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对外传播视野下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研究
朱麟更新时间:2019-07-26 15:52:10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面向海内外的一本介绍中华文化符号的书籍,书中有文化传播的理论介绍,也有文化传播的案例介绍。本书不但为读者提供了一本简单易懂的中华文化符号的基础读物,还表达了作者对当代文化元素符号的理解。中华文化符号是整个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质的,对现当代中国仍然有影响的重要精神。书中强调了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上架时间:2014-08-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麟
主页
最新上架
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本书收录的文章分为五部。第一部与“时代划分论”有关;第二部选取了日常的“风俗”;第三部以明末清初剧烈的变动期为中心,讨论国家意识与秩序问题;第四部是与所有权和审判相关的法制史论文;第五部则是以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文章。这些文章看似分散,但从作者的学问生活来看,它们就如同一个树干上生长出的枝叶,其中流淌着同根的问题关心:依据当时人的思考理路去理解明清时代的社会现象,以及将这些社会现象的变化历史21万字- 会员
谢涛说大秦(叁)
本书是《谢涛说大秦》系列的第三本,讲述了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以及大秦帝国建立后又迅速亡国的故事。书中不仅有乐毅伐齐、渑池相会、长平之战、荆轲刺秦、秦始皇统一六国、陈胜吴广起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重要历史事件,更有范雎、白起、黄歇、吕不韦、廉颇、蔺相如、李牧、李斯、赵高、项羽、刘邦等群豪的故事穿插其中,让你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跟随秦帝国的脚步,看它如何走向辉煌,又因何迅速覆灭。历史12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一)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49.9万字 - 会员
中国近代史
吕思勉是中国现代的历史学家,在中国通史的构建上做出了贡献,同时在近代史的写作上也有开辟之功。本书从清代早期社会特征写起,一直写到抗战结束,举凡近代史的事件、人物、制度典章,无不细致入微,是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之作。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历史34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46.6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八)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历史46.7万字 - 会员
谢涛说大秦(壹)
《谢涛说大秦(壹)》以秦嬴崛起为起点,以《左传》《史记》等正史作为基础,以通俗的笔法讲述了从伯益辅佐大禹治水到秦穆公成为西戎霸主这段历史。这其中,有秦嬴作为夏商两朝贵族的辉煌,有周天子式微后秦嬴作为救驾功臣崛起,有秦国与中原诸侯的纠葛,有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骄傲……历史12.6万字 - 会员
东晋:皇权与门阀的百年博弈
西晋末年,司马懿的子孙为了争夺权力,展开了长达16年的大混战,并引发了神州陆沉的永嘉之乱,古老的中国由此进入了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从开国(317年)到亡国(420年),东晋历时103年,一直在门阀政治的泥淖里挣扎,皇权与门阀的博弈一直没有停止。本书以温情细腻且克制的小说式笔法,以先后控制东晋朝政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几大家族间的“权力的游戏”为线索,将几大家族的盛衰历史29.1万字 - 会员
传说时代夏、商、西周:追寻祖先的足迹
拨天洞穴中的灰烬,依稀可见火光在四壁投下的阴影。解读伏羲神农的传说,似能想象先民生存的艰辛。夏桀无道,成汤吊民伐罪,取而代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盘庚迁殷,四处游移的都城,从此有了定所。殷商杳杳,拂去甲骨上的尘埃,那笔划质朴的文字,不觉间已伴随华夏千年。文王治岐,万发咸和。三分天下有其二,仅在弹指百年间。周命维新,圣人代出。文王拘而演《周易》,武王伐纣,《牧誓》长流传。历史13.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夹缝中的总督:曾国藩的五次生死局
本书展现了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和晚清大变局的转折关头。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由丁忧侍郎先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学士。与此殊荣相伴的却是常人难以背负的如山压力和难以承受的生死煎熬。这期间,曾国藩主动或被动与死亡擦肩的瞬间不下五次,看似权力极大的督帅却不得不挣扎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一次次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到底是什么一再将他逼入生死绝境,又是什么让他死而不亡?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诚如中国史30万字- 会员
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第五辑)
《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第五辑)涉及民俗、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舞蹈、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七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包括泸沽湖摩梭人母系氏族习俗、藏历年、彝族杆杆酒酿造技艺、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支格阿龙《勒俄特依》、彝族挽歌。本书首次全面详实地介绍了各种文化遗产的形成衍变、发展脉络、基本内容、表现形态、基本特征、价值与功能、代表性传承人存续状况,以及传播与影响,并辅以曲谱、照片等大量中国史16.3万字 - 会员
两岸故宫的世纪传奇
「故宫文物,是我国数千年来的文化结晶,毁掉一件,就少一件,国亡有复国之日,文化一亡,便永无复国之望了。」──文物护送者那志良一九二五年十月十日,故宫博物院在紫禁城开幕,公开展出皇家藏品和珍贵文物,万人空巷。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全赖当时的有识之士的倡议,令这些珍贵文物不致落入军阀及新政权手中。其后,就像奇迹一样,故宫博物院安然度过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时代。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期间,转移避险中国史10.2万字 - 会员
近代史学刊(第16辑)
《近代史学刊》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近代史领域学术集刊。本书为《近代史学刊》第16辑,分“中国近代大学与社会”“近代中国宗教社会史”“专题研究”“学术综述”“书评”五大板块,内容涉及清末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既有对前人已有研究的再讨论,也有基于史料的新探索,其中不乏创新与突破。中国史19.7万字 - 会员
“天人秩序”的重建:秦汉时期“郊祀礼”的思想史研究
“郊祀礼”是中国古代国家祭典的核心,作为大一统帝制时代的开创期,秦汉时期的“郊祀礼”承担着大一统国家宗教的重要职能,具有深厚的文化意涵。本书围绕秦汉郊祀礼的生成演变,探讨礼制变迁背后的思想动因、文化成因、宗教基因。秦汉“郊祀礼”是秦汉政治与宗教、文化不断调试、发展的结果,其思想演变反映出商周时期的“巫史传统”与春秋时代的“人文传统”的重新合流,礼乐文化的延续是以“宗教”与“人文”的杂糅为代价的。中国史15.9万字 - 会员
从城市国家到中华:殷周·春秋·战国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殷周春秋战国”一卷。全书正文共十章,另有前言和附录两个部分。前言重点讲了本书新视角:“文化地域所拥有的历史特性”。正文十章:第一章讲“本书所涉及的时代”,强调了史料的价值问题及用法。第二至五章,是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其中第三、四章写法比较特别,作者的意图是利用各国成书于战国的史籍,考察各国在战国时代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带着主观性,追溯其在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渊中国史2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