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许叔微更新时间:2021-06-09 16:52:01
最新章节:六阳俱绝证第九十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伤寒百证歌》成于1132年,书选《伤寒论》主要症状等内容,将医经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各种传变缕析条分,附以诸方治法,以七言歌赋形式归纳阐发,并引《内》《难》及后世诸说以论证之。《伤寒发微论》简述其对《伤寒论》脉象、用药、治疗及病证等问题的研究心得。论中每引前贤之语,言简意赅,探隐索微,颇具启迪。尤其是“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的论说,成为“以表里虚实统摄六经辨证”的理论支柱。《伤寒九十论》记载许氏临床治疗的九十例病案,其中经方医案六十一则。其经方医案,多是将临证所得脉证与《伤寒论》条文相对照,严格依照经文选用经方,很少有加减之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在医案发展史和仲景学术的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开创意义,也是学习《伤寒论》的重要参考书。
上架时间:2015-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许叔微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医病因学
中医病因是联结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的桥梁性知识,然而,最新版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关于中医病因的内容却只有24页纸,约3.5万字的内容,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和其他病因4类,介绍各类病因的致病特点。但是,中医病因的生物学基础及其致病机制并不清楚。中医病因学是一门研究致病因素的客观实在及其致病机制的中医基础学科。传统中医学命名了少量的疾病,如疟疾、痢疾、天花,但更关注大量的症状和医学27万字 - 会员
上海沈氏女科临证方略:全科版
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始于明初,历经20代,绵延600余载。其第19代传人沈绍功主任医师和沈依功主任医师为挖掘家学,领衔并会同师门及第20代传人和嫡传弟子,经多年潜心编撰,终成《沈氏女科全科临证方略》一书。该书一经出版,广受好评。为造福更多读者,时隔12年,沈氏女科第20代传人沈宁先生对原书内容进行精心整编,再次出版。全书共111个条目,注重凝炼沈氏家传心得,更重视吸收、继承古今中医药学的发展成医学21.1万字 - 会员
金针梅花诗钞
本书原为晚清名中医周树冬遗著残卷,后由周树冬之孙周楣声加以增减重订。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针道,除扼要叙述古代刺法外,对用针的各项要领有深入浅出的阐发,共分因时、察形、识禁、审经、辨脉、认症、忌偏、选穴、先后、取穴、择针、进针、持针、深浅、候气、导气、补泻、中机、防晕、留针、出针等21节。条理分明,井然不乱。下篇为十四经要穴诗,亦有推陈出新之处。医学10万字 - 会员
任之堂临床中药心悟2
本书为任之堂主人余浩的临床中药学讲稿。所谓“精通单味药,用药如有神”,书中详细讲解了临床常用的百种中药,讲授中不拘于以某一课本照本宣科,而是旁征博引,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以药物功效为核心,上联性能,下推主治和证候禁忌,分析入微,将中医理论精髓、临床用药心法、辨证论治思维有机融为一体。全书以口语的形式娓娓道来,既有对中医经典、中药理论的真知灼见,也有对象思维、道医理论的深入思考,既有精彩的医案,也有独医学14.2万字 - 会员
脑卒中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
本书通过对临床大数据床研究实践的梳理和总结将全书分为理念、方法、实例、体系四大部分内容:第一章论述了大数据、临床和中医药研究的内在相关性,指出大数据对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巨大推动作用;第二章到第五章介绍了大数据背景下开展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论,包括数据来源、选题、设计、数据仓库构建、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分析等;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从“药”和“病”两个角度列举了大数据临床中医药研究脑卒中的多个实例;第八章和第医学27.1万字 - 会员
针灸经论纂要:串注本
《针灸经论纂要》从马王堆出土汉墓帛书十一脉灸经开始,经《灵枢》、《素问》、《难经》、《伤寒杂病论》以至唐宋元明清诸医家关于针灸的重要论述,悉数载入。其《灵枢》、《素问》、《难经》、《伤寒杂病论》的针灸内容,则全部载入,文字的顺序仍然按照原有的秩序排列,这有助于针灸工作者引经据典时,参考上下文,不至于断章取义,出现误读或者误解。该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以串珠的方式撰注古代针灸经文,串珠,就是经文的互参医学33.2万字 - 会员
学中医门径:师传篇
西医学中医的教材未能让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真正理解,认同率低,他们对中医临床思维及其辨证论治更难有切实的理解,心中疑虑无底。因而学完之后,多数人仍重操旧业——西医,不愿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为此,我们认为应深入浅出努力用现代的学术语言来阐释中医理论思维的真谛,让受业者不再有“玄”的感觉,并获得理解认同,帮助他们理解中医临床思维,阐释各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环节的明确联系及运用,从而提供学习门径。本著述针医学10.4万字 - 会员
香药与温病:明清文献中芳香药物防治温病研究
从历史角度窥探,温病的防治从未离开过芳香药,特别是预防方面,使用大量芳香药物以到达扶正气、避邪秽之功。但鲜有医家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出发点,研究芳香药物在温病辨证论治及预防的应用规律及药用价值。甚至在每一版的《温病学》教材中对该部分的内容的论述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理论离不开实践,实践更加离不开理论,知行合一方为最优。本书从明清时期文献整理和理论探究角度,系统、完整归纳从卫气营血辨证方面,芳香药物在医学11.7万字 - 会员
《伤寒论》注释(中医经典注释丛书)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是学界公认的中医成才之路。名师难觅,临床难做,但书人人可读。经典永远是中医临床的理论指导,初学中医者读,具有临床经验者读,国医名师、国医大师依然在读,不同层次的阅读者对经典领悟的程度不同。对经典,尤其是对无解释的经典原文的阅读,可使读者想象的空间更大,理解更加深刻,这就是阅读经典原文的意义。中医经典注释丛书,旨在向读者提供较好版本,注释其中难以理解的字词,使读者在阅读时医学1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