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责任的法理与技术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87/25665487/b_25665487.jpg)
会员
证明责任的法理与技术
霍海红更新时间:2019-08-09 18:52:11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民事证明责任是民事诉讼法学中的核心问题,也是传统问题,一直都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的研究重点。作者自博士毕业以来,即将民事证明责任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本书是他多年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他本人的第一本专著。该书有以下亮点:第一,有明确的中国问题意识。作者专注于中国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无论是关于证明责任概念的分立问题、证明责任分配的法官自由裁量问题,还是自认的撤销问题、共同危险行为的因果关系推定问题,都立足于中国民事证明责任的观念、理论、立法与实践,不少研究就是直接基于具体法律或司法解释条文细致地展开。第二,将证明责任及其周边问题作通盘考虑。该书名为“证明责任”,但不限于纯粹典型的证明责任问题,而是将与证明责任直接关联的自认、推定、证明标准等也纳入,并力图揭示这些制度与证明责任的内在关联与互动关系,从而不仅深化了对这些制度本身的理解,也扩展了对证明责任主题的研究,丰富了我们对证明责任机制的理解。第三,坚持程序法与实体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书稿不仅关注程序法视角下的证明责任,也对实体法上涉及证明责任的规则给予了特别关注,并澄清了诸多误解。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霍海红
主页
同类热门书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本研究是有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民族地方志”特色研究的尝试,是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与发展问题的有益探索。本书以民族地区“纠纷解决”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解纷机构(个人)、解纷程序、当事人的情况、其他参与人的状况及其互动关系等方面作出立体和动态的法社会学式的描述,力图通过“纠纷解决”这一习惯法的实践过程揭示少数民族服膺的独特的社会正义实现样式。诉讼法19.3万字 - 会员
中国调解的理念创新与机制重塑(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
人民调解制度是传统中国社会纠纷化解的一种重要机制,也是中国法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代社会中传统人民调解制度的社会基础和作用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导致了该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在新的市场经济和陌生人社会中重塑人民调解的合法性,是一个时代性难题。本书拓展调解领域、创新调解载体、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以及推进人民调解的规范化、专业化是新时期重新激活人民调解制度的必然选择。诉讼法31.5万字 - 会员
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程序研究
本书从彻底剥夺犯罪收益的理念出发,以一体化有效处置的视角,在实体法上提出应构建以没收为主追征为辅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体系,在程序上提出建立一套独立于刑事定罪程序的剥夺犯罪收益程序。在实体法上提出应将刑事涉案财物的对象分为犯罪物、犯罪所得,构建犯罪物、犯罪所得的认定标准和计算准则,并准确界定没收与追缴的适用条件及其性质。在程序法上,从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审前、审理、审后程序等方面,详细考察了德国、美国、诉讼法19.5万字 - 会员
学生常用法规掌中宝:刑事诉讼法(2013—2014)
本书收录了刑事诉讼法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并在主体法条后附上了近几年的考研真题,方便读者再翻阅时随时自测。同时书中设置了关键知识点速查表、要点提示、关联精选·对比记忆、学法导航、考研前瞻五个栏目,方便读者提高学习的效率。诉讼法30.8万字 - 会员
龙泉司法档案职权主义民事诉讼文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通过对龙泉司法档案民事诉讼文书的深入解读,本书梳理民国时期浙江省龙泉县立法与审判机构、传票、诉状、调查报告、庭审记录、裁断文书等方面混乱而多变的演化进程,从而首次确认在清末民初的司法实践中出现过职权主义民事审判模式,将其立法依据追溯到清末的《天津府属试办审判厅章程》等,并据此探讨近代中国社会演变过程中传统与现代性的“层叠”与“互嵌”现象。诉讼法25.1万字 - 会员
早期人民司法中的乡村社会纠纷裁断:以太行地区为中心
本书采取纵向的历史视角,以晋察冀边区太行地区的近百个案例作为素材,既分析了婚姻、土地、百姓财产等当时主要纠纷的实体内容,也分析了纠纷解决的主要形式,各方主体对诉讼结果的影响力,诉讼中的证据形态等程序法问题,更采用量化、社会学、经济学等分析视角,解读了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对纠纷解决方式的制约,乡民的预期和行为偏好与共产党司法路线的内在逻辑联系等。诉讼法1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