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丛林战争:难忘的越战
斯科特·默克更新时间:2017-12-19 16:07:27
最新章节:第16章 谁赢了这场丛林战争?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拨开战争的重重迷雾,事实的幽灵便清晰可见,越战本质上是一场未宣而战的战争,是一场以游击战为主的战争,也是一场以丛林战争而被铭记的战争。
译者:张帆
上架时间:2017-07-06 00:00:00
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斯科特·默克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消逝的辉煌:印第安文明的神秘与悲壮
带领读者走进美洲大陆上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印第安文明。从玛雅、阿兹特克到印加帝国,这些古老的文明以其卓越的艺术、建筑、宗教和社会组织闻名于世。然而,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这些文明在短短几百年内便走向了衰亡。本书通过详尽的史实和考古发现,展现了印第安文明的兴衰历程,探索了它们在面对外来冲击时的应对与抗争。书中不仅关注这些文明的伟大成就,也深刻反思了它们的悲壮结局及其对当代的启示。这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盛历史8.8万字 - 会员
宽容:英汉对照
本书采取英汉双语的形式出版美国学者房龙的代表作《宽容》,书中还有大量作者亲自手绘的黑白插图。这是一本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曾被译为几十种语言。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以生动睿智的语言探寻了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根由,解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勾勒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它以历目前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线索,以社会和人物是否宽容为标尺,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揭示出真理,主张历史29.5万字 创造欧洲人:现代性的诞生与欧洲文化的形塑
本书通过作家屠格涅夫、法国女高音兼作曲家波利娜·薇雅朵,以及波利娜的丈夫知名翻译家和艺术评论家路易·薇雅朵三人的经历,探讨19世纪铁路时代的兴起如何促成艺术与资本主义的相遇,如何塑造欧洲文学艺术,以及使欧洲在文化上被视为一个整体,不受国界的限制,形成“欧洲文化”“欧洲文明”的共识。艺术家及其作品穿梭于各国,像1847年柏辽兹就从巴黎,搭着前面这条铁路,经布鲁塞尔到达俄罗斯举办音乐会。乐队、合唱团、历史41.8万字- 会员
大国博弈六百年
本书纵览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兰西、德意志、美国7个世界大国争霸的历史,从各国初期的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到后期的战略失误导致国家逐渐走向衰落,再现了西方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过程。书中从战争、贸易、政治、外交、科技等多个维度,对各国历史做了综合分析,讲透大国争霸过程中的热血与残酷、文明与杀戮、算计与征服、欲望与眼泪。历史14.9万字 美国四百年:冒险、创新与财富塑造的历史
美国的历史不仅是政治性,也是经济性的。美国人以公民身份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以消费者的身份行使经济权利。自由市场代表着美国精神中的冒险、创新、不择手段、机会主义,它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法律建设,又逐渐在种种社会运动中被法律和政策规制,它们彼此互动形成美国式资本主义,并塑造着多种物质文明和城乡景观风貌。布·斯里尼瓦桑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从长达400年的美国经济发展史入手,揭示了其中鲜为人知的内在关历史38.1万字与屠刀为邻:幸存者、刽子手与卢旺达大屠杀的记忆
发生在卢旺达小镇尼亚马塔的大屠杀开始于1994年4月11日上午11点,一直持续到5月14日下午2点。这期间的每一天,从上午9点30分到下午4点,胡图族民兵和平民在尼亚马塔的山岗上屠杀图西人。当地约六万名图西人,有近五万死于屠刀之下。在这场屠杀中,杀人者与被杀者彼此并不陌生。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是邻居、同事、朋友、爱侣甚至家人。有的胡图人前一天还曾和图西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可一夜之间,他们就拿起了历史32.2万字- 会员
海洋女王:里斯本的历史
里斯本,这座拥有2000年历史的葡萄牙首都,有过辉煌,也有过黑暗。1755年的地震及其所引发的海啸、火灾,给这座“被困在西班牙与大西洋之间”的古城负上了沉重的伤痕。里斯本的故事是一个从灾难的灰烬中涅槃的故事。旅居里斯本逾30年的英国记者巴里·哈顿,以其对这座城市深切的爱、诗意而亲切的文风,带领读者漫步里斯本的街角巷弄,探寻历史遗迹留给当代的线索信息,一睹葡萄牙帝国的今昔往事。历史16.7万字 - 会员
尤物:太平洋的丝绸全球史
16—17世纪,中国丝绸风靡太平洋两岸,从王公贵胄的独有之物变为跨越社会阶层的“尤物”。跨洋丝绸贸易的出现,象征着全球商业网络的形成,一种世界性的物质文化随之产生。与印度洋航路相比,太平洋航路的独特之处是将明代中国与西班牙帝国直接联系在了一起。这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生丝与丝织品会在美洲市场流行?面对丝绸全球化的浪潮,明代中国和西班牙的应对有什么异同?全球世界,如何影响这两个历史悠久的历史15.9万字 绵延:文明分野与文化演进
在这本演讲集中,西学大家赵林教授从5000多年前世界文明的起点讲起,以宏观而长程的视角为我们梳理世界文明的兴衰脉络,透视东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历史底蕴。我们将在书中看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长达3000年的激烈碰撞,如何成为古代文明破茧重生的契机;古代文明怎样孕育子代文明;古希腊神话因何神人同性;追求物欲主义的古罗马文化如何化用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为何倡导人们寻求彼岸救赎;东方儒学为何强调和而不同历史1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