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7-23 10:15:09
封面
版权信息
更名前言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核”是什么?
一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核”的界说标准
二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核”的考察依据
三 在批评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内核”的凝聚
四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看其“内核”的延伸
参考文献
在趣味与意识形态之间——马克思后学对文艺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之特性的思考
一 不同关系维度中的文学与艺术
二 社会心理与日常生活
三 情感结构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四 趣味与惯习
五 在趣味与意识形态之间
汉语研究应当在“兼综”的基础上“创新”——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 中外融会,认识人类语言本质的同一性与具体民族语言特质的差异性
二 古今沟通,认识汉语自身的系统性与古今语言的承继性
三 语义分析与语法分析相结合,坚持语义、语法、语用综合的研究方法
四 理性思维与具象思维兼容,注意语言“约定俗成”的本质特征
说“撵、撚、蹨、趁、捻”
一 撵与撚
二 蹨与趁
三 撚与捻
结论
余论:由以上汉字关系看相关的训诂材料
合肥话中的助词“[t□]”
一 “t”的分布
二 “t”的功能
余论
霸州方言两字组轻声前的变调现象
一
二
三
四
五
说“烹饪”——兼谈词语结构研究在词汇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 “烹”
二 “饪”及“烹饪”
结语
读《清人别集总目》零札——以李金藻等十三人为中心
一 李金藻(第1册,第797页)
二 李宗言(第1册,第799页)
三 李葆光(第1册,第821页)
四 邹永修(第2册,第966页)
五 张弘弢(第2册,第1130页)
六 张同书(第2册,第1133页)
七 陈中岳(第2册,第1264页)
八 钱溯耆(第2册,第1840页)
九 高凌雯(第2册,第1929页)
十 唐乃霈(第2册,第1955页)
十一 黄劭(第3册,第1992页)
十二 黄式叙(第3册,第2013页)
十三 廖桂贤(第3册,第2362页)
“后”世情小说?——析南词《绣像金瓶梅传》对原著小说的接受
一 稗官为传奇蓝本
二 南词《绣像金瓶梅传》的形式考察
三 南词对情色内容的取舍
四 南词《绣像金瓶梅传》的世俗化倾向
五 潘金莲:被高度风情化的女人
《金瓶梅词话》的淑世意识
前言
一 “齐家”遗言:西门庆纵欲身亡之后
二 “无父”之家:儒家父权宗法断裂的隐喻
三 家国新生:《金瓶梅》的淑世意识——代结语
《毛诗》的政教化阐释与中国文化的政教化——评王长华、易卫华《〈毛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刘震云小说的新世纪转型
一 刘震云小说创作的四次转向
二 从《一腔废话》到《手机》:新媒体批判转向
三 从《我叫刘跃进》到《一句顶一万句》:走向日常叙事
当代“鲁郭茅巴老曹”与文学经典化——从程光炜、陈歆耕的论争谈起
一 文学史秩序
二 经典化的程序
三 经典建构中的学者
周作人笔下的北京风土
孙犁抗战小说的叙事技巧与民族突围主题
一 多层面“互文本”技巧与群体突围主题的展开
二 对“叙事性”的规约与个体突围主题的展开
三 运用“网格化”叙述策略使双重突围主题交响变奏
“文以载道”价值观念演化中的“文”“道”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