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诗来见我
李修文更新时间:2021-09-01 19:11:27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鲁奖作家李修文的最新散文集,通过古典诗词写人生百态。这一次,作家以自己的风格与角度解读中国古诗词,独具韵致。与其以往创作不同,这一次他向着历史更深处行进,走进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元稹等人的世界,写他们人在江湖的无奈与感叹,写他们犹在笼中的挣扎与艰辛,不仅为今人展现这些诗句的心血与道路,更体悟他们意在言外的人生感怀。作家试图透过这些古诗,以自身的真性情体味古人心意、世间冷暖,透视古往今来的人生苍茫,探索文章千古事的真髓本意。
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4-12 00:00:0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修文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让“死”活下去(插图纪念版)
史铁生夫人陈希米深情怀念,感人至深、充满哲思、直抵灵魂之作。这是史铁生夫人陈希米所著的一部感人至深的长随笔。史铁生的离去,给陈希米留下了虚空。孤独中的她开始种种感人的努力,通过阅读、思考、行走与书写,她和那些思想史上的伟大哲人交谈,向虚空发问。于是,她的思考不断深入,渐趋深沉、阔大,逐渐走过幽深绝境,跨越虚空,重新寻获生命的意义。独到的书写方式,感人的心灵絮语。这是陈希米发自内心的私语,而史铁生始文学6.3万字 - 会员
进学记
《进学记》是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仕忠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共分六辑,分别为《问学之路》《从师岁月》《师友往事》《东瀛书影》《学人书序》《我的大学》,以“进学”贯穿全书,串联起个人乡下的成长经历、步入大学之后的求学经历、出国之后的访书经历以及与各位师友学生交往的点点滴滴。文笔生动,可读性强。本书也是一部学术启蒙之书。作者在学术探索过程中,总结了前辈的治学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读书经验,可以文学20.7万字 演奏之外
这是一部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昊辰写在“演奏之外”的音乐哲学随笔。在古典音乐与大众审美存在距离的今天,作者试图讲述的是自己心目中鲜活而又深刻、细腻而又广阔的属于古典音乐的完美世界。从古典音乐与哲学、美学、历史、社会的关系,到在音乐史上留下重要印迹的作曲家们的艺术人生,再到作者本人在与钢琴对话的生涯中感知到的共鸣和张力,书中的随笔思考看似断章,实际上连贯地呈现了既是青年也是钢琴演奏家的张昊辰对古典音乐和演文学11.5万字- 会员
师友感旧录
本书是著名学者温儒敏的随笔小品。分三辑:第一辑回忆师友,大都是笔者曾聆教或共事过的北大学者,虽是印象片段,也可见个性、生活与学问的某些侧面。第二辑讲述北大传统与校园轶闻趣事。第三辑是自叙,叙说笔者求学与治学的经历。书中呈现数十年来学界与北大的某些光影,文字简朴质直,刻写生动传神,别有一种冲淡隽永的韵味。文学16.9万字 - 会员
燕京乡土记·岁时风物略(图文精选本)
民俗学家邓云乡以他的亲身经历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从岁时风物的角度,生动勾勒出一幅老北京的风土民俗画卷。书中内容丰富,文笔富有情致,寄托了老一代学人浓浓的乡愁。文学10.8万字 - 会员
热血难凉
陶铸之女陶斯亮自传式随笔文集,莫言、俞敏洪、陈行甲、许知远诚挚推荐,在时代潮流中,明亮有情地生活!这是一本内心纯粹的赤子之书,带来无尽的温暖与力量。作者陶斯亮,“从小就热爱文学,一直有一个文学梦想”,在书中,作者用平实的语句、平静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记忆中的童年、人情、往事等,回顾了她从医生到转场做公益的心路历程,也描写出了作者身边一个个立体、富于特色的人。时代的发展与作者八十余年的人生交织,字里行文学15.5万字 - 会员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的一生充满传奇,住在布达拉宫,他是雪域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他是世间纯美的情郎。这个极具才华的诗人写下了感动人间的情诗,三百年前感动了无数人;三百年后,依然有很多读者为他的情诗感动。他用生命,演绎了一场诗歌之美。唯美传记作家白落梅用洁净、美丽的语言,将仓央嘉措的生平与他的诗歌结合在一起,试图描绘一个真实而又深情、质朴而又充满才华的仓央嘉措,更重要的是,向读者展示他的诗歌之美。书中亦整理了《文学11.5万字 - 会员
鲁迅与北京风土(图文精选本)
邓云乡以《鲁迅日记》为纲,从风土、生活的角度还原鲁迅在北京生活时期的真实情况,如鲁迅常去的文化与餐饮老字号、名胜古迹等,同时涉及年节风俗与社会生活的细节,可谓因人而寓景、识小而见大,颇具真切的历史感和现场感,读之如同回到老北京的大街小巷。文学9.8万字 - 会员
街巷志:深圳已然是故乡
四十年间,“来了就是深圳人”成为深圳开放包容的一个重要标签。如今,“深圳已然是故乡”正渐渐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他们在这里洒下了自己的汗水和泪水。月月年年,城市在变,他们也在变。城市和人终于血脉相连。本书沿袭了《街巷志:行走与书写》的细腻文笔,更清晰地描述深圳种种,强化“城愁”概念,力图赋予这个城市新传说和忧伤底色。长居深圳的人会产生共鸣,没到过深圳的人会因此对深圳有更深入的了解。本书为《我们深圳》系文学12.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医道与人文的守望者: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散文随笔集
本书稿是国内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散文随笔集,历经十年,集腋成裘,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医学与人文”的三部曲之一。这个集子以时间为脉络,将精神医学历史、心理健康以及灵性等诸多问题娓娓道来。数十年来,为弥合“两种文化”——“自然与人文学科”之间的鸿沟,他往返于“医道与人文”之桥,力求使悬壶济世的医生行善、求真与审美相统一。作者书写视角独特,文笔优美,图文并茂,富有启迪,值得广大读者阅读。现当代随笔9.2万字 - 会员
至性仓央·至情纳兰
仓央嘉措用佛性和俗情在雪域高原上唱响了一首首情歌,用忧愁和痛楚在布达拉宫里奏起了一曲曲情思;纳兰容若的清词,宛如夜合树上初发的嫩芽,犹如相思树上的那颗红豆,植入了世人的心肺,唤醒了世人的情感。书稿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仓央嘉措和纳兰容若这两位才子的人生,对他们诗词、情感、命运抒发胸臆。现当代随笔20万字 - 会员
肖复兴给孩子的散文
“全国中小学生喜爱的当代作家”肖复兴给孩子的散文,精选36篇涉及亲情友情、感怀忆事、风景美物、人生哲思等主题的佳作,《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荔枝》等诸多经典名篇曾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及中高考语文试题,清新通俗、真挚晓畅,带孩子体味亲情的温暖与世间的妙趣,拓展阅读视野、提升写作能力、增进文学素养。现当代随笔11万字 - 会员
戏·文
汪曾祺的文学成就及文坛交往、在京剧界写戏看戏经历,都是亲历的一手史料。本书选择汪曾祺对文坛、梨园往事的回忆性散文,涉及老舍、沈从文、赵树理、裘盛戎等作家、艺术家的生动鲜活的故事,结集出版。既是美文,又具有文学、戏剧的史料价值。现当代随笔15.4万字 - 会员
背包十年:我的职业是旅行(图文增修版)
“旅行,是我这十年唯一庄严以对的事情,我走的每一寸路都是崭新的。我不羞愧,也不后悔!“——小鹏这是一段背包十年的旅程分享,也是一个孤独狂徒的梦想宣言。2001年,在论文答辩和毕业典礼之间正好有十几天空闲时间,小鹏答辩结束后回宿舍,跟韩国同学借了一个七十升的大背包,为了增加安全感,还紧张地塞进一把瑞士军刀。当天他就坐上南下的火车,从天津到桂林,二十四小时硬座,再转中巴车,到达他十年旅程的第现当代随笔13.8万字 - 会员
正午2:此地不宜久留
张北海在山西,韩松在科幻世界,赋格在柬埔寨。在正午,寻找那些遗落的故事。继《正午1:我穿墙过去》之后,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二本,在内容上仍然保持了第一期的品质。开篇栏目“写给正午的话”,本期邀请了张北海,书写他回山西老家的经历,平实动人。“特写”栏目,是正午的主打故事,我们尽力去寻找那些被忽视的人、被遗落的事。本期最突出的是《时间的工匠》和《失败者之歌》。在“随笔”栏目,我们希望添加更多的文学性现当代随笔1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