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上海古桥保护研究
曹永康更新时间:2021-04-30 19:21:19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上海市现存古代桥梁的调查与保护为主要研究方向,实地调查记录了上海古桥的分布、发展历史、建筑特征以及保存现状,对上海古桥在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价值进行评估,并对上海古桥的病害勘查情况及保护修缮工作进行了系统研究,从预防性保护研究的方向出发,对未来上海古桥的保护管理提出指导性建议。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建筑遗产保护从业者、相关学术研究人员、在校学生以及对古桥文化感兴趣的社会人士。
上架时间:2020-06-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曹永康
主页
最新上架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多元的时代:从启蒙运动到现代主义
这是一本为建筑、规划和设计专业人士以及广大艺术爱好者而著的有故事的现代建筑史。本书将为您详尽讲述从18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现代建筑所走过的200多年发展历程,涉及34个国家,289位建筑家、工程师、工业设计家、艺术家、教育家、理论家、评论家以及对现代建筑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家和实业家,360座(件)建筑、绘画、家具和工业产品。本书配有488幅精美的插图辅助您的阅读。历史文化13.2万字 - 会员
寻宗与觅迹:问道寺观,坐听建筑故事
本书通过清晰明了的讲解、生动诙谐的语言,解读有关佛、道、儒的古代建筑,讲解这些建筑中有关雕塑、佛教名山、佛教寺庙、佛塔、道教名山、道教庙宇、孔庙、关帝庙、武侯祠等方面的建筑知道。小小一本书,带你领略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巧与魅力,发现深藏在其中的生动的历史文化与智慧。历史文化5.5万字 - 会员
颐和园的犄角旮旯
本书通过清晰明了的讲解、生动诙谐的语言,解读颐和园的前世今生,探寻颐和园中的犄角旮旯,品读颐和园长廊画的故事,带您领略的皇家园林文化和艺术。本书包括历史渊源、昆明湖、万寿山和长廊画四部分内容,从清漪园到颐和园的发展变迁,从颐和园中建筑园林布局到美轮美奂的长廊画艺术,全面解读颐和园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使读者从中领略颐和园的独特魅力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无论是对建筑感兴趣的人还是建筑从业者、导游人员、历史文化6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化史迹:中国的建筑与景观(德文版)
1906年到1909年,柏施曼以德国驻北京公使馆官方科学顾问的身份,从北京出发,游历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十几个省。在历时四年的考察中,他行程数万里,拍下了数千张中国传统建筑和景观的照片。他还根据考察所获得的资料,连续出版了论述中国建筑的系列专著。1923年,他在柏林出版了图文专集《中国建筑和景观》,通过两百多幅精美图片,展现了晚清时期中国的建筑历史文化702字 - 会员
晋中传统聚落与建筑形态
晋中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传统聚落与建筑遗存丰富。传统聚落与建筑是人类应对环境的空间产物,其形成、发展、演化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要素息息相关。本书从适应性视角展开研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晋中传统聚落与建筑形态的外显表征、历时演化、类型辨析等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其形态模式。研究将建筑学、聚落地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方法与适应性理论相结合,从聚落的整体形态、建筑形态、社会形态三方面历史文化11.5万字 - 会员
北京古建筑物语三:八面来风
随着中国历史的车轮沉重地迈进了近代,在列强的冲击下,中国不得不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各种异域文化如潮水般涌入中华大地。作为政治中心的古都北京首当其冲,沐浴在浓烈的“洋风”之下,各种洋式建筑纷纷拔地而起,为古都烙下了那个独特时代的印记。时过境迁,在今天回首望去,这片浓浓的洋风未被岁月所冲淡,反而成为古都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闪烁着纷呈的异彩。除去各式风格的建筑外,北京还有着历朝历代留下的各种构筑物,其中最历史文化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