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变动的城市
(英)阿诺德·汤因比更新时间:2021-04-21 10:34:42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人类世界进入超大规模城市、大都市群的时代,在此背景之下,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开始关注城市化进程问题。他提出“变动的城市”理念,关注城市形成、发展、演变、爆炸性扩张的悠久历史。在汤因比看来,城市是文明之外又一个研究历史的重要单位。如同文明有许多类型,城市可以分为城邦、都城、圣城、机械化城市、世界城市五个种类。他认为,未来的世界城市将会吞噬地球的陆地表面,生活在其中的人类任重道远,而回顾城市形态的演变历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在大都市生存。
译者:倪凯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阿诺德·汤因比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你不可不读的西方地理故事(品读西学系列)
本书选取了对西方文明影响较大的国家,对其自然状况、人文地理等方面做介绍。历史15.5万字 - 会员
地理中国: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
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扣人心弦的旅程,探寻清代中国在地理整合与边疆开发中的伟大成就。本书深入介绍了清代对广袤疆域的治理、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与维护,以及运河在交通、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史料,展现了这一宏伟工程的历史背景、技术创新和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想了解中国古代地理工程的人士,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丰富的知识与全新的视角。历史10.7万字 - 会员
1816,奇异之年
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剧烈爆发,大量肉眼无法看见的灰烬颗粒,在一年内扩张蔓延,停留在距地球表面10至20公里的大气中,形成一张气溶胶膜,将太阳能量反射回了宇宙,导致了全球降温。1816年,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无夏之年”。本书以1816年全球气候突变为背景,将龚自珍、雪莱、乔治、嘉庆的生存状态并置,把中国和英国的文化语境并列,重现这一时间断面上,四个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境遇,以及他们对天气变化历史17.9万字 - 会员
海上遗珍:永嘉路
《永嘉路》为《海上遗珍》系列第四辑(第一辑《武康路》、第二辑《衡山路》、第三辑《复兴路》),延续丛书的一贯风格,本辑收录了著名学者、作家等所撰写的关于永嘉路(辟筑于1920年,旧称西爱咸斯路,1943年改今名)上的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人物的文章,既有对建筑历史沿革的精确考证、对建筑风格的专业分析,也有对曾经居住和工作在这里的政治家、建筑师、科学家、法学家、文化名人等历史人物的生动记述和深情追忆,还有历史16.9万字 - 会员
山海经注译(国民阅读经典·典藏版)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古代地理名著,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囊括了各地山川、道里、民族、物产、祭祀、巫医等内容,记录了大量异物和神灵鬼怪,保存了不少远古神话传说。本书对《山海经》进行通俗的注释和翻译。历史20.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宋代温州科举研究
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浙江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宋学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拟依托“宋学研究”策划《宋学研究丛书》。宋代温州的举业盛况令人惊叹,宋代温州区域文化的发展和永嘉学派的形成也都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宋代温州科举一直未能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本书在考订宋代温州登科情况的基础上,对宋代温州科举状况作了总体性评估,总结了宋代温州科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宋代温州科举兴盛的原因,并进而探历史地理20.6万字 - 会员
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环境与农业发展
本书对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全书分五章,首章介绍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环境与农作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着眼于环境自身的变迁、对环境的改造与对环境的适应三个方面,阐述环境因素在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五章考察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书对历史时期农业发展与环境变迁间辩证关系的剖析,突破前人成说,指出农业同历史地理30.4万字 - 会员
Hello,坦洲
本书稿以清新手绘配轻松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坦洲的特色农业产业、咸水歌风俗、坦洲水产美食、历史趣事、古老遗迹等。本书稿是“Hello,中山”手绘漫画系列图书之一。该系列图书旨在用手绘漫画的新颖形式向年轻读者介绍中山及其镇区的地方历史文化。全书约6万字,约70幅插图。建议出版。历史地理3万字 - 会员
Hello,南区
本书为“Hello,中山”手绘漫画系列之一种。作者采用年轻人的视角,通过细腻的笔触、可爱的手绘漫画和独具一格的摄影作品,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介绍中山市南区的传统文化、自然及人文景观、文艺与重要产业发展状况等。本书稿既体现了作者对南区及其历史文化的热爱,也有助于推介南区的特色游览去处,使本地人和外来旅游者更多地了解中山市南区的地方文化。全书约三万字,一百多幅图。建议出版。历史地理2.9万字 - 会员
淞滨漫话
地处黄浦江和长江交汇点的宝山,是长江第一门户、浦江风景第一线,上海的“水路门户”。宝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代宝山因商起源,见证了中国航运的兴盛。清朝、民国两次吴淞开埠,拉开了上海近代产业发展的序幕,奠定了宝山对外开放前沿的地位,也给宝山留下了“百年开埠、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百年军事、百年教育”的美称。新时期钢铁实业的发展,带动了宝山综合实力和城市面貌的跨越。《淞滨漫话》,钩沉这片土地上日渐远历史地理6.1万字 - 会员
插花地研究:以明清以来贵州与四川、重庆交界地区为例
插花地是中国本土术语,清道光年间就已出现于有关历史文献中,但其科学内涵并不为人们所熟知。清代学者、官员胡林翼将插花地归纳为“华离之地”、“犬牙之地”和“瓯脱之地”三种类型。本书认为,插花地是特定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区域内的各个政区(或行政区划)在形成、发展和变迁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穿插交错或各种经界不正之地的总称,包括飞地和犬牙之地两种基本类型。本书在详细占有档案与历史文献资料、并深入实地考察的历史地理2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