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27 17:38:47
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符号表
第1章 磨削过程与磨削参数
1.1 磨削特点
1.2 磨削过程分析
1.2.1 磨粒切削刃的磨削模型
1.2.2 磨削过程的模型
1.3 外圆切入磨削的磨削循环
1.3.1 定进给外圆切入磨削循环
1.3.2 公称进给量fr与实际进给量fr(t)
1.4 外圆纵向磨削过程的特征
1.5 砂轮与工件的接触长度
1.5.1 砂轮与工件接触长度ls的几何分析
1.5.2 弹性变形对砂轮与工件接触长度的影响
1.6 砂轮有效磨刃数
1.6.1 单位长度静态有效磨刃数Ni
1.6.2 单位面积静态有效磨刃数Ns
1.6.3 动态有效磨刃数Nd
1.7 一个磨刃的未变形切屑最大厚度ag max
1.7.1 根据磨削几何关系确定agmax
1.7.2 根据切削层平均体积确定
1.7.3 根据切屑平均截面积确定
1.8 当量磨削厚度aeq
第2章 磨削力
2.1 磨削力数学模型
2.1.1 磨削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2.1.2 磨削力数学模型的分析
2.1.3 切向力与法向力的比值
2.2 磨削力的测量与经验公式
2.2.1 磨削力的测量
2.2.2 磨削力的经验公式
2.3 动态磨削力
2.3.1 动态磨削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2.3.2 动态磨削力的试验研究
2.4 磨削力的尺寸效应
2.4.1 单位磨削力
2.4.2 尺寸效应原理
第3章 磨削温度
3.1 磨削温度的计算
3.1.1 傅里叶导热定律
3.1.2 热传导微分方程
3.1.3 不同热源条件下的温度场
3.1.4 受绝热面限制的非无限大导热体的温度场
3.1.5 平面磨削区温度场的计算
3.1.6 J.C.Jaeger对运动热源问题的解析
3.1.7 三角形分布运动热源模型的温度场
3.2 磨削温度测量
3.2.1 磨削测温的试件(传感器)结构
3.2.2 平面磨削热电势的测量
3.2.3 温度标定
3.2.4 磨削温度场的测量
3.3 影响磨削温度的因素
3.3.1 磨削用量对磨削温度的影响
3.3.2 砂轮参数对磨削温度的影响
第4章 砂轮磨损
4.1 砂轮磨损形式及原因
4.1.1 砂轮磨损形式
4.1.2 砂轮磨损原因
4.1.3 不同砂轮磨损形式的形成原因及转化
4.2 砂轮磨损特征
4.2.1 磨耗磨损特征
4.2.2 破碎磨损特征
4.2.3 黏附磨损特征
4.3 砂轮耐用度
4.3.1 砂轮磨钝的判定标准
4.3.2 砂轮耐用度
4.4 砂轮磨削性能的评定指标
4.4.1 以磨削比评定磨削性
4.4.2 以比磨削能es及其随磨削时间t的变化程度评定磨削性
4.4.3 以单位砂轮宽度平均金属切除率及砂轮耐用度期间单位砂轮宽度上的金属磨除体积V′w评定磨削性
4.5 砂轮磨损测量方法
4.5.1 砂轮径向磨损量的测量
4.5.2 砂轮表面磨粒磨损状态及磨耗平面面积的测量
第5章 砂轮修整
5.1 普通磨料砂轮的修整
5.1.1 修整方法与工具
5.1.2 单粒金刚石修整砂轮
5.1.3 金刚石滚轮修整砂轮
5.2 超硬磨料砂轮的修整
5.2.1 超硬磨料砂轮的整形
5.2.2 超硬磨料砂轮的修锐
5.2.3 砂轮磨粒凸出量
第6章 磨削液
6.1 磨削液的特性
6.1.1 磨削液的作用
6.1.2 磨削液的种类和组成
6.1.3 磨削液中的添加剂
6.2 磨削液的效应
6.2.1 磨削液对零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
6.2.2 磨削液特性对磨削性能的影响
6.3 磨削液的供给方法
6.3.1 压力冷却
6.3.2 砂轮内冷却
6.3.3 喷雾冷却
6.3.4 浸渍砂轮
第7章 磨削加工零件的表面完整性
7.1 磨削表面粗糙度
7.1.1 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形成过程