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誓言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22/29077422/b_29077422.jpg)
会员
火的誓言
(日)河井宽次郎更新时间:2020-02-27 18:29:15
最新章节:第10章 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烧制陶器,泥土与火的交织,火不占有只馈赠,这是火的誓言。”日本近代陶艺大师、日本民艺运动的重要代表河井宽次郎喜爱这意象。对他来说,火不是纯粹的物理现象,而是“点燃火的人的灵魂在燃烧”,因此他也被誉为“土与火的诗人”。本书是河井宽次郎记录他追寻造物之美与人文风物踪迹的文字。
译者:熊韵
上架时间:2019-09-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日)河井宽次郎
主页
最新上架
闻喜花馍
《闻喜花馍》,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言起,追溯千年的传承与变迁,描绘明清时期的辉煌,细腻地讲述了闻喜花馍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特色,记录闻喜花馍在社会生活中的多元属性的同时,更深入挖掘河东地域文化对其品质的独特影响及其在闻喜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书中引入大量与花馍相关的典故和史实,展现了独属于河东文化的特质和底蕴。可以说,本书是关于闻喜花馍文化的宝典,也是独具烟火气的河东人文画卷,展现出非遗保护发展艺术4.7万字岁时请神:中国诸神图志
“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中国古人对于宇宙秩序的朴素认知,在四季流转的岁月里,将这种虔诚和敬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庆祝节日、祈求丰收、祈福祭祀,他们都以独特的仪式和习俗来表达对自然与神明的尊重和敬仰,因此生活过得并不平淡乏味而是充满了色彩和情感。本书深入挖掘中国皮影的神仙形象。这些想象出来的神仙,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的丰厚土壤,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祝愿。《西游记》《封艺术8.9万字高跷走兽
高跷走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西传统舞蹈,这一民间舞蹈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可以说是山西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高跷走兽》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资料相结合的形式,记录了国家非遗文化高跷走兽的形成发展历程,讲述了高跷走兽的文化价值和保护传承困境。本书在不失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前提下兼具了它的可读性,让读者对高跷走兽有一个更艺术5.6万字- 会员
牛郎织女传说
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主要流传地域涵盖山西省和顺县与山东省沂源县。本书聚焦于山西省和顺县的牛郎织女传说。通过多次实地调研,收集活态传说,又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佐证,梳理完成了该传说的自然与人文生态、发展脉络和历史、传承人及其传承状况等内容。本书的出版,一方面是为研究牛郎织女传说提供一份可靠且翔实的珍贵资料,另一方面也寄寓着对以牛郎织女为代表的民间传说在现代社会艺术5.1万字 澄泥砚制作技艺
澄泥砚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源于秦汉,兴于唐宋,明代达至顶峰。清初,由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澄泥砚制作技艺渐趋沉寂。1986年开始,蔺永茂、蔺涛父子着手恢复澄泥砚制作技艺的工作,并于1991年使这一传统技艺重现人间。《澄泥砚制作技艺》从新绛独特的地域文化入手,以非遗保护发展的视角,走进绛州,梳理澄泥砚的前世今生,细述恢复传统技艺的艰辛的同时,随三代传承人的足迹,观察现代社会背景下非遗保护发展的路径,进而艺术7.2万字- 会员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平遥,这座充满晋商历史韵味的古城,孕育了独具魅力的活态文化遗产——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在本书中,作者以新颖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这一技艺的历史脉络、发展轨迹以及当前状态。书中不仅追溯了平遥推光漆器髹漆技艺的古老渊源和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还详细描绘了平遥漆器漆艺的演变过程以及历代匠人的技艺传承。艺术6.7万字 - 会员
惠畅土布制作技艺
在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先蚕娘娘”嫘祖的故乡,有这样一群人,她们继承了先辈流传下来的纺织技艺,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制作出一批批精美实用的手工制品——惠畅土布。因其工艺精美、做工考究、历史悠久、流传久远,被国家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从土布的渊源、历史文化、制作工艺、传承情况、产品种类等多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了惠畅土布的发展脉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惠畅土布这一民族性的手工纺织品。艺术5.6万字 - 会员
平阳木板年画
平阳木版年画起源于古代山西河东路的平阳府,肇始自唐宋,盛于金元,以粗犷奔放、构图简洁、设色独特、线条流畅、刀法古朴见长。经过明代的广泛发展,至明末清初达到极盛,画店、纸局遍布临汾、新绛、洪洞、曲沃、稷山、河津、襄汾、霍州、芮城、解州、蒲州等城镇农村,产品更是远销华北、西北、内蒙古以及东北等地。平阳木版年画的题材内容多为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美人娃娃、花鸟走兽、神鬼仙佛等,并随着年节时令和民情风俗而演艺术5.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艺术研究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形成环境。它们或从属于墓葬,主要用于陪葬的明器、墓室装饰、地面的碑刻和动物造型等;或从属于宗教,主要为摩崖石窟造像、题记、石经等;或从属于建筑,主要有碑刻、建筑构件和室内外装饰石刻等。本研究是对青海各民族民间石刻的发展、题材、流派、特征,以及寺院雕刻、佛塔雕刻、民居雕刻等进行较全面的考述,对造型艺术中的雕(摩崖、石窟造像、石雕、玉雕、砖雕)、刻(岩画、民间艺术15.8万字 - 会员
陕北道情·子长卷
陕北道情是陕北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地方戏种,它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要素于一身,极具陕北地方特色。其曲调丰富,音乐优美,节奏明快,高亢雄浑,委婉清秀,叙事性强,说唱兼存。《陕北道情》系列图书,是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本书为《陕北道情·子长卷》。民间艺术21.9万字 - 会员
基于艺术人类学视角的七十二套路打歌研究
本书以云南双江拉祜族七十二套路打歌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通过理论、史料、素材、田野调查等,对云南双江拉祜族七十二套路打歌的内容、打歌与拉祜族的生产生活的关系进行阐述,对拉祜族七十二套路打歌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进行了分析,理清了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拉祜族七十二套路打歌的发展特点、发展困境,为少数民族艺术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探索。民间艺术5万字 - 会员
信仰的力量 : 唐山中恒文化 唐山画院画家采风实录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唐山中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携手中国画院、井冈山画院,组织河北美协副主席、唐山画院院长刘亚安等25位美术艺术家赴韶山和井冈山老区写生采风活动。活动以歌颂党的英明领导、祖国建设成就、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为主题,以韶山、井冈山风景写生和健在的红军人物写生为主要内容。本书收入了唐山18名画家90幅画作,作品以中国画、油画和版画形式,很民间艺术1.1万字 - 会员
鸟类图案设计图典
这是一本汇集了两千余种鸟类各种姿态的装饰图案书,是在对各种鸟类的自然生态规律、运动姿态和神情气韵充分了解及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黑白装饰的语言,充分发挥点、线、面和黑、白、灰而构成的精美图案书。书中既有古朴、粗犷、浑厚的表现,又有精致、灵巧或雅拙的刻画;既有单纯、随意的描写,又有繁缛、周密的雕琢;并且包容了从传统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各国的装饰设计方法。主要介绍了鸟类图案的历史演变、鸟的分类、中国传统图民间艺术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