中医6.2万字 - 会员
筋针疗法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筋针的由来与命名的内涵。第二章详细阐述了经筋的生理特性、病因病理、病候特征、辨证分型、诊查方法、治疗法则等,提出了经筋与经脉是既有联系更有区别的两大网络系统、经筋“体阴用阳”、经筋与卫气、经筋病候分类以及以筋为中心的五体辨痹思维模式等新观点,并对“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治则进行了剖析。第三章介绍了筋针特点、针具形制、作用机理、取穴方法、操作手法、筋针意外、辅助疗法等方面的中医23.3万字 - 会员
中医临证经验方121首
秦世云先生年近八旬,从事中医工作近6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内科、妇科、男科方面特色尤为突出,深受基层患者欢迎。今总结其临床常用方121首,其中其中妇科35首、内科73首、男科5首、儿科4首、外科4首,组成、剂量、配伍、加减说明详细,重点药物有特别提示,并附有相关病案。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强,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医15.8万字 - 会员
秦伯未医书重刊专辑:中医入门
秦老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颇多见解,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著作既继承前人余绪,又发掘古义,昭示后人;既有独出之理论见解,又有实践心得,为丰富中医学术宝库作出了贡献。中医7.5万字 - 会员
专家教您正确用药茶
药茶是中医养生治病的重要手段。具有携带、服用方便,疗效确切的特点。在几千年的应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发显示其在养生治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本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安全性、科学性为原则,对于社会上流传的方法,注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注重疗效,注重简单、方便、易行。本书共分五章主要内容:药茶、体质、药茶养生调体质、茶疗祛病保健康、茶言茶语五个章节,用中医理论系统叙述和分析药茶、体质中医9.2万字 - 会员
肾虚就这么补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本书科学、全面地介绍了肾虚的相关知识,比如肾在生命里有什么重要意义?什么是肾虚?如何发现肾虚?养肾的食物有哪些?怎样吃才养肾?养肾的穴位有哪些?如何使用穴位养肾?养肾的常见中药有哪些?中药养肾有哪些窍门?如何利用中成药养肾?哪些运动有利于养肾?日常养肾要注意哪些细节?哪些疾病由肾虚引起?如何居家辅助治疗这些疾病?多角度、全方位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要的是本书追本溯源,吸取中医1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