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煤层气产出过程渗透率变化与排采控制
倪小明 王延斌 张崇崇 杨建更新时间:2020-02-26 14:12:52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影响煤层气井产气的主要控制参数之一———渗透率为主线,系统分析了沁东南地区煤层气富集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渗透率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沁东南地区煤储层排采潜力类型。系统分析了不同储层类型下排采过程压力传递的主控因素,应用渗流理论得出不同储层类型下水压和气压的传播变化规律。根据煤层气井的生产特点,对排采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应用煤层气地质学、渗流力学、岩石力学、岩体力学等理论,构建了煤层气产出过程煤储层有效应力、基质变形及渗透率变化的数理模型,提出了“回升系数”的概念,量化了不同储层属性条件下渗透率变化规律的差异。根据排采过程中围岩含水层对煤层补给量的大小,提出了层状储层和块状储层的概念。充分考虑不同排采阶段引起渗透率变化的根本,构建了不同情况下合理排采工作制度的数理模型,提出了不同情况下合理排采工作制度制定的方法。本书所介绍的研究成果丰富了煤层气开发地质理论,对现场排采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本书可供从事煤层气地质及勘探开发领域的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参考使用。
上架时间:2015-07-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倪小明 王延斌 张崇崇 杨建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
《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是各储能领域专家及其团队的研究积累和总结,编制了现阶段至2030年新型储能技术关键指标,并描绘了未来发展技术路线图。本书内容明确了新型储能的定义和边界,介绍了全球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共识,强调了新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新型储能技术发展的重大意义,包括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绿色转型、培育支柱产业、建立全球优势、打造中国名片等方面。此外,还全面概括了电化学储能、机械工业37.6万字 - 会员
风力发电建模与并网稳定性分析
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了目前主流的新能源发电并网稳定性分析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阻抗分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模型推导与稳定域构建的现状、堵点。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学者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方面已经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拓展完成了新能源电力系统阻抗建模和小信号稳定域量化构建两部分的理论分析。针对新能源发电系统理论阻抗模型阶数高这一关键问题,形成了以分段仿射思想为基础的阻抗模型降阶理论;针对稳定域高维和工业10.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工业锅炉管理与维护问答 第2版
本书是“机械设备维修问答丛书”之一,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组编。本书在2002年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本书共分10章,以问答形式主要介绍了我国工业锅炉与节能减排概况,工业锅炉基本知识,锅炉使用维修与检验,事故预防及安全附件的使用,锅炉修理典型工艺,锅炉燃煤装置使用与维护,锅炉燃油、燃气装置使用与维护,炉墙、烟风道作用与维护,锅炉水压试验与停炉保养,以及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知能源工程29.2万字 - 会员
风光新能源发电先进预测技术
风光发电受气象资源影响显著,具有显著的随机性与波动性,大规模、高比例并网对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造成挑战,提升预测精度可有效缓解风光发电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对于促进风光并网消纳、提升风光供电保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我国正稳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风光场站作为市场主体,其发电功率预测准确性将直接关乎场站的考核与市场收益。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数值天气预报信息,分析不同时空尺度下风光出力特性,利用能源工程10.3万字 - 会员
制氢技术与工艺
氢是一种无碳能源、清洁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氢具有导热性好、燃烧性能好、储量丰富、多形态存在、利用率高、便于回收利用、安全等特点,在未来必将成为重要的代替能源。制氢作为氢能产业链的第一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氢气就不会有氢能产业,学习了解氢能就必须了解氢气和其制取技术和工艺。本书对氢气的性质、特点、应用、制取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共分11章,分别为绪论、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石油制氢、能源工程12.2万字 - 会员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基础与性能计算
质子交换膜(protonexchangemembrane,PEM)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电化学发电装置,其内部存在多相多组分耦合的电化学反应、流动和传热等过程。通过数值方法探究其内部复杂的电化学和传热传质过程,是一种比实验途径更高效、更快捷、成本更低的流体动力学方法,可以指导提升电池的性能、耐久性和寿命。本书简述了燃料电池的原理、分类和特点,基础化学和热力学,电化学,关键材料的物能源工程9万字 - 会员
碳中和与低碳能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碳中和与低碳能源方面的知识。全书共分为9章。第1~3章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战术;第4章和第5章介绍了各类低碳能源的特点,人类应用的历史和现状;第6~8章介绍了各类低碳能源发电应用的核心部件和系统;第9章介绍了互补发电、电能储存和微电网的知识。本书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及各类相关技术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碳达峰、碳中和、低碳能源相关工作的管理人能源工程15.9万字 - 会员
新能源消纳的有效安全域及其应用
随着风电、光伏等随机性新能源发电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波动性与随机性显著增强,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与安全性。为此,如何高效利用电力系统中有限的可调度资源,提升备用配置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准确评估、合理优化并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从而安全、经济地消纳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减少弃风、弃光等现象的发生,成为促进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消纳理论发展,推动我国以新能源为装机主体和电量主体能源工程9.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