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
更新时间:2019-01-03 12:16:34
最新章节:圣彼得教堂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一座浓缩了古今中外文化常识的知识宝库。包括文学、哲学思想、宗教神话、历史考古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品牌:中智博文
上架时间:2011-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智博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明关中四先生之文学观
关中“四先生”指三原马理、高陵吕柟、朝邑韩邦奇和富平杨爵。他们是明代弘正嘉时期的关中代表人物。本书侧重于两方面内容:其一,梳理四先生的文学观念及创作实践;其二,探求学术与文学的交互影响,并试图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书稿首先从哲学史的角度简明扼要地梳理了关学主张及流脉;提炼出“大文学观”概念,以说明学者反对汩于词章,提倡德行践履为言文之根的主张。之后则对每位先生分别进行专门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知人论文学16.5万字 - 会员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
沈括在科技史领域享有民族英雄般的崇高地位,然而一旦将其还原到历史语境,便会发现,作为一名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他其实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仕宦生涯——从“王安石新政”的参与者,到沦为“新法叛徒”惨遭流放。本书采取了独特的“对照式”结构,揭示了沈括的仕途经历与贯穿其一生研究的“闻见主义”立场之间的联系,既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场对哲学观念的探索。作者以“闻见主义”为核心,建立起一套挖掘北宋知识世界的概念,将文学20.1万字 - 会员
盛德形容:唐前颂赞文体研究
《盛德形容:唐前颂赞文体研究》一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前颂赞文体研究”(19FZWB066)的结项成果。河北大学张志勇教授依托《文心雕龙》《文选》等古代文论、总集,结合当前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从历史、文化、文学相结合的宏观视角出发,翔实、具体地梳理、勾稽了颂、赞两种文体从上古至魏晋南北朝起源、发展、演化的历程与轨迹,并将汉魏之际四言诗的复兴和四言颂的勃兴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证、辨析,阐明了两种文学24.5万字 - 会员
理论、交流、创作:钱锺书的“三维”文学空间
钱钟书的贡献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谈艺录》《七缀集》《管锥编》等为代表的中文学术著作,以知识渊博,考证严密和辨析深刻而成为谈文论艺的学术典范;二是面向西方读者用英文写的介绍中国的文学、传统与文化,纠正西方人对中国的文学、传统与文化的误读、误解和误导,以及考证中国文学与文化在西方传播情况的一系列文章,即在中西文学与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方面的贡献;三是以《围城》《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等为代表文学32.2万字 阿尔吉侬、查理与我:我的创作回忆和小说初始版
本书是精神分析小说大师丹尼尔·凯斯的回忆录,围绕其经典作品《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的起源、构思、写作与出版的曲折历程,回顾了他从坎坷童年到作品成功的人生故事,也谈到了他的小说创作技巧和对于写作动机的伦理思考。特别收录获雨果奖中篇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后扩展为畅销全球的长篇版本。文学10.2万字- 会员
经典小说课:文学大师笔下的技艺、细节和生命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阅读经典的书,更是一门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的写作课。一位资深的文学教授,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阅读体验和教学经验,精挑细选了十五部经得起“考究与折腾”的经典小说,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小说中的要素一一拆解开来,引导读者直达其中的丰富意涵,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妙趣,使得个人有限的生命在他人的故事里得到延伸扩展。全书以故事元素和故事讲法为序,正文以经典的文学作品为内核,分别文学17.2万字 - 会员
英国小说城市书写研究
城市书写是在20世纪后期空间转向背景下产生的,城市书写关注城市空间在小说叙事和主题阐释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作者在小说中对城市的多维社会的文化解读,其中融入了作者的城市理念、创作方法以及主题思想。英国小说中的城市书写聚焦空间景观中的文化叙事、权力机制、精神表征以及民族认同等社会文化建构,分析英国社会文化在小说文本中的多维再现。本书稿旨在阐释城市书写如何成为英国小说中重要的人物刻画和主题阐释手段。本书稿文学14.6万字 - 会员
秦汉文学史
秦汉文学史主要书写了公元前246年至公元220年今五百年间的文学演变史,涵盖了中国历史早期的秦代、西汉、东汉三个王朝。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由发轫到发展壮大的时期。两汉时期文学创作形态丰富多样,既有延续先秦的诸子文学,也有新型的政论文学与赋体文学,其中尤以赋体文学成绩最为突出,被后世学者推为“一代文学”之代表,此外,汉代的乐府诗歌创作由滥觞而发达,成为后代诗歌发展的近源,为乐府、五言诗等题材的发展奠定文学50.3万字 - 会员
宋代的学术文化与辞赋创作
本书将辞赋史与学术史融会贯通,深入勾画宋代文化的发展以及转向内在的演进历程,对揭示“近世”传统中国的面貌具有探索性的学术价值。作者通过对辞赋作品的分析,揭示宋人对“盛世”的理解和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探讨北宋中期以来宋人在构建宇宙秩序与心灵秩序方面的努力,追寻耕读传家观念和乡土中国的生活范式,发掘华夷之辨观念的发展与民族精神、华夏传统的重新认识与塑造等,这些研究在“预流”当下学术、弥补学界研究之文学3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视野与方法论集(合集)
这部论文集汇集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古代文学研究者的论文,是他们关于本领域研究的视野与方法的最新思考。鉴往知来,洞见幽微,百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范式与局限得以讨论,而未来研究新视野与新方法的探讨亦为题中之义。故此一册在手,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未来,可窥一斑。文学理论41.3万字 - 会员
中国古典诗歌写作
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本书主要论述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和古体诗的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以供习作、鉴赏和研究古典诗歌者参考。文学理论16.4万字 - 会员
语言变革与汉语小说的“现代”生成(1898-1937)
本书探讨清末至民国中期语言变革与汉语小说“现代”生成之间的关系。以实证方法考察小说语言的内外两种变迁,一是文言、白话小说并存到白话小说一统天下的过程;二是白话小说内部语法、词汇的变化与小说修辞方式的变化过程。同时考察伴随这一进程,“汉语小说”的语言传统是如何承续、整合与流变,在“五四”前后生成为一种“现代”的小说类型,并反思这一建构的话语机制及存在的问题。本书探讨清末至民国中期语言变革与汉语小说“文学理论24.4万字 - 会员
文言语译(增订版)
一词多义?词义引伸和活用?古字通假?单音词和双音词?倒装句?文言虚词?同学们,你们都熟悉这些文言知识吗?很多同学怕文言文,主要是对文言文的基本用法缺乏认识。本书编者长期教授中学中文科,熟知同学学习难点,特以生动有趣的文字,向同学介绍十五种学习文言文的实用方法。文学理论5.6万字 - 会员
思想者的声音:在西外听讲座之2018
本书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8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所做讲座的结集。这些讲座涉及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以及对外汉语等,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热点性和问题性,是对当下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一种学术回应和现场问诊,是不同学者学术思想的共和与共振,是中国学术在西外聚集之后向世界学术发出的“中国声音”。文学理论27.3万字 - 会员
欧美《说文》学研究
《欧美〈说文〉学研究》主要是探求西方学术背景下欧美学者如何研究《说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汉学相对比较发达的法国、英国、荷兰等国。作者对这些国家比较有代表性学者的《说文》学成果进行详细分析。文学理论1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