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5-29 15:52:46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利润率在经验研究中的多种定义及争论
1.1 马克思分析利润率的进路和沃尔夫提出的批评
1.2 吉尔曼的开拓性研究和后来学者的改进
1.3 资本存量的测度和非生产性支出的定位
1.4 小结
第2章 利润率平均化与调整资本的利润率
2.1 利润率在部门之间的平均化和部门内的“非平均化”
2.2 调整利润率的度量模型
2.3 以美国制造业为案例的经验考察
2.4 小结
第3章 利润率下降的经验研究:对相关流派的批判性考察
3.1 马克思提出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
3.2 韦斯科普夫对三种解释流派的整合分析及其局限
3.3 关于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新一轮争论
3.4 小结
第4章 金融化与利润率的经验量度
4.1 问题的提出
4.2 金融资本与利润率平均化
4.3 如何在利润率的经验量度中反映金融化
4.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劳动收入的双重效应研究
一、有关劳动收入的基本假说
二、对于劳动收入不同效应的论断
三、劳动收入双重效应论断对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利润率动态的解释
四、结语
附录二 利润率下降理论是合理的吗?
一、第一卷中的理论
二、第三卷中的理论
三、对这一理论的批评
四、一个动态解
五、这一理论与现实的比较
六、结论
附录三 出现金融市场以后的利润率:一个必要的修正
附录四 竞争和产业收益率
引言
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中的利润率平均化
新古典的、奥地利学派的、熊彼特主义的和寡头垄断的竞争理论
平均利润率和调整利润率的定义式度量
OECD国家的经验证据
美国产业的近期数据
总结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