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发电机组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14/37204614/b_37204614.jpg)
会员
潮汐发电机组
王曰平更新时间:2021-04-09 19:30:22
最新章节:参考资料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简述了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的装置。重点详细总结了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二期(包括三期)工程中700kW潮汐发电机组,从设计、试验、制造、安装、到试运行过程中的艰辛历程,还增加了灯泡贯流机组发展的最新成果。本书又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专著,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上架时间:2014-09-28 00:00:00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曰平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202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与产业化
本书汇集了近几年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涉及煤层气产业发展战略、煤层气储层研究、选区评价、钻完井技术、增产改造技术和生产技术,同时还包括煤炭地下气化与页岩气资源评价。书稿作者团队都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对煤炭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研究。本书适合于广大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院校师生参考借鉴。工业21.1万字 - 会员
中国能源技术进步偏向:政策驱动与环境影响
本书将能源要素和环境目标引入技术进步偏向与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探讨能源技术进步偏向的环境影响,并对其政策驱动效果进行评估。具体来说:一是构建一体化研究模型进行理论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窥探能源技术进步偏向、环境政策和环境目标3者间的联动机制;二是将STIRPAT模型扩展到空间面板形式,探究能源技术进步偏向的环境影响;三是基于动态面板和广义矩估计(GMM)分析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对能源技术工业11.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储能系统数字建模、安全运行及经济评估
当前市面上关于储能系统的书籍内容比较偏向于技术、应用介绍,或者针对于某一类型储能做介绍分析,而关于储能的系统性研究,特别是安全、经济性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本书主要作者李建林教授从事储能技术领域研究工作16年,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现将储能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建模、安全、容量配置及经济性评估等著作成书,旨在顺应我国能源变革和电力发展需要,探索出适用于我国储能的技术规划、发展方向、运营模式等。能源工程17.9万字 - 会员
风电场应急预案编制及范例
风电场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要求,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风电场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和社会安全事件类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能源工程36.6万字 - 会员
规模养殖生态能源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本书在对中国生猪规模养殖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对生猪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和环境承载力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得出中国生猪规模养殖的环境承载力依然严峻。继而利用系统动力学基模开展生猪规模养殖生态能源系统的构建及动力机制分析研究,利用博弈模型分析了生猪规模养殖生态能源系统的影响因素和博弈机理及优化政策。最后,针对生猪规模养殖生态能源系统有序性减弱现状,将研究系统结构复杂性的系统动力学理论与能源工程10.1万字 - 会员
风力发电场运行维护与检修
2013年中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超过9000万kW,这就意味着约5万-6万台风电机组将需要进行维护。本书介绍了国内风电运行与维护市场的兴起和作用,概述了风电机组的结构特点和运行环境;较系统地介绍了风电场运行管理和运行维护的方法、内容;提出了风电场的检修分类和检修方法以及事故处理和故障诊断;介绍了风电场科技档案6-9大类分类与归档范围;并介绍了风电场三大规程、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管理及风电场的应急预案。能源工程27.9万字 - 会员
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应用技术(第二版)
本书以工业锅炉节能减排为主线,从各个侧面论述了节能减排有关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并举以生动实例。全书共分十一章,涵盖了工业锅炉安全与经济运行,燃煤锅炉强化燃烧技术,燃气锅炉节能,循环流化床锅炉洁净燃烧及洁净煤技术,水处理新技术,环保治理,供热系统节能减排先进实用技术,锅炉检验与修理以及工业锅炉自动控制技术。本书可供能源管理人员、锅炉工程技术人能源工程37.9万字 - 会员
液/气双通道散热技术:筑就数据中心绿色发展之路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数据中心节能科研团队的研发实践成果—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液/气双通道散热技术。全书分为五篇,共十章,其中,第一篇主要探讨新基建背景下数据中心的发展情况,以及节能技术革新的重要意义;第二篇介绍数据中心主要的散热技术;第三篇重点剖析数据中心液/气双通道散热系统的总体架构、关键核心技术和实践;第四篇分析论证液/气双通道数据中心规模化部署的关键因素;第五篇介绍该技术在能源工程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