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灵的诺亚方舟:中国自然保护区考察笔记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80/40905580/b_40905580.jpg)
会员
自然生灵的诺亚方舟:中国自然保护区考察笔记
秦卫华 李中林更新时间:2021-09-28 16:22:00
最新章节:附录3:有关动物中文名与拉丁名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作者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以考察笔记兼游记的写作形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国20多个自然保护区,包括生态系统保护区和野生生物保护区两大类。全书分为4章,分别讲述了雪山与峡谷、草原与荒漠、山川与丛林、平原与湿地几大生境中的自然保护区,并对保护区内有代表性的野生动植物进行了详略不等的介绍,同时,将游记、物种识别、科普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加入作者对保护区的一些思考,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本书适合户外探险爱好者、自然资源研究者、野生动植物保护者、动植物爱好者阅读。
品牌:人邮图书
上架时间:2021-08-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邮图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秦卫华 李中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踏入深时:穿越过去和未来的旅程
《踏入深时》是一本关于地球的故事,可读性极强,非常有助于一个外行读者对地质学的理解。书中“深时”的概念,延伸到地球存在的亿万年到现在的地质变化和进化生命的许多阶段,而且还伸向未来。作者帮助读者发现脚下那些美丽的岩石和它们的神奇之处。它不是连贯的地质学教材,而是将很多吸引人的内容穿插其中的非虚构类科普作品,其中就有火山、恐龙、地震、化石等,并从宏观的角度领略改变世界的伟大理论:板块构造。这一突破与进科普14.4万字 - 会员
拯救发烧的地球
这是一本关于低碳生活的科普书,有趣、有料、有故事!《拯救发烧的地球》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地球和人类、生态和人类、建筑行业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书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的形式,是一部面向大众的科学普及读物,旨在提高全社会对全球气候变暖危害的认识,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提高大众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双碳计划贡献力量。科普9.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图解房龙地理(彩图精装)
《经典典藏:图解房龙地理》是一本讲述世界地理的书。《图解房龙地理》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书不同,它以人们的活动为基点,从地理的角度上阐述了人与地理以及地球的关系,从而试图找到人类幸福的途径,在书中,房龙生动地演绎了各国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生态环境26.3万字 - 会员
重庆地质奇观
本书按照“奇”“美”“谜”的独特视角把重庆的地质奇观分为三个篇章,即奇篇、美篇与谜篇,分别从国家地质公园、峡谷沟壑、特色地貌、江河横流等重庆众多地质景观中精选出95处奇观结集成书。“奇”主要描述罕见的地质景观;“美”则向人们展示独特的壮丽自然景观;“谜”则主要介绍成因不明或有多种成因解释的地质奇观。生态环境4.4万字 - 会员
地球的故事
《地球的故事》绝不是一本普通的地理书,它不仅简要地介绍了基本的地理知识,还视角独特地从地理的角度讲述了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地理对国家的历史演变、人群性格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因此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关注的是“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地理学的人文意义。房龙用文学手法赋予知识以灵性,把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的千姿百态展现在读者面前,采取了生动活泼的语言,适合大众读者阅读。同时,本书收录了由房龙亲手生态环境17.9万字 - 会员
城乡垃圾及人居环境治理
《城乡垃圾及人居环境治理》收录作者近二十年的工作心得,分为“垃圾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环境治理”和“城乡发展”4篇,既介绍具体问题及其对策,又介绍实践案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一本工作手册、一部工具书,也是一部全面、多角度地论述城乡垃圾及人居环境治理的著作。可供从事环境卫生、固废处理、垃圾治理、乡村建设等行业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参考。“垃圾治理”篇是本书的主篇,系统介生态环境38.9万字 - 会员
玛可河林区野生动物与疫源疫病调查(青海野生动物多样性丛书)
本书介绍了野生动物资源及其疫源疫病的监测原因、目的、意义、方法和技术手段,阐述了人兽共患病的原因,以及预防疫病的措施。本书还介绍了玛可河林区常见的32种野生动物的特征、习性和染病类型,也介绍了常见的43种疫病的危害等级、病原体、易感动物、传播途径、发病季节、发病症状,以及初步防护或处理等。本书可以为从事野生动物及其疫源疫病的监测、预防与治疗的工作人员提供科学参考,同时可供生物爱好者、旅行者、牧民等生态环境5.1万字 - 会员
水与哲学思想(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
本书为“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分册之一。任何一种文化都要在哲学的高度上过滤和升华,才能奠定它的理论基石。水文化同样也应从哲学的高度来考察和认识。水与哲学的关系是人们在认识水和从事水事活动中对人们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本书重点在于从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和人生观等方面认识水与哲学思想的密切关系。本书适合于水利行业职工、水文化研究学者、社会大众阅读。生态环境17.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