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前景与挑战
卢锋更新时间:2021-01-13 15:47:40
最新章节:美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何迟缓?——疫情经济学思考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十四五”启航在即,我们如何乘势而上:如何看待发达国家对华政策调试动向?通货紧缩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如何理解本轮中国经济下行调整?如何看待大疫之年的粮食安全?美国应对疫情为何迟缓?……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高速的发展之后,原来的优势和增长点都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对此做新的认识和分析。面对短期事件纷至沓来与历史格局加速转变的罕见形势,本书对中美关系、国际治理改革、经济潜在增速、若干部门经济与政策等问题进行观察和评论。而2020年经济运行呈现的衰退式追赶及其前景,则为未来经济增长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现实观察视角。本书立足于世界与中国的高度,从内外两个角度进行观察分析:对外,观察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和中国的关系,包括WTO改革对于对外关系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对内,从宏观调控、产业政策、部门经济等角度,分析近年来的经济走势,以及当下经济面临哪些问题和困局。并以未来发展和经济增速这个众所瞩目的问题作为全书的落脚点,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从学术层面和现实经济的角度,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做了各个层面的分析,期望拨开增长的迷雾,获得进一步前行的动力。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2-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卢锋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产业科技创新:面向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
本书从理论、主体、产业和区域4个方面探讨国内外产业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理论篇从系统观出发,提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多元创新主体的体系化运行,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存在差异,同时构建一套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主体篇深入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4类创新主体,包括产业战略科技力量、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产业篇关注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差异,具体分析汽车、人工智能和高铁等典型产业的科技创经济10.2万字 - 会员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23)
以“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继续以总报告统领,各城市报告支撑,通过北京、天津、石家庄、承德、常州、扬州、杭州、宁波、南昌、抚州、青岛、武汉、广州、重庆、贵阳、拉萨、西安、西宁等18个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反映全国总体情况。关注各城市如何通过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活化乡村文化资源,将乡土文创融入农村农业生产活动中,推动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振兴;详细阐述这些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创新模式与特点,总结文化创意经济33.2万字 - 会员
VUCA环境下领导有效性探究
基于系统论视角,通过理论探讨、量化与质性研究并举,本书者特质行为与VUCA环境不确定性多要素有效性的互动影响展开了系统研究,以阐明VUCA环境要素互动影有效性的作用机制和深层机理。在理论层面梳理分析VUCA环境有效性影响底层逻辑基础上,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特质、共享及悖论等新行为对VUCA环境有效性的作用机制以及VUCA环境特质行为有效性的调节机制而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的质性方法深入剖析和解构经济22.5万字 - 会员
整村调查报告(2022)
整村调查是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百县千村人口流动调研与数据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年是连续开展的第三个年度,本报告是基于此次调研收集的信息由各调研组编写的专题研究成果汇总。中原发展研究研究组织整村调查并不是仅仅关注当前河南省乡村人员流动的情况,同时也希望借本次调研记录河南省传统村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制度的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如何的变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本书是基经济14万字 - 会员
时代聚变:数字经济与创新发展
在当前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数字经济能最大程度挖掘内需潜能,消化吸收现有产能,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生产管理形式,使得产业结构的发展途径产生了深刻变革,成为新形势下扩大中国内需、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结构水平的新动能。本书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的内涵和特征,揭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了数字经济所依托的新技术,并辅以数字经济转型较成功的典型企业案例,总结经济13万字 数字中国战略
自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数字中国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多年来,其战略地位日渐提升,各级政府、机关单位、组织机构逐步开展数字中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书深刻剖析了中国在全球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与战略布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什么是数字中国、怎么建设数字中国,以及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之路。本书明确了“数字中国”的基本概念、背景与意义、历史脉络、发展现状并勾勒了未来的发展蓝图,详细阐述经济27.7万字科技创新的力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并提出“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举措。本书洞悉颠覆性科技创新的全球发展动向及其催生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从升级壮大战新产业、制胜未来产业新赛道、提质转型传统产业经济19.1万字- 会员
健康扶贫与人口发展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精准健康扶贫对深度贫困地区人口发展的影响及政策促进研究”研究成果,以调研地区农村家庭为研究对象,基于倡议联盟框架研究不同时期我国健康扶贫政策的变迁,对调研地区家庭的人口健康、卫生服务利用、健康扶贫政策实施现状、政策感知和健康乡村建设现状等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基于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对各地区健康扶贫工作的进展和效果进行分析,并利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普通最小二乘法分别对健康经济15.8万字 - 会员
大国金融:全球金融变局下的中国机会
本书以具体金融现象和问题为切入点,从历史、理论、国家、现实等维度剖析金融的本质,解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演变与金融危机的逻辑和新特点,为中国金融发展路径提供了思路。全书分为四个部分:①从中美金融发展异同看金融演变的内在规律。金融发展至最高阶段,会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偏离最初的使命。“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条既定之路。中国不能沿袭美国华尔街式的金融衍生之路。②从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看金融经济16.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当代中国扶贫(“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也在持续推进。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同时,也帮助世界顺利实现全球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本书从中国的贫困概况出发,梳理了中国扶贫开发的历程,阐述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全面发展”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模式,全面总结分析了中国大规模减贫的巨大成就、重要经验以及对世界减贫进程的重大中国经济11.4万字 - 会员
从0到1:科技原始创新初探
原始创新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内的重大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它是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本书以科技哲学、创造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为研究背景,紧紧围绕科技原始创新这一主题,通过原始创新内在要素、构建科技原始创新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跨学科方法对原始创新的内在机制与演化机理;原始创新主体特征与能力分析;原始创新的外部环境;原始创新的心理分析;原始创新的社会环境,原始创新的内在过程中国经济13.9万字 - 会员
土地发展权转移机制设计的原理与技术方法
目前,国内学者对土地发展权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甚至存在对立、冲突、混乱的情况,在我国现行的制度体系与框架下,土地发展权市场的功能和定位也并不明晰。本书分析与比较了发展权在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不同制度框架下、不同权利体系中的位置、特点及表现形式。在对两大法系国家的土地发展权转移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和论证了英美法系发展权在我国不同视域下的对应形式,并借鉴两大法系国家(地区)发展权转移的理中国经济13.8万字 - 会员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本文按照“政策影响机理——牧户对政策响应分析——政策对生产决策影响分析——牧户放牧行为约束机制设计——政策建议”这一逻辑主线安排研究方案。首先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界定牧户、生产决策等核心概念,并以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系统论与行为决策理论为支撑,构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牧户生产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在总结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背景的基础上,运用宏观数据,分析草补政策实施现状、实施效果、运行效率与中国经济10.1万字 - 会员
乡镇统筹
该书是对近十年来北京郊区农村从事调研与改革试点工作的梳理和总结,目的是对社会结构转型理论提出一个理论框架。其逻辑思路是在目前大城市带动的城镇化没有能够实现3亿农民工实现市民化与大量农民工开始返乡的情况下,应该探索本土型城镇化。而目前村庄之间分化的日趋固化,需要实施乡镇统筹。当前的主要抓手就是乡镇统筹集约节约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乡镇统筹”,就是通过成立乡镇级产权主体,突破“村自为战”的发展体制格局,中国经济11.3万字 - 会员
资本管理视角下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效应研究
本书介绍了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如何通过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实现资本的价值创造效应,基于资本管理理论、资本异质性理论、政治关联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共生理论和价值创造理论等,综合运用混合截面数据模型、变异系数—加权法、多元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法、生态学Logistic共生模型等研究方法,对资本管理视角下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经济1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