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配图本)
王贵生更新时间:2020-09-24 13:34:49
最新章节:声明与致谢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土化、文化自觉业已成为全球化时代文化人类学关注焦点。本书立足我国西部民俗文化特点,选取一个既广布又独特的民俗文化视角:剪纸,采取文化阐释批评模式,并结合原型批评、符号学、结构主义等人类学方法,解析我国传统民俗艺术的人文环境、文化氛围、文化构架模式、象征意义及其相关民俗案例。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09-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贵生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节日风情论
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理论原则,对古代岁时俗信的性质及其在古代社会化教育中发挥的重要功能进行了探析与研究。岁时俗信是几千年来节日文化不断传承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它的普遍传播和广泛影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当然,必须准确判定各种民间岁时俗信的性质,要有所选择地吸收、继承和创新,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吸取精华,抛弃糟粕。在理论和实践中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它的教育民俗文化19.7万字 - 会员
《仪礼经传通解》研究(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
本书立足于《仪礼经传通解》整书,结合各类文献,遵从文本文献和历史文献相互参照的原则,研究《仪礼经传通解》各部分之间的异同点。全书考察《仪礼经传通解》的编撰原因、编者队伍、编撰目的、四礼、礼与诸经、礼与诸子学,以及经与传记的关系,重点考察朱子、黄榦、杨复三代学者在编撰思想、礼例、礼图的发展衍变过程,关注《仪礼经传通解》对后代政治制度、礼学研究、诸经研究三方面的影响。民俗文化25.1万字 - 会员
柳田国男文集(套装共十册)
柳田国男逝于1962年8月8日。半个世纪在民俗学领域的长期开拓,以及从历史维度理解日本社会及文化的不懈努力,凝结成其身后的庞大著述。伴随着上述使命感的变化,其民俗学著作的涉及面也甚广。《柳田国男文集》是从柳田国男卷轶浩繁的著述中精选了有助理解日本社会及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篇目而成。本书为《柳田国男文集》第一辑和第二辑合集,共十册。《都市与农村》集中展现了柳田对日本社会城市与农村关系的认识!《独目小僧及民俗文化157万字 - 会员
“十里红妆”初探
这是我国首部研究“十里红妆”文化类专著。书稿准备选用100余幅与“十里红妆”有关的图片,能为本书增色不少。全书分八章对“十里红妆”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剖析与解读。首先是概述了汉民族婚俗历史,重点论述了“十里红妆”婚俗在汉民族婚俗中的独特地位,并揭示了“浙东女子尽封王”这个传说的历史依据,同时,彻底搞清了“十里红妆”所包含的三层意思:“红”与“宏”及特指浙东婚俗。“红”是指颜色,“宏”指场面。这两民俗文化18.3万字 - 会员
大家的民俗学
为什么说人人都可以是民俗学家?为什么说民俗学是一门很酷的学问?日本民俗学领军人物岛村恭则力作,讲述为什么民俗学是一门重新定义生活的学问。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按照一些习俗或默认的规则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的事,这正是民俗学大显身手的地方。与我们以往的刻板印象相反,民俗学并不是为古老事物追根溯源的学问,而是一种反主流、反霸权和反中心的文化心态。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民俗学入门书籍,通俗易懂,贴近民俗文化11.6万字 - 会员
北京民俗论丛(第七辑)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含国家级课题阶段性成果、博物馆同仁的研究力作、国外学者的译作、学界新人的处女作等。书中栏目分为:各地民俗研究、非遗保护研究、文物文献研究、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节俗专题研究等。民俗文化2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